氯化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丙醇
体系萃取分离铜李全民张丽敏 刘 奇 郭金枝摘 要:研究了氯化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丙醇体系萃取铜的行为及丙醇水溶液分相条件的选择。实验表明,丙醇作为萃取溶剂,能萃取中性螯合物。在EDTA 存在下,调节 pH5~pH10,该体系能使 Cu2+从常见元素 Fe3+、Co2+、Ni2+、Al3+等离子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关键词:铜;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丙醇;萃取分离
中图分类号:O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20(1999) 02-020-04
Th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Behaviour of Copper(Ⅱ) Based on Sodium Chloride-Sodium-Diethyldithiocarbamate-n-Propanol System
LI Quan-min,ZHANG Li-min,LIU Qi and GUO Jin-zhi(Department of Chemistry,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2),Fenxi Shiyanshi,1999,18(2):20~23
In this paper,th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behaviour of the chelate of copper(Ⅱ) with 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 based on sodium chloride-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n-propanol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proper conditions of phase separation of n-propanol and water were selected.The quantitative extraction separation of Cu2+ from Fe3+,Co2+,Ni2+ and Al3+ was carried out by adding 1.0mL of 0.001mol/L EDTA as the masking agent to 10mL 30%(V/V) n-propanol solution at pH 7.0 .The separation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Keywords Sodium chloride;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 ;n-propanol;copper;extraction separation
在无机盐存在下,乙醇水溶液可以分成液-液两相,已利用该体系进行了钼的萃取分离[1]。研究发现,在丙醇水溶液中加入无机盐也能使丙醇与水分成液-液两相,金属离子的螯合物沉淀可以在丙醇-水两相中进行分配,其分离操作方式及萃取分离体系的特点类似于乙醇溶液体系,从而建立了以丙醇作为萃取溶剂的均相萃取、异相分离的新型萃取体系,还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本文研究了氯化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丙醇体系萃取 Cu2+的行为。实验表明,在丙醇与水相条件下,铜与铜试剂形成的螯合物沉淀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在EDTA存在下,Fe3+、Co2+、Ni2+、Al3+被掩蔽而留在水相,实现了在同一体系中 Cu2+与 Fe3+、Co2+、Ni2+、Al3+的分离。该萃取体系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法相比,具有挥发性小,无毒,平衡时间短,相分离界面清晰,无三相乳化,无环境污染,操作简单,均相萃取-异相分离等特点。特别是由于丙醇对某些大分子缔合物及螯合物沉淀有很好的溶解性,用丙醇作为萃取溶剂的萃取体系,可以萃取大分子缔合物或螯合物沉淀后直接进行光度测定,从而避免了萃取浮选体系中的相分离后再选择适当的溶剂溶解沉淀的光度法这一繁琐操作[2,3],使测定更加简便和准确。可见,该体系的研究为建立新型萃取体系打下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1 主要试剂与仪器
正丙醇(A.R,北京化工厂);硫酸铵(A.R,北京化工厂);铜试剂(A.R.上海试剂三厂);配成 5×10-3mol/L 水溶液;金属离子标准液按文献[4]配制;缓冲溶液:pH1.0~2.0(KCl-HCl 配制);pH3.0(KHC8H4O4-HCl 配制);pH4.0~pH7.0(KHC8H4O4-NaOH 配制);pH8.0~pH10.0(NaOH-H3BO3 配制);所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pHS-2 酸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康尔振荡器(江苏盐城医疗器械厂)。
2 试验方法
