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等离子发射光谱则是光谱分析中精度和准确度最差的一种?!

浏览0 回复43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unk 发表:
  等离子发射光谱则是光谱分析中精度和准确度最差的一种?!
  在帖子中见到------真的?还是假的啊?最好数据说明!欢迎欢迎!

原文由 wenxina 发表:
  纯粹是瞎说。
  要是准确度差谁回用?
  至于精密度跟你分析元素的含量级别有关系。含量越低,精密度越差,这对每种仪器都是一样的,不光是ICP。


  楼主说的当然是在一般比较好的条件下精密度的情况。
元素吸收光谱分析系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们是上海金圣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奥谱勒仪器有限公司的,怎么了?正好是奥运期间,是不是需要来个奥运大赛?来个全球比对??如果仪器信息网主办,我们不单比精度,还要比成本,还要比速度!!另外再说明一点,还要比准确度!!而且做复杂样品,或者质控样品!!可以保证起码是不上上下!!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chemgoods 发表:
  我们是上海金圣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奥谱勒仪器有限公司的,怎么了?正好是奥运期间,是不是需要来个奥运大赛?来个全球比对??如果仪器信息网主办,我们不单比精度,还要比成本,还要比速度!!另外再说明一点,还要比准确度!!而且做复杂样品,或者质控样品!!可以保证起码是不上上下!!


  这还用全球比对吗?做过分光光度和原子光谱的应该都知道呀,所以你以为还会有人会参与你的比对吗?不用复杂的,就来个最简单的吧,你用分光光度测一下K和Na让我们看看分析结果吧。还比速度,随便测个水中的十几种或二十几种金属元素,我真的不知道你用分光光度法需要用多少时间?!
SOMS课题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7楼楼主麻烦你自己仔细参看资料,再做发言,全球比对实验是十九个实验室的比对,另外此著作摘录与地质出版社1982年《痕量金属分析》一书,桑德尔和大宽西的著作,如果对翻译有什么疑问可以质问出版社或者第一作者,至于,你说的年代问题,80年代确实比较早,但不至于60年代吧,60年有没有ICP还是个问题!!就算是年代问题,ICP在技术上发展,难道其他分析技术就没发展?不可能的!比如原子吸收光谱。例如,Mohammad等用吸附有PAN试剂的微晶萘富集镉离子,然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样品的极微量的镉(II),检测限达44pg/mL;Dimosthenis将PAN 修饰于醋酸纤维膜,用它预富集海水或废水中痕量锌(II),再用矿物酸溶解醋酸纤维膜,直接进样测定锌;用毛细管电泳高效分离V(V)、Nb(V)和Ta(V)[169];Okawa 等采用10-(2-吡啶偶氮)-9-菲酚作柱后衍生剂,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 存在下,用离子色谱技术测定了米粉中的铜和锌,其测定限分别为11.0和3.0 ppb,文献中相关报道还很多。Simeonova 等研究了钒(V)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和氯化2-(4-碘苯基)-3-(4-硝基苯)-5-苯基-四唑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性质,发现缔合物虽难溶于水,却能被定量萃入氯仿溶剂;Morteza Akhond 等利用铜(II)高选择性地通过含有PAN 的液膜,完成分析组分的萃取和剥离[172];Akira Tsuyoshi 等将PAR 和它的钴配合物萃入硅土固相萃取系统,利用两者洗脱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选择性地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钴,其检测限达1ppt;Kevin 等将PAN 修饰于碳电极上测定水中铅(II),其检测限达15ng/mL....例子举不胜举!!关键一点是,借鉴法律原则,你对观点有疑问提出上诉,谁上诉谁取证,必须拿出科学依据,也请楼主提出科研有辨证的说法,如果不买账,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atla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OMS课题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提不出来我们再提出个观点,全球所有国家和国际标准,是用ICP,你提出来看看,我们可以就你说的有多少人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来说,可以拿出大量国家和国际标准,这点就可以说明精度和准确度的问题了,不管是学术界和检测界,有谁否认这点的???
元素吸收光谱分析系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支持楼上的说法,你拿出一个ICP的国家或者国际标准,我拿出十个光度法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这个还不包括原子光谱的呢,单纯就是分子光谱的!!
xia08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觉得还是ICP的精确度高点~我们实验室现在也在装ICP,可以同时测定那么多个元素,真开心,其实花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SOMS课题组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a0812 发表:
我觉得还是ICP的精确度高点~我们实验室现在也在装ICP,可以同时测定那么多个元素,真开心,其实花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前面已经说过,ICP的好处,就是几个数据同时测出,不需要分开测,比较快,这里在2楼对ICP的优点已经做了阐述!!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soms-jameskin
shawein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oms-jameskin 发表:
  7楼楼主麻烦你自己仔细参看资料,再做发言,全球比对实验是十九个实验室的比对,另外此著作摘录与地质出版社1982年《痕量金属分析》一书,桑德尔和大宽西的著作,如果对翻译有什么疑问可以质问出版社或者第一作者,至于,你说的年代问题,80年代确实比较早,但不至于60年代吧,60年有没有ICP还是个问题!!就算是年代问题,ICP在技术上发展,难道其他分析技术就没发展?不可能的!比如原子吸收光谱。例如,Mohammad等用吸附有PAN试剂的微晶萘富集镉离子,然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样品的极微量的镉(II),检测限达44pg/ml;Dimosthenis将PAN 修饰于醋酸纤维膜,用它预富集海水或废水中痕量锌(II),再用矿物酸溶解醋酸纤维膜,直接进样测定锌;用毛细管电泳高效分离V(V)、Nb(V)和Ta(V);Okawa 等采用10-(2-吡啶偶氮)-9-菲酚作柱后衍生剂,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 存在下,用离子色谱技术测定了米粉中的铜和锌,其测定限分别为11.0和3.0 ppb,文献中相关报道还很多。Simeonova 等研究了钒(V)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和氯化2-(4-碘苯基)-3-(4-硝基苯)-5-苯基-四唑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性质,发现缔合物虽难溶于水,却能被定量萃入氯仿溶剂;Morteza Akhond 等利用铜(II)高选择性地通过含有PAN 的液膜,完成分析组分的萃取和剥离;Akira Tsuyoshi 等将PAR 和它的钴配合物萃入硅土固相萃取系统,利用两者洗脱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选择性地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钴,其检测限达1ppt;Kevin 等将PAN 修饰于碳电极上测定水中铅(II),其检测限达15ng/ml....例子举不胜举!!关键一点是,借鉴法律原则,你对观点有疑问提出上诉,谁上诉谁取证,必须拿出科学依据,也请楼主提出科研有辨证的说法,如果不买账,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首先我想问一下资料不是你发的,你是怎么知道《痕量金属分析》一书是1982年地质出版社出版的?而且那么早出的书现在市面上是否已经很难看到了?既然是桑德尔和大宽西的著作,那么1982年地质出版社出版的《痕量金属分析》应该只是一本翻译的专著了,那你知道原作者是什么时候写的吗?即使不管原著是什么时候写的,但稍微看一看就不难发现其中引用的数据大多都出于上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下面我就将能够看到出处的文献资料逐一列出来:

