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本好书之——解析中国皇朝管理:黄色管理

浏览0 回复58 电梯直达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解析中国皇朝管理:黄色管理
关于黄色管理。本书阐释的管理,不仅限于企业管理,而是广义上的组织管理,或者称之为"大管理",即对组织与时代环境、组织与阶段领导、组织与人才管理、组织与制度结构、组织与文化政策的管理学透视。其意义并不仅仅停留、纠缠在微细上,而更多的是着眼、施动于宏观层面。


作 者:冯成平 白少飞  出 版:东方出版社类 型:经管励志 > 管理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1节:开基与创业:打天下


  第一章 开基与创业:打天下

  秦朝末年,群雄蜂起,逐鹿天下。先有陈胜、吴广起于大泽乡,后有项梁、项羽起自会稽,此后英布、彭越、陈婴以及部分六国势力的后裔也纷纷起兵反秦。在这些起义军中,芒砀山斩白蛇起义的刘邦并不起眼,他既没有旧时贵族的显赫身份,只是"泗上一亭长"(相当于现在乡政府下面的"片长"),没有绝世的武功(当时的楚霸王"力能拔山"),也没有雄厚的家资(出身于小富农家庭)。但是,历史却最终选择了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坐上皇位后,曾问手下的大臣"我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而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诸臣的回答都没有令刘邦满意,刘邦自己总结道"在军事的策划上我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保障后勤供应,我比不上萧何;率领百万大军,进行战斗,我比不上韩信。我能将他们争取过来,各用所长,这是打败项羽的主要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确实是刘邦胜利的原因,但是,仅仅知人善任就能取得胜利吗?

  隋朝末年,全国反隋的浪潮日益高涨。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屡战屡胜,逼近东都洛阳;江淮杜伏威、河北窦建德的军队也节节胜利;在隋朝内部,杨玄感也举起反叛大旗,企图推翻隋炀帝。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中,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在当时的各路诸侯力量对比中,李渊父子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是,最终胜利的却是他们。李渊虽然拥有太原留守的职务,但是杨玄感也是隋朝的高官;李渊手下拥有一批能臣干将,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也是人才济济;余者杜伏威、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各路人马也都不是等闲之辈。那么在大唐王朝创业的过程中,又是哪些因素使其战胜各路强敌,获得最终胜利呢?

  元朝末年,出身和尚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在红巾军中,朱元璋只是一名亲随(勤务兵),但是他却能在不几年中从亲随到九夫长,继而成为大元帅,称吴国公、吴王,成为红巾军的领袖。即便如此,在当时的局势中,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只是诸多割据势力中不太起眼的一支。朱元璋占据的地区东有张士诚、方国珍,西有徐寿辉、陈友谅,南有陈友定,还有元朝的大将八思尔不花等。从"地利"的战略角度分析,朱元璋所处的乃是"绝地"。但是,朱元璋接受了儒士朱升的战略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将战略劣势转变为战略优势,首先西进战胜陈友谅,次而挥戈东击张士诚,北伐元朝首都燕京,最终统一全国,建立了大明王朝。那么,朱元璋从一个普通士兵,辗转而成吴王,又推翻元朝统治,扫平各路反王,获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在创业阶段,创业者处在一个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不论上面谈到的刘邦、李渊、朱元璋,还是其他王朝的奠基者,在开始创业的时期,自身的力量都不具备突出的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像刘邦,他的主要对手项羽出身将门,起兵之后兵精粮足,手下谋臣、武将如林,在实力上处于绝对优势,但最终的结局是刘邦胜出,项羽乌江自刎。李渊太原起兵之时,瓦岗军已经如日中天,足以号令群雄,但是瓦岗军的主要干将却最终被纳到了李世民手下。朱元璋的案例最典型,他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微的开国皇帝。他二十五岁参军,只是主将手下的一名小小的亲随,却在四十一岁那年建元称帝,建立明朝,其间只有十六年的时间。可以想见的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像朱元璋那样的人多如牛毛,但最终胜出的惟有朱元璋。这其中的道道不能不值得我们思索、回味!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整体上看就是一部皇朝兴衰更替的历史;而每一个皇朝的历史又必定从其开基创业开始。创业的路充满艰难困苦,创业的路也充满了斗争和智慧。在本章,我们将和读者一起走过皇朝开基者的心路历程,从中发现他们的智慧,领略他们的才情,学习他们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找到创业者事业成功的法门。

  任何创业的开始,都是顺势而生。因此把握天下大势,准确定位自我,就成为创业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天下大势于己有利,还需要以正确的战略统领行动,以充满智慧的谋略实现愿景。如何实现呢?第一,要有人才。第二,要有聚拢人才的意识和本领。第三,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将人才打造成有机的创业团队。第四,建构有效率的制度,确保组织的执行力。可以说有效率的执行是组织创业成功的关键,而只有灵活的制度才可能实现效率,这是创业阶段的组织特点。第五,创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必须有组织文化上的支撑。有针对性的精神建设和文化宣传将激发起不可估量的士气。具备了这些条件,成功自会在努力和顺其自然的张合中到来。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2节:乱世新生:创业的环境


  第一节 乱世新生:创业的环境

  一、把握整体态势:知"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开基皇帝所面对的第一个图景基本都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挑战原有统治秩序的反叛力量,如同激流破堤,蜂拥而起的起义军和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征战不迭。这一图景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乱"。乱则生变,乱给那些胸怀抱负、野心勃勃的人提供了机会;乱给那些不安于现状,力图改变自己地位的人提供了舞台。在一个已经稳定成长的时代,各种秩序已经建立,即使胸怀天下也很难有机会施展。所谓乱世出英雄,有心创业的人身处乱世之中,俟机寻找自己创业的道路。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但是,身处乱世中的人何止百万,为什么只有少数的几位能够因时而变、顺势而生,跻身于英雄之列,获得最终的胜利呢?这些成功的创业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也改变了历史,这就是"英雄创造了历史"。