于 25mL 磨口比色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丙醇、铜试剂和被研究的金属离子溶液,根据试验条件不同,分别加入不同 pH值的缓冲溶液 1.0mL 调节溶液所需要的pH值,用水稀至 10mL,再加入一定量的固体 NaCl,振荡 1~2min,放置片刻,使溶液分成丙醇与水两相,移取丙醇相或下层盐水相测量被萃取金属离子的浓度,计算萃取百分率(E%)。在多元混合离子溶液中采用 ICP-AES 法测定各离子的量。
3 结果和讨论
3.1 不同盐对丙醇水溶液分相条件及 Cu2+萃取率的影响
固定水溶液中丙醇浓度,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NaCl、NaNO3、NaH2PO4、KH2PO4、Na2CO3、(NH4)2SO4,实验发现,除了 KH2PO4 之外,其余盐均能使丙醇与水分相。不同浓度的丙醇水溶液其分相时所需盐用量见图1。丙醇的浓度越大,分相时盐的用量就相应减少。原因可能是当溶液中的水用于盐的水合作用到一定程度时,丙醇与水才能分相。在加入质量相同的盐中,几种盐的分相能力按 Na2CO3、NaCl,(NH4)2SO4、NaH2PO4,NaNO3 的顺序递减。这是由于盐析作用能力不仅与离子体积参数a有关[4],而且与离子数目有关。同质量的盐中,离子数目越多,且a越大,盐析作用就越强。在相同条件下,NaCl 电离出的离子数目最多,阴离子中 CO2-3 的 a值最大,综合考虑以上两种因素,因此,Na2CO3 的分相能力最强,NaCl 次之。考虑到多数金属离子的碳酸盐会产生沉淀,在两醇水溶液分相条件下,又分别试验了不同量的 NaCl、(NH4)2SO4、NaNO3, NaH2PO4对 Cu2+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盐均能使 Cu2+的萃取率达 100%,但考虑到 (NH4)2SO4 易与碱作用而放出 NH3,NaH2PO4 易与金属离子络合,用 NaNO3 时盐用量又太大,而用 NaCl 不仅萃取效果好,又价廉易得,故在本实验中选择 NaCl 作盐析剂。当 NaCl 用量仅为 1.0g时,Cu2+已能被完全萃取,这说明 Cu2+与铜试剂生成的螯合物沉淀极易溶解在丙醇相。这也说明,用丙醇作为萃取溶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2 溶液酸度对丙醇与水分相时 NaCl 用量的影响
固定丙醇加入量为 3.0mL,溶液总体积为 10mL,改变试液 pH,试验了酸度对丙醇与水分相时 NaCl 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pH 大于 1.0,NaCl 的用量只需 1.0g 就能使丙醇与水分相,且随 pH 增加 NaCl 的用量不再改变。酸浓度为 1mol/L HCl时,加入 1.5g NaCl 才能分相,这是由于高酸度下,丙醇分子质子化增强了在水中的溶解度,这表明高酸度条件下不利于丙醇与水的分相。
3.3 NaCl 用量对丙醇相析出体积的影响
调节溶液 pH 为 5.0,丙醇的用量及溶液总体积同 3.2节,NaCl 用量为 1.0g,丙醇相体积为 1.9mL。这表明相分离时,部分丙醇留在了水相,当 NaCl 用量增至 1.5g,丙醇相体积为 2.6mL,大于 2.0g,丙醇相体积为 2.8mL,且不再随盐用量增加而改变,这说明丙醇与水分相程度已基本趋于完全。为了保证在萃取过程中丙醇体积保持不变,实验中选择 NaCl 的用量 2.0g。
3.4 铜试剂用量对 Cu2+萃取率的影响
加入 Cu2+的量为 50μg,3.0mL丙醇、1.0mL pH5 的缓冲溶液,稀至 10mL,再加入 2.0g NaCl,改变铜试剂用量测得了 Cu2+的萃取率。试验表明,加入浓度为 5×10-3mol/L 铜试剂 0.5mL 以上时即可使 Cu2+完全萃取。无铜试剂时,对 Cu2+根本无萃取作用,这表明丙醇相不能萃取简单金属离子。
3.5 酸度对不同金属离子萃取率的影响
酸度对不同金属离子萃取率的影响的实验表明,氯化钠-铜试剂-丙醇体系中,在 EDTA 掩蔽下,从 pH 5.0~10.0,Fe3+、Co2+、Ni2+、Al3+萃取率很低或根本不被萃取,控制一定的条件,有可能使 Cu2+与这些离子得到满意的分离。
3.6 分离试验
在 3.5 条件下,分别试验了合成样中二元及多元体系中 Cu2+与 Fe3+、Co2+、Ni2+、Al3+,分离结果见表1、2。
表1、表2 的分离测定结果及不同pH下各金属离子萃取率表明,在 EDTA 存在下,氯化钠-铜试剂-丙醇体系能使 Cu2+与 Fe3+、Co2+、Ni2+、Al3+得到很好分离的适宜酸度范围 pH为(5.0~10.0),最佳 pH 为 7.0,且各离子单独萃取行为与混合液中的萃取行为相同,根据单一离子的萃取行为可以估计混合液中的萃取行为。建立分离富集铜的新方法是分析化学工作者所关心的课题。该工作对于从上述元素混合液中分离富集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资金来源:河南省科委、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全民,男,41岁,副教授;郭金枝:河南省粮食学校工作
作者单位:李全民,张丽敏,刘 奇,郭金枝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新乡 435002
参考文献
[1] 李全民,张青芬,刘 奇.分析化学,1997,25(10):1143
[2] 徐其亨,刘绍璞.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84,20(4):48
[3] 徐其亨.化学通报,1981,11:682
[4] 常文保,李克安.简明分析化学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2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