  图1-2和图1-3都引自G. B. Cook,M. B. A. Crespi,and J. Minczewski,Tolanta,10,917(1963)
  表1-7引自P. Urech,Mi??. Lebensmi??. Hyg. Bern,49,443(1958)
  表1-8引自A. J. Macdonald and R. E. Stanton,Analyst,87,600(1962)
       H. Onishi and E. B. Sandell,Geochim. Cosmochim. Acta,12,266(1957)
       C. Huffman and A. J. Bartel,U. S. Geol. Surv. Prot. Paper,501-D,131-133(1964)
  图1-4引自F. J. Flanagan,Geochim. Cosmochim. Acta,33,81(1969)
       Blackburn,Criswold,and Dennen,chem. Geol. 7,143(1971)
  表1-9引自P. K. Kuroda and E. B. Sandell,Geochim. Cosmochim. Acta,6,35(1954)
       K. M. Chan and J. P. Riley,Anal. Chim. Acta,36,227(1966)
       N. Hertz and C. V. Dutra,Geochim. Cosmochim. Acta,21,81(1960)
       R. M. McKenzie,A. C. Oertel,and K. G. Tiller,ibid.,14,68(1958)
       M. C. Clark and D. J. Swaine,ibid.,26,511(1962)
       H. Hamaguchi,R. Kuroda,T. Shimizu,I. Tsukahara,and R. Yamamota,Geochim. Cosmochim. Acta,26,503(1962)
       R. Brown and W. A. Wolstenholme,Nature,201,598(1964)
       S. R. Taylor,Nature,205,34(1965)
  图1-6引自M. Fleischerl and R. E. Stevens,Geochim. Cosmochim. Acta,26,525(1962)
  表1-10引自M. Fleischerl,Geochim. Cosmochim. Acta,29,1277(1965)
       R. A. Geiger and E. B. Sandell,Anal. Chem. Acta,16,351(1957)
       O. Landstrom,K. Samsahl,and C. G. Wenner,Modern Trends in Activation Analysis Vol. 1,p357
  表1-11引自M. A. Rojas,I. A. Dyer and W. A. Cassatt,Anal. Chem.,38,788(1966)
  表1-12引自W. R. Hatch and W. I. Ott,Anal. Chem.,40,2085(1968)
  表1-13引自J. Marinenko and I. May,Anal. Chem.,40,1137(1968)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