  置身于乱世之中的开基者,尤其需要把天下大势了然于胸,深知"天时、地利、人和"。知"天时",就是要明白历史发展的规律,看透局势发展的大方向;知"地利",就是要对其时的环境有所了解,对各地的民俗有所了解;知"人和",就是要知道人们需要什么、厌恶什么,知道民心向背。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创业者,也同样绕不过这几点。说白了,这个工作就是创办企业或启动事业的前期理论准备和市场调查摸底。成功的创业者不仅要吃透一时一地的"天下大势",战略地思考,果敢地决策;对整体局势的发展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仅满足于一时的增长、局部的领先。因为,"乱世"也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创业者对乱世的把握需要随着乱世的变化而不断更定。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押解一批囚犯到骊山的途中,由于天下大雨,道路泥泞,误了日期,刘邦就把这些囚犯放了,率领他们占据芒砀山。对于刘邦而言,这是改变他一生的决定。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刘邦明白秦朝的统治过于残酷,必将导致天下大乱,自取灭亡。如果刘邦的这个例子不够清晰,再看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的决定。起兵前夕,李世民对李渊说:"现在皇上昏聩,百姓困穷,晋阳城外都是战场,大人若还抱残守缺,那么下面有盗贼,朝廷有严刑,自己很快就会被灭掉。在当前形势下,不如顺应民心,兴义兵,把祸害转为福气,这正是上天给我们的好机会啊"(《资治通鉴》)。李世民不仅吃透了当时的民心向背,更是把握了局势发展的大方向。宋太祖赵匡胤敢于在离国都六十里的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的江山,也是知道自己的举动是"顺天应民",决不是莽撞之举。

  当然,创业者决定起事,并没有这么简单。要知道古时举兵起事,远比现在的投资创业风险高。如果对当时的整体态势没有把握,信心和决心是很难确定的。当然,险还是要冒的;这类似赌博,但远比赌博危险和困难。明太祖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和尚期间,曾经做过三年的 "游方僧"(外出化缘、讨饭的和尚)。这期间虽然很辛苦,用他自己的话说"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御制皇陵碑》)但正是在这一段悲风凄雨的游历过程中,朱元璋熟识了脚下这片土地的河流、山脉、地理,尤其是人情、风物,他扩展了眼界,见了世面,丰富了社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接触到当时西系红巾军领袖彭莹玉的一些弟子,开始了解天下大势。回到皇觉寺后的一天,参加了郭子兴红巾军的汤和(朱元璋的儿时伙伴)给朱元璋来了一封信,力劝他加入红巾军。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当然,后来他还是决定去参军,他的创业路由此开始。其实,对于谋求创业的人们来说,最终的决定还是来自对整体态势的把握。

  如果对整体态势不清不明,即使起事也只是随波逐流,事业不会有大的起色。三国时期,刘备在涿郡起兵之后,虽然有关羽、张飞的辅佐,但其时他对局势发展并没有准确的把握。只能是带着关羽、张飞先投公孙瓒,后投曹操、袁绍,又转投刘表,甚至还委身于草莽吕布手下。按照司马徽的说法,是因为刘备没有高人相助。当他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深入分析了天下大势及发展趋势。刘备得到诸葛亮,获得旷世奇才是一;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诸葛亮与曹魏、孙吴并庭抗礼,占据了"人和"。这是刘备成功创业的关键。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起于寒微,耗尽时力,才打下了北京城。但是他没有准确把握当时局势的发展,没把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和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后金当回事,最终导致兵败九宫山,杀身成仁。可见疏忽局势发展,即使取得了一时成就,也将导致全局的失败。

  不能准确估计局势,只凭匹夫之勇的创业者还有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军。黄巢在起兵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攫取了唐朝大部分土地,但是,头领黄巢缺乏天下一局的观念,没认真考虑当时唐王朝的残存势力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最终只能被史家称作"流寇"。流寇就是创业失败。西楚霸王项羽也缺乏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入认知。项羽在自称霸王之后,并没有及时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仍然自恃勇力,分封诸王,大搞已经被历史抛弃的封建制。他不明白,秦始皇及秦二世之所以遭人怨恨,不在于天下一统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而在于法令繁苛与滥用民力。平民所要求的不是倒扳时针,而是生活上的安定与和平。如果在统一之下,可以获得自由与安宁,人们怎会怀念以前的封建和战争频仍的战国七雄时代。刘邦比项羽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此。说一句题外话,刘邦也没有彻底摒弃封建制,而是采用封建与郡县并行,结果一样爆发了七国之乱。这不能不说是疏于把握大势所导致的、本可以避免的后果。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准确定位自我:"知己知彼"

  正确把握了整体态势,明了"天时、地利、人和",举起了创业的大旗之后,还必须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在整个格局中的地位有个准确的定位。这其实就是要求创业者"知己知彼",俗语说就是"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定位自我,最易犯的错误就是自高自大,过分估计自己的力量。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犯这个错误的主要原因,乃是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刚刚闯天下的人,一般不会犯这类错误,因为这时他们的周边多是已经有些成就的对手。但是,一旦取得了几个胜利,自信心就可能膨胀,开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隋朝末年,乱局伊始,反隋而起的各路大军中,瓦岗军并不出众。李密上山后扩充了队伍,进兵荥阳,大败隋朝名将张须陀(唐朝开过大将秦琼秦叔宝,就是张须陀的手下猛将,此役战败后投降了瓦岗军)。让李密自认为瓦岗军已经天下无敌,是发生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夺取洛口仓之战。瓦岗军此役威震东都洛阳,天下振动。随着节节胜利,李密逐渐地自负、膨胀,这表现为:第一,在强敌如林中称帝,等于把自己放到火上烤,成为各路起义军攻击的靶子。第二,打算依靠自己的威名做反隋的盟主。他致书李渊"以天下为己任,屡有大言",并打算让李渊带头,会盟诸侯,推举李密为盟主。李渊得书,笑着说:李密狂妄自大,我在关中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如果拒绝,就会成为敌人;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专等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资治通鉴》)。李密的狂妄自大,最终被李渊当作工具利用。

  自我定位的另一个极端,是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一味自唾自弃,明知机遇已经降临,还认为自己实力不足,不敢去做。这种错误常发生在那些创业初期屡遭挫折、频受打击的人身上。人的信心需要胜利来积累,尤其是艰苦的创业期,更需要胜利来支撑局面。一个本来很自信的人,失败一次可能不认为是自身能力的问题,但是两次、三次,以至多次失败之后,就会低估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力量。因此,若想创业成功,创业者遇到挫折和失败,既不应自怨自艾,也不要怨天尤人,相反应自我查究和进行咨询,找到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要素。道理虽然简单,真正做到的却不多。殊不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一般就意味着成功。隋末李渊可谓典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李世民父子兵伐长安,在霍邑遭遇到隋朝大将宋老生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又天降大雨。在这种情势下,李渊认为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攻克霍邑,进兵长安;竟然提出要退兵晋阳。其时的长安已经非常空虚。霍邑的宋老生虽是一员猛将,但是李渊的兵力并不少,民望也不低。李渊被一时的挫折蒙蔽了。而李世民则对敌我力量的对比看的很透彻,认为:当前粮食都成熟了,不缺乏粮草;且宋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只顾守着洛口仓的粮食,根本没有远大的战略。刘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先前我们起兵反隋乃是为了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现在应该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天遇到小敌,就遽然班师,恐怕那些跟随我们的人会立即解体,还守太原孤城之地为贼,又怎能保全自身。"(《资治通鉴》)随后的势态发展证明,李世民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李渊在历史上被称为"奉圣子起兵",即依靠英明的儿子起兵,是不虚的。

  现代管理中,特别是企业在始创阶段,对自身力量的正确估计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对整体态势的把握,对己方和对手力量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是制定正确战略的必要条件,而正确的战略则是指导创业团队的纲领。纲领对了头,才有可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般而言,高估自己的力量,利令智昏,容易造成树敌过多,实际上压缩、甚至丧失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低估自己的力量,自暴自弃,则容易丢掉已经到手的机遇。特别是那些起步不久的企业,由于自己的品牌和实力还没有被熟悉和接受,所以推广过程很艰难,也较容易遭到挫折,甚至失败。这时,保持自信、自我提气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3节:创业领袖:企划能力与人格魅力(1)


  第二节 创业领袖:企划能力与人格魅力

  一、企划能力:竖起开基创业的旗帜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这句话,随着央视栏目"赢在中国"的热播而广为周知。这句话对创业的描述非常形象生动,也很鼓舞人。栏目程序的设计基本是循着创业的实际历程:首先观察选手对创业形势的把握和对自我的定位;再就是审视选手的创业战略,其实就是考察选手的企划能力。对形势把握的好,自我定位的准,提出的创业设想就较为切合实际;企划能力较强,提出的创业战略就具备说服力,带有煽动性。因为,战略在创业阶段实际上起着旗帜的作用,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尤其在实力不太强的起步阶段,毫不夸张地说,旗帜就是一切。因此,创业的第二步,就是为创业制定指导方针,为开基奠定理论基础。

  制定正确的战略,前提条件是知"天时、地利、人和"和"知己知彼"。从中国古代皇帝创业历程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与现代西方管理学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现代管理中战略制定之前的"SWOT"(即: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实际就是"知己知彼"的洋名。"知己知彼"为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前提。实际上,分析整体态势和敌我力量对比与正确制定战略是一体的,我们将其分为两个步骤,不过是为了分析上的方便。刘备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隆中对就是一个分析整体态势、准确定位自我,并为开基制定战略的有机体。当时北有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有孙权占"地利",依靠长江之险;而西川刘璋暗弱,不是一个守成之主。诸葛亮给刘备的总战略是占据荆州,西进西川,北让曹操,东联孙权,成三足鼎立之势,以图匡复汉室。刘备坚持这个战略取得了创业成功;后期为给关羽报仇,放弃联吴制曹战略,直接导致蜀汉一蹶不振,就可见战略管理的重要作用。

  所谓战略,就是为指导组织达成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的总纲领。组织在创业阶段,唯一目标就是建立自己的王国。确定了目标,就要有一个实现目标的总体计划,这个总体计划就是战略。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三分天下"就是指导刘备集团实现目标的总战略。汉高祖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西避汉中,积蓄力量,以待反击,就是刘邦集团这一时期的总战略。明太祖朱元璋接受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朱元璋集团的行动战略。这些都是成功的战略。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一如前面提到的隋末李密的"反隋盟主"战略,非但不如己愿,反而丢了性命。一个失败的战略,根子在于对天下大势和敌我力量的错误判断。所谓"违天不祥",意思就是误判局势,进而战略错误,终致失败。

  战略对于创业的重要性极为明了。首先,战略为组织成员提供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实现目标的明确路线。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可能导致组织内部相互冲突的目标和相互矛盾的行动。其次,战略使得组织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在正确战略的指导下,组织内部遵循共同的原则行动,将形成"1+1>2"的合力效应。因战略正确而取得胜利的帝王不胜枚举。刘备在邀请诸葛亮之前,由于没有正确的战略,行动总体上是无规则的运动,总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后,刘备集团立刻就体现了高效的战斗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战略对头,所有的困难都不构成障碍;战略不对头,所有的困难都将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原本是自己的优势也会变成劣势。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4节:创业领袖:企划能力与人格魅力(2)


  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要在约束条件下,成本最小的那条路径就是组织应该遵循的战略。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成本是实现目标的总成本。有的战略可能看似多走了弯路,但却是总成本最小的战略。发现和制定这样的战略,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分析的问题,它需要智慧。与科学相较,它更是一门艺术。宋太祖赵匡胤制定统一全国的战略,堪称为经典之作。在赵匡胤之前,后周世宗柴荣就有统一全国的打算,并付诸了行动。周世宗柴荣本人非常勇敢,对待百姓也尚属"仁德之君",但是由于他的战略不对头,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了周世宗的教训,采用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即先取富庶的江南,等实力强大了再消灭北汉,与辽国争锋。赵匡胤认为在实力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倒不如留下北汉,让他充当北方的屏障,等自己强大了再逐一攻取。这个战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先平定南方,以南方的物资财富为基础,解决国家财政匮乏的问题;同时避免与辽国直接为敌,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事实证明,这一战略是极为明智的。当时,辽国正处于上升阶段,生机勃勃,如果一开始就与辽国为敌,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后果不堪设想。

  二、动态战略管理:随风飘扬的旗帜

  战略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战略首先是一个过程,正确的战略不是一劳永逸的战略。战略需要随着整体态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天下大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质的变化时,指导行动的战略也需要随之变化。这在现代管理意义上称作"动态战略管理"。其实,将战略理解为一个过程可能会更准确。从更抽象的意义上讲,战略是一个规则,在这个规则指导之下,创业者及时调整行动的阶段性目标和行动纲领,以求最大限度的打击敌人和发展自身。

  动态战略管理最充分的运用于古代皇帝开基打天下的过程中。秦末楚汉相争的开始阶段,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是名副其实的"霸王"。这是因为在起事之初,项羽准确把握当时局势,有效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资本,再加上他勇猛过人,所以命运之神垂青于他。但是天下大势不断发展,项羽的战略思维却没有随着局势变化而调整,仍旧停留在过去。取得一些胜利后,项羽更是得意忘形,自立为西楚霸王不说,还以霸王的身份封了十八家王,然后不思进取,自高自大,认为天下他一人说了算。而刘邦集团善于在局势的变动中发现最优战略,不断调整行动。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非常不满,认为这违反了楚怀王"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所以想马上攻打项羽。但是刘邦集团中的萧何等人认为,现在刘邦的力量远不及项羽,不如暂时委曲求全接受汉王封号,治理好巴蜀、汉中,然后以此为根据地,再伺机攻打项羽。刘邦接受了这个战略,且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待时机。随着局势变化,刘邦逐渐强大,项羽则不断衰落。如果这时刘邦集团不及时调整战略,仍然留在关中,可能其他诸侯会抓住这个机会,刘邦也就不会成为后来的汉高祖了。刘邦捕捉到局势变化带来的机会,并有效利用了这个机会。公元205年三月,刘邦留下萧何治理关中,趁项羽的主力部队正在镇压七国叛乱之机,亲自带领人马,率主力出关东下,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

  公元1357年,朱元璋集团打下徽州后,儒士朱升为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韬晦之计。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变化,朱元璋集团面临围攻。而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自己的力量也有了增长。此时,要想保全自己,战略方针就需要及时做出调整,需要以攻为守。因此,朱元璋集团及时改变战略,集中优势兵力,首先解决来自西面的劲敌陈友谅。

  战略作为指导和协调整个组织行动的指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组织领袖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既需要发扬民主、群策群力,还需要英明果断,只要认准了,就要坚持下去。仔细分析开基皇帝战略制定的过程可以发现,充分吸纳各方面人士的建议是事业成功的一个普遍规律。一如刘邦集团,刘邦本人并没有多少高明的见解,但是刘邦能够及时、虚心接受谋士萧何、张良的建议,并果断地做出决策,直到集团行动取得胜利。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北守南攻"战略,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盘算。大臣张永德首先提出不可直接攻击北汉,而要首先破坏北汉和辽的关系。赵匡胤对此表示赞同,但还没有下定决心。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宋太祖苦思用兵方略,难以入睡,便约了皇弟赵光义深夜去扣宰相赵普的大门。赵普吃惊,问太祖"夜深极寒,陛下为何出来?"太祖回答道"一榻之外,皆他人地,怎能睡得安稳?"接着太祖提出首先攻击北汉统一天下。赵普反驳认为应首先平定南方,而后攻击北汉和辽国。太祖笑着说"这正是我的意思,刚才只不过试探你而已"。这个过程体现有三,即制定战略第一要领导者深思熟虑,第二要多方听取意见,当然,最后还要领袖果断拍板决定。

  三、谋略不是科学是艺术

  战略是创业集团实现目标的总纲领,而要将战略付诸实施,还需把战略纲领可操作化,就是谋略。谋略是实施战略纲领的具体办法。从管理层次上讲,谋略要比战略低一个层次,它是具有现实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办法。只有战略而没有可操作的谋略,战略的执行性就大打折扣,甚至仅是一个空想。当然没有正确的、切合实际的战略,谋略也只是没有明确目标和正确指引的谋略,也不会取得成功。纵观开国皇帝的创业历程,成功的君主无不是谋略高手。创业阶段,谋略要紧紧围绕实现创业的总目标,在总战略的指引下解决创业遇到的具体问题。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5节:创业领袖:企划能力与人格魅力(3)


  谋略的核心特征是权谋与机变,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能够随机应变,仔细地分析具体问题,给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在阳夏追击项羽,并派人约韩信、彭越前来会师,共击项羽。但是韩信和彭越却故意误期不到,致使刘邦在固陵孤军作战,打了败仗。刘邦集团这个时期的总战略是出重兵彻底击败项羽。但是,这个总战略遇到了集团内部的分裂危险。如何解决呢?这就要看谋略的效用了。刘邦问张良,韩信和彭越为什么不听从调遣?张良估计他们用兵不进是为了索要封地。此时的韩信已经占领了齐地,手下谋士劝韩信自立为王。韩信派使者到刘邦那里,提出如果要安顿、治理好齐地,需要给韩信更高的权力,因此韩信请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非常生气,认为韩信是要脱离汉朝自立,"假齐王"只是掩人耳目而已。刘邦刚要发作,张良在桌子底下踢了刘邦一脚,刘邦恍然大悟,立即顺势道"大丈夫做王就要做真齐王,要假王干什么",并马上封韩信为齐王。事实证明,刘邦的这个谋略是正确的、成功的。如果刘邦不这样做,而是与韩信翻脸,那么韩信很有可能自立为王,甚至反过头来攻击刘邦,以当时韩信的实力,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不是没有可能,更何况当时项羽也已经在规劝韩信自立。张良的桌下一脚,踢下西汉二百多年的江山。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夺了周世宗的天下,当然首先应该归于赵匡胤兵变夺权的总战略。但是,如何既夺权还控制首都局面,需要谋略得当。这个谋略主要是赵匡胤集团的核心人物赵普和赵光义(宋太宗)完成的。赵匡胤集团首先谎报军情,说是契丹国派兵攻打后周,后周小皇帝只能派总管禁军的殿前都检点赵匡胤领兵出征。这实际上是将兵变地点挪出了环境复杂的京城。到达离京城只有六十里地的陈桥驿,部队停止了前进,赵普和赵光义私下策动兵士造反,并将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这时的赵匡胤应该说是夺了权,完美无缺。但是,赵匡胤却又抓住兵将拥戴他做皇帝的时机,约法三章,规定回到京城后不得滥杀无辜。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五代时期,兵士们破城之后的滥杀和抢劫是一大弊病。而对于如何约束将士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赵匡胤借助自己登基的机会,宣布了纪律,非常成功。

  遇到问题时,如何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需要创业集团的集体智慧和领袖的权谋能力。考虑办法时,不能仅限于原有的经验,要有发散性思维。与对手比谁看得远、想得深。朱元璋集团打下惠州、渡过长江后,粮食不足。虽然有"广积粮"的战略,但是如何"积粮"呢?当时的各路起义军都普遍使用"捎粮",即抢粮的办法。朱元璋在开始时也采取这种办法,并发布军令"凡入敌境,听从捎粮。若攻城而彼抗拒,任将士检括,听为己物。"(《国初事迹》)。"检括"的意思就是抄掠,不过还要重一些,严重到一抢而光,不留一点的地步。朱元璋的手下大将胡大海和常遇春先后指出"捎粮"的做法太过残酷,老百姓受不了,也不是经久之计。朱元璋和他的幕僚想到了古代屯田的例子。龙凤四年,朱元璋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屯田养兵。屯田才一年,仓库就满了。龙凤五年五月,朱元璋下令禁止所属各州县再征收粮食,这一道命令受到了农民的衷心拥护,也成就了后起的朱元璋。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四、人格魅力:红缨枪不如吸铁石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由弱到强、不断战胜对手,直到取得最终胜利的过程。这个过程动荡不安、各派人马往来厮杀。既与打下天下后,力图稳固统治的成长阶段不同,也与国力旺盛、天下太平的盛世不同。创业过程面临的敌人在力量上一般都与自己差不多,有时自己还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能否取得胜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信心的。而且,在创业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先天的拥有控制他人的权力;要想组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团队内部成员的秩序又是必不可少的。残酷的竞争环境和复杂的斗争形式,需要创业团队有超过对手的智慧和战斗力。这首先需要创业团队内部团结、富有生机和活力、具有超强战斗力。在这个创业团队中,领导核心的确立是关键。领导核心必须是一个具有王者风范的领袖,而且事实证明,最后夺取了政权的开基者正是如此。换言之,没有王者风范也根本笑不到最后。集团领袖的作用在打下天下以后,特别是在天下稳定、太平盛世的时期,并不那么显著。因为那时权威已经树立,制度已经规范,社会比较稳定;具体原因将在后文另行分析。下面这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在明朝中后期,作为一国领袖的万历皇帝曾经有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经历,明王朝虽然就此败落,但整个王朝的运行所受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在创业阶段,领袖的作用至关重要。创业团队有了一个优秀的领袖,成功几率相应也就较大。

  一个创业团队有了一个具有王者风范的领袖后,就能够组织一个富有远见卓识、能够看透局势、制定正确战略的领导集体;有了这个领导集体,就能够组织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创业集团。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集团在郭子兴父子时,没有多少骄人的业绩,且内部矛盾重重。孙德崖、彭大、赵均用等人虽然也是红巾军,但并不听从郭子兴的号令,而且还不时攻击郭子兴。可以说,在郭子兴父子的领导下,这个创业集团没有成长潜力,没有显示出创业的激情,绝非一支绩优股,反而逐渐沦为垃圾股。正是朱元璋的出现使这个团队发生了质变。朱元璋不仅调和了集团内部的矛盾,还依靠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了队伍和地盘。朱元璋建立威信的过程,除了有对时局的透彻把握,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外,主要还在于他能够礼贤下士,根据团队成员每一个人的特长安排任务,并能够公平的处理内部矛盾。虹县人胡大海智力过人,作战勇敢,朱元璋立即任命他为先锋官,一鼓攻克和州。自从朱元璋成为这个团队的领袖后,这个创业团队的业绩直线上升,最终扫灭群雄,颠覆元朝,建立明朝。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6节:创业领袖:企划能力与人格魅力(4)


  两汉交错期间,绿林、赤眉起义反对王莽。起义军虽然在开始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当王莽回过神来,组织大军围剿时,起义军开始遇到危机。外部王莽的军队拼命围剿,起义军内部没有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领袖,矛盾重重。义军内部各派系斗争的结果是立软弱无能的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即更始帝)。如果在太平盛世,像刘玄这样的皇帝至少不是一个昏君,但是在创业阶段,这样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又怎能担当领袖统帅群雄。公元22年,王莽派王邑、王寻率领四十二万人马,号称百万,围困绿林军的军事重地昆阳,而守城的绿林军只有八九千人。在这改写历史的关键时刻,刘秀(后来的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以冷静的分析和远见卓识,说服众将守城待援,自己只率领十三骑出城调集援军。援军来到之后,刘秀率三千敢死队偷渡昆水,冲击王邑和王寻的大营。昆阳城中的绿林军也冲出来与刘秀的援军内外夹击,终败王邑和王寻。昆阳之战,刘秀以自己的才能和勇敢,创造了两万打败四十二万的奇迹。

  昆阳之战使刘秀在绿林军中的声威大震,刘秀成为事实上的领袖。昆阳之战也开启了刘秀的帝王之路。在这场战役中,刘秀崭露头角,尽情挥洒了他的"王者风范",他所体现出来的胆量、见识、气度和决策能力都是无人能及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号令群雄,成为创业集团的领袖。而这个创业集团也因为有了刘秀这个领袖才能所向披靡,最终创业成功。

  纵观中国古代皇帝的创业历程,我们总能发现成功创业集团都有一个英明的领袖,和以这个领袖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刘邦集团领袖刘邦,核心领导层是被刘邦称为"三杰"的萧何、张良和韩信,其他重要成员有曹参、樊哙、周勃、英布、彭越等人;隋末李渊集团的实际领袖是李世民,其领导集体有刘文静、裴寂、李靖、徐世绩(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功)、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程知节(程咬金)、殷开山、尉迟敬德等人;五代末年赵匡胤集团领袖赵匡胤,核心成员有赵光义、赵普,以及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石守信、王审倚等人;元末朱元璋集团领袖朱元璋,核心人物有李善长、冯国用、刘基(刘伯温)、徐达、胡大海、常遇春、汤和、邓愈等人。

  团队领导者需要有人格魅力和王者风范。取天下之道,有"霸道",有"人道",但更要的是"王道"。"王"者,不向人施威而威自生,不向人发号施令,而别人甘心听从,"王者"之气,使他人心悦,众人心服。在这样的团队中,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为团队发展壮大。在现代,人们形容一个商界巨子,常常说他建立了一个"帝国"。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事业、为人、风范、举止等都体现出一个强势的王者风范。

  一个创业团队的成功需要一个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而一个创业者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不依靠团队的力量,只依靠自己的那点"智慧",即使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本人也是谋略过人,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何况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最多能打几颗钉呢?红缨枪再无敌,也只是单枪匹马。君不见纵使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也终败于没有武功的刘邦,可见仅有匹夫之勇是难有担当的。创业阶段,好钢锻造的红缨枪反而不如一块吸铁石,吸铁石自身虽没有过人的武功,却能够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把各类英杰团聚到一起,终成正果。因此,创业过程中需要团队作业,需要团队力量。楚汉之争中的项羽,号称"霸王",不可谓不勇;起事于"亡秦必楚"的氛围中,不可谓没有谋略,否则他不会成为各路诸侯的"霸主"。他的勇敢和胆识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的手下也不是没有谋臣武将。韩信不是曾经在项羽帐前做过小兵吗?范增不也是文韬武略之人吗?可惜项羽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有韩信这样的大将他弃之不用,有范增这样的谋臣他听而不闻。难怪刘邦在谈到自己成功而项羽失败的原因时说,项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会用人,好不容易有个范增,他还不听范增的计谋。项羽确实厉害,但伟大的是项羽的个性,而不是他的做法。他之所以失败,并非由于命定。他的错误是只能发挥一己之智之力。用我们的话说,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组织起来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创业团队,或许他根本没这个意识,或许觉得根本没这个必要吧。

  把握天下大势,知"天时、地利、人和"与"知己知彼",创业的第一个步骤;制定正确的战略,拥有足够的谋略,确立一个领导核心,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创业的第二个步骤。这两个步骤,议论的成份多,如何做的成份少,基本上属于"纸上谈兵",等于才开始动脚走路,漫漫征途刚开始。但是,我们不可以因为这两个步骤是"务虚"而忽视它们。没有这两个步骤,创业的长征就是漫无目的、亦步亦趋;你可能很努力,可能很勤奋,也可能很有创意,但如果对天下大势和敌我态势判断错误,很可能战略错误;而在错误的战略指引下,即使你有过人的谋略,你有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也可能会在漫漫征途中迷失方向;即使侥幸达到目的地,你也会多走弯路,困难重重。仅有这两步永远也创不了业,成功创业还需要第三步,还需要其他条件的支撑。

  第三步关注的是什么呢?关注的是行动力,是组织的效率,以及效率的支撑。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成功创业的皇帝关注三个因素:人才、制度和文化支持。人才是创业成功的源动力。与成长阶段和盛世阶段不同,创业阶段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撑。成长阶段和盛世阶段,由于没有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所以对待人才主要是"养起来",不要让人才成为皇朝统治的异己力量。而在创业阶段,处在激烈的敌我斗争之中,必须多方面吸收人才为己所用。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创业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不是通过漫长的考试来选拔。因为每一个创业者都知道,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7节:人才:不是成本是资源(1)


  第三节 人才:不是成本是资源

  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特别是在创业阶段,可以说哪一个创业集团拥有了人才,首先在力量上拥有了优势。那么什么是人才?人才为什么对于创业而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作为创业之主又如何识别人才、使用人才来实现创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呢?创业阶段的人才政策有着什么样的特征?

  创业阶段,人才不仅指那些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谋臣,也不仅是勇猛过人、力可拔山、于万马军中轻取敌将首级的大将,还指那些有一技之长,能够完成某项特殊任务的人。因此,人才的定义首先是与具体的条件、环境、任务、目标相联系的。千里马拉犁、负盐,不如黄牛;千金之剑,以之折薪不如笨斧;"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才亦奏神奇之效"。

  一、成就创业者的爱才之癖

  创业集团首先需要认识到仅依靠自己不能成就大事。要实现成功的创业,没有团队的力量和智慧是不可能的。楚汉相争中的项羽没有那种爱才的心,看不起陈平、韩信低微的出身,轻慢随意,使之先后投奔到刘邦集团。如果在成长阶段和盛世阶段,失去一个、两个人才可能不会对皇朝的稳定造成多大伤害,但是在竞争白热化的创业阶段,损失一个关键人物,就可能造成全局失败的后果。

  对人才的渴求,应该贯穿整个创业阶段。吸纳人才时礼贤下士,获得人才后以礼相待,对人才极大尊重。范增是项羽集团的第一谋臣,足智多谋,富有斗争经验。仅从鸿门宴上,范增建议杀死刘邦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范增非等闲之辈。但是,项羽却过于自大,不听范增的正确意见。项羽的自高自大、独断专行和刚愎自用最终送了自己的命。项羽临死之前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认为"天亡我,非战之罪",说明这种刚愎自用的心态还没有改变。读来掩卷,不亦悲乎!

  同是陈平、韩信二人,到刘邦集团后所受的待遇截然不同。陈平投奔刘邦后,刘邦立即拜陈平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相当于军级首长)。韩信投奔刘邦后,刘邦刚开始没有发现韩信的才能。但是刘邦的优点在于,一旦知道,立即"选择良辰吉日,斋戒,设立坛场,备好礼仪",拜韩信为大将。所以说,对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不能看表面形式,而要看实质,看对待人才的理念。没有这种理念,即使身边猛将、谋臣如云,也不会起什么作用。刘邦的人才理念就数次帮助他成功的获得人才。刘邦刚开始创业时,比较轻视儒生的作用。在行军到郦食其的家乡陈留地界时,郦食其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刘邦的大营求见刘邦。刘邦其时坐在床边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见了郦食其也不起身示礼。郦食其也不下拜,而是径直问刘邦"足下是想帮助秦朝来镇压各路起义军呢,还是想率领起义军推翻秦朝?"刘邦一听大骂郦食其是"竖儒",说天下百姓都苦于秦朝的暴政,所以投奔义军想推翻秦朝,怎么会帮助秦朝呢?郦食其就严肃地对刘邦说,如果真想起义兵诛暴秦,就不应该对长者这样无礼。他觉得郦食其说的有道理。刘邦赶紧洗完脚,穿好衣服,请郦食其上座,表示歉意,并且诚恳地向他请教打击秦朝的计策。此后郦食其多次为刘邦集团出谋划策,立了大功。

  有了爱才的意识,就有了求得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可能性。但是,仅有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有行动,有寻访人才、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具体政策和行动。

  二、广开才路:创业路上没有局外人

  如前所述,创业阶段,天下处于乱世之中,群雄蜂起,一个又一个的创业集团都在寻找人才。但是,乱世之中,人才并不是都愿意出山的,人才也不是只可以到你这个创业集团中服务。这就需要创业者能够在复杂的局面中,发现人才,并通过自己的诚意和人格魅力获得人才的衷心拥戴。

  纵观中国古代的开国君主的创业历程,可以发现在创业阶段主要有如下几种访贤问圣、获得人才的途径:

  其一,就是"慕其名而拜访"。对于那些早已名声在外的超级人才而言,并不是随便哪个创业集团都乐意去的。由于他们早已名声在外,所以会有许多创业集团盯着他们。这时,就看哪个创业集团具有诚意,最有发展前途,并且愿意以最隆重的礼节去拜访、应请这些贤士了。

  一如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卧居隆中,对天下大势却如此的了解,说明他的本意并不是要一辈子"躬耕于南阳",而是在等待明主。刘备抓住了这个机会。宋太祖的宰相赵普,也是赵匡胤听说赵普的盛名后亲自登门拜访而得来的。当年赵匡胤奉后周世宗柴荣之命,征伐南唐,大军攻至滁州,由于地势险峻,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只能出奇兵制胜。听到赵普的盛名,赵匡胤立即除去戎装,微服拜访,请教破滁州之计,并让赵普成为了自己的首席智囊。

  有时候,即使数次拜访,并不一定能使人才出山为我所用。不过,能够获得一个谋略或思路,也可以事半功倍。朱元璋集团在打下徽州后,通过邓愈的介绍,认识了老儒朱升。老儒朱升只是告诉了朱元璋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就是这九个字,成就了朱元璋集团的创业梦想。

  其二,颁布各种"求贤令"。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在大范围内招纳到各种人才;缺点是那些早已名声在外的高层次人才,一般不会受到这种"招贤令"的影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需要创业集团的最高领袖亲自去请,才能显出自己的身份。三国时代的曹操便是典型。曹操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了前代的人才举措,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原则,并付诸实践,广招天下贤才,终成谋臣如云、战将如林的局面,曹操集团的势力一直位列三国之首。曾先后三次下令求广贤才。建安十五年(210),他在《求贤令》中提出"唯才是举"的选拔人才原则,突破了当时选人唯凭家世门第的藩篱。建安十九年(214),他在《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进一步强调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庸可废乎!有司明思其意,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在建安二十三年(217),曹操又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列举出伊尹、傅说、管仲、萧何、曹参、韩信、陈平、吴起等人,说他们虽然"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但却"卒能成王业,声著千载。"为此,他下令:"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见笑之人,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次求贤令,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曹操求贤若渴以成王业的迫切心情。

root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第8节:人才:不是成本是资源(2)


  其三,树立爱才的形象。这种方式需要创业集团,特别是集团领袖,传播爱惜人才的名声,从而吸引有志之士主动投奔。仍然拿刘备来说,刘备在创业早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充其量是一个不那么正统的旁枝皇亲。但是,在早期的创业过程中,刘备就树立了"宽厚仁者"的良好形象,使得一些人才主动投奔到刘备集团中来。第一个是赵云。赵云原是公孙瓒手下的大将,与刘备共事时间不长,刘备的仁者形象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公孙瓒失败之后,赵云有一身武艺,但没有盲目的加入到其他创业集团。加入刘备集团之后,成为常胜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刘备还征服了像司马徽、徐庶等当时的名流。司马徽没有亲自辅佐刘备,但他还是仰慕刘备的"仁义",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则是亲自跑到刘备那里,为刘备集团服务的。可以说,如果刘备没有"忠厚长者"的风范,是产生不了这种效应的。

  隋末的李世民集团也是通过自己爱才如命的良好形象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在民间名声颇大的秦琼、程咬金,原来是瓦岗山李密集团的人。在李密失败后投靠了洛阳的王世充集团。但是,"(秦)叔宝薄世充之多诈"(瞧不起王世充奸诈),在一次与唐军的战斗中,秦叔宝与程咬金、吴黑闼、牛进达等人在战斗间隙,突然离开了王世充,投靠了李世民集团。后来这些人在李世民集团的创业过程中,出力颇多,成为李世民集团最终取得天下的重要力量。

  应该说明的是,能够吸引各路豪杰纷纷投奔的形象,并不仅仅是惜才、爱才,而是整个创业集团,特别是集团领袖的个人魅力。不论通过哪种方式延揽人才,创业集团领导核心的魅力都是重要的因素。没有这种个人魅力,即使你一天三次到人家家中去,也不见得能够延揽到人才。

  其四,通过举荐获得人才。这是发现和识别人才的一个比较便捷的途径。由于人的才能并不是一个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当场考试固然是一个较好方式,但是才能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场考试并不能有效地识别人才。这样,通过知情者的引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于熟人、朋友比较了解对方,知道这个人到底有"几把耍子"。如为朱元璋贡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就是朱元璋的手下大将邓愈推荐的;刘备集团的诸葛亮,则是由司马徽推荐的;东吴集团领袖孙策在得到周瑜之后,周瑜立即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的彭城人张昭张子布和广陵人张纮张子纲,尔后张昭和张纮又相继推荐了其他人,使得江东的东吴集团一时人才济济。质言之,推荐人才较易产生连锁效应。

  三、不拘一格:创业由此加速

  创业集团延揽和识别人才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创业阶段,创业集团始终面临混乱的局势。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中,涌显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没落的旧统治势力、各路草莽英雄、甚至偷鸡摸狗之徒,还有自己的仇人等等,这些人可能并不招创业集团领袖的喜欢,但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应该记住的是,自己不是在"选女婿",而是在寻找能够帮助自己、和自己一起创业打天下的帮手。除了才能之外的一切标准都不适用。

  这一点与皇朝的成长和盛世阶段不同。在成长阶段,就人才而言是各得其所,只要不对皇朝的统治造成威胁就可以了。特别是到了盛世阶段,由于大量人才都想到体制中来,就需要一种相对复杂的机制来分辨人才和筛选人才。因此,创造出多种式样的考试和选举制度。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完全依赖一个人的出身来选拔人才,不看人才的真实本领,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另一个典型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名义上是按照人的才能取士,但是还是对举子的身份和出身作了严格的规定。如规定商人的后代不可参加考试等等。这些约束在创业期间比较少见,原因在于这个时期是人才的"卖方市场",各个创业集团都明白聚拢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成为一种极度稀缺的资源。在这种情势下,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创业打天下的能力,而不是其他。

  刘邦本身出身于小农家庭,他的手下大将樊哙是一个卖狗肉的屠夫。李渊集团,在准备起兵反隋的时候就非常注意发现人才,"接待人伦,不限贵贱"。李渊和刘邦不同,刘邦出身于小农家庭,仅做过一个小小的亭长,而李渊出身显赫,其家族是当时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还是隋朝的皇亲(李渊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姨母,李渊和隋炀帝是姨表亲)。因此,李渊"不限贵贱"充分说明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必要性。当时,出身皇家奴隶的钱九陇,因为"善骑射"而受到李渊的信任,并让钱九陇"常置左右"。后来,钱九陇屡立战功而授紫光禄大夫,又拜左监门侍郎,右武卫将军等职,封郇国公。在李渊集团中,出身皇家奴隶的还有一个叫樊兴的,也因战功卓著而加封右监门将军、荣国公。这一点也是李渊集团能够打败众多对手,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质不仅是"遍罗人才,唯才是举",还包括"知人善任,择人任势"。对人才既看小节,但更该识大体,这才是对待人才的正确态度。秦朝末年,反秦势力蜂起,陈平先投奔了魏王咎,又离开魏国投奔项羽。楚汉相争时,刘邦举兵东向,陈平又投靠了刘邦。刘邦封陈平为都尉。汉军诸将对此十分不满,告诉刘邦说陈平是项羽的逃兵,还不知道底细,就封他高官,似乎不妥。而且,听说陈平的人品很坏,曾经盗嫂受金(与他的嫂子有不正当的关系;在楚国时,接受别人的贿赂)。刘邦听了这些话后,对陈平也产生了怀疑,就责问引荐陈平的魏无知。魏无知回答说:我所以引荐陈平是因为陈平的才能;而您问的却是陈平的德行。现在有一个叫尾生的人,非常有孝道,但对我们的胜败却没有丝毫影响,您是不是要用尾生这个人呢?现在我们与项羽打仗,正是用人之际,又何必怀疑陈平盗嫂受金呢?刘邦听后恍然大悟,重赏陈平,加拜为护军中尉,诸位大将再也没有可说的了。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