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化学接龙游戏】化学接龙你能接上吗?

浏览0 回复565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qingshan52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沉淀滴定法
  
  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我发的有效贴已经超过10贴了,楼主怎么还不给奖励。(不好意思,漏了统计,已经补发了,再接再厉,谢谢)
mrzjf10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发烟硫酸(重复了,不算)——H2SO4·xSO3,即三氧化硫的硫酸溶液。当它暴露于空气中时,挥发出来的SO3和空气中的水蒸汽形成硫酸的细小露滴而冒烟,所以称之为发烟硫酸。用作磺化剂,还广泛用于制造染料、炸药、硝化纤维以及药物等。
mrzjf10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法氏囊——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位于泄殖腔后上方,囊壁充满淋巴组织。
        人和哺乳动物无法氏囊,其类似的结构可能是骨髓或肠道中的淋巴组织(集合淋巴结,阑尾等),亦有法氏囊作用。
        法氏囊是禽的中枢免疫器官。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kikiaa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接龙超过10个不重复,加分奖励,再接再厉~
江边一只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囊盘被——子囊盘的包被。囊盘被可分为外囊盘被和中囊盘被。囊盘被可分为外囊盘被和中囊盘被。外囊盘被由角胞组织至矩胞组织组成,中囊盘被由交错丝组织组成.子囊孢子平滑,无油滴,两端外部有许多小颗粒.
mrzjf101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崀菪碱—(不算,慢了)


—一分子式C17H23NO3。存在于许多重要中草药中,如颠茄、北洋金花和曼陀罗。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08.5℃,比旋光度(乙醇)。难溶于水,可溶于沸水和乙醇、氯仿。崀菪碱为左旋体,在溶液中易渐渐失去旋光变为消旋体,即颠茄碱,又称阿托品。崀菪碱是副交感神经抑制剂,药理作用似阿托品,但毒性较大,临床应用较少。崀菪碱有止痛解痉功能,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有时也用于治疗癫痫、晕船等。
江边一只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贝采尼乌斯
(Jons Jakob Berzelius,1779-1848) 瑞典化学家。
  1779年8月20日生于瑞典的维弗苏达。1796年进乌普萨拉大学学习医学。1807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医学和植物学教授。1815年任斯德哥尔摩新建外科医学院的化学教授,1818—1832年任斯德哥尔摩科学院秘书;1832年以后主要从事著书工作。
  贝采尼乌斯对化学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测定原子量和制定元素符号,在化学的各个领域应用和发展道尔顿的原子论
  1810—1830年,贝采尼乌斯分析了约两千种的单质和化合物,为计算原子量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实验根据;他用氧作标准(即把氧的原子量作为基准,定为100)测定了当时已知四十九种元素中四十五种元素的原子量,并先后发现硒(1818年)、硅(1823年)、钛(1825年)等元素以及许多新的矿物。
  贝采尼乌斯还最早用字母(每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开头字母)作元素符号,并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他规定每个化学元素符号在化学式中只代表该元素的一个原子。1826年,柏济力阿斯首次排出较正确的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2)提出电化二元论
  1803年,贝采尼乌斯和希辛格(william hisinger,1766—1852年)合作,进行盐类的电解实验。他们发现溶液中的盐被电流分解成碱(向负极去,好象带正电荷)及酸(向正极去,好象带负电荷)。据此,他把碱和酸的概念同电的极性联系起来,即认为碱和酸分别是电正性和电负性物质。他又把这种认识推广到元素上面,指出氧及其他非金属元素呈电负性,氢和钾等金属呈电正性;而电性相反的元素容易形成化合物。贝采尼乌斯这种把各元素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归结为相反电性吸引的假说,叫做“电化二元论”。该理论对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作出了较满意的解释。
  此外,贝采尼乌斯还研究过钒及钼的化合物、氰亚铁酸盐、氮的氧化物、硼及硅的卤素化合物、二硫化碳和多种有机化合物。1806年,他开始用“有机化学”这个名称,以区别于无机化学。1827—1830年,在总结雷酸和氰酸、两种锡酸和两种酒石酸(酒石酸和外消旋酒石酸)等实例的基础上,指出“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1835年,贝采尼乌斯首先提出“催化”这一名词,他认为催化剂是一种有“催化力”的外加物质,在这种作用力影响下的反应,叫做催化反应。
  他用该观点解释当时遇到的一些催化反应,例如,加酸能使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铂能促使氢和氧自动燃烧;在碱性溶液中,有某些金属(离子)存在时,过氧化氢会迅速分解等。
  贝采尼乌斯是位精巧的实验化学家,他观察精确,描述清晰严密,系统化的能力强。对化学各分支的知识都有深邃的见解,因此他的实验工作横跨许多领域,并在化学上作出众多的建树。一生著有《化学教程》、《动物化学》、《矿物学新系统》等,从1821-1848年编辑出版《物理化学进展年报》等。
  1848年8月7日,贝采尼乌斯在斯德哥尔摩逝世,享年69岁。

江边一只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斯维德伯格——瑞典著名物理化学家。
  1884年8月30日,他出生于瑞典的耶夫勒堡,1908年获博士学位,发表了《胶体溶液的理论研究》,引起极大反响。为了扩大视野,他到德国、荷兰、法国、美国等许多国家进行参观访问,他用席格蒙迪的超显微镜研究了布朗运动,进一步证实了分子的存在。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超速离心机,实现了胶体粒子的分离和许多大分子物质主要是蛋白质摩尔质量的测定。
  1971年2月25日在瑞典去世,享年87岁。
  在斯维德伯格的一生中,令人感兴趣的是,一位曾经被他愤恨过的校长,在临死前却成了他最热爱的人。这看来有点离奇,现在却被人传为美谈了。
  1884年盛夏的一天,斯维德伯格出生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一座叫耶夫勒的美丽港口城市。他的父亲伊莱亚斯·斯维德伯格是这个港口城市造纸厂的经理。他家祖孙几代都在这里开办造纸厂。少年时期的斯维德伯格就在当地的公学里读书。凑巧这所公学的校长是他家的亲戚,跟他父亲很要好,所以这位校长对个家庭的子弟特别关心,管教得很严。斯维德伯格的几个哥哥的学习成绩已经不算好的了,但斯维德伯格的成绩比他们还要差,几乎门门都只勉强及格。校长恨铁不成钢,有一天当着好多同学的面,指着斯维德伯格的父亲开的造纸厂,毫不顾情面地痛斥他说: “瞧着,二十年后这个纸厂就要倒闭在你的手里!”这时,他低垂着头,涨红了脸,心里愤恨极了。第二天,他再也不愿意见这个校长的面,悄悄地转到了斯德哥尔摩去读书了。和斯维德伯格有着亲戚关系的校长为此事感到后悔莫及,他经常注意着有关斯维德伯格的消息。
  生来就有一股子犟脾气的斯维德伯格从此以后下定决心要发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洗刷耻辱。有志者事竟成,他后来被录取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在这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出类拔萃的。接着他又到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进修。他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酷爱绘画和植物。1905年,他获得文学士学位。接着又获硕士学位。1907年,他担任了乌普萨拉大学的化学讲师,这时他研究胶体化学已经做出了贡献,对胶质微粒子确定了布朗运动的实验依据。1908年,他又荣获哲学博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做实验,从那一年起,他先后去过德国、荷兰、法国、瑞士、英国、丹麦、美国和加拿大,参观了许多实验室,并且和这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后来,他在瑞典和国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大量的论文,曾担任瑞典科学院院士、古斯塔夫·沃纳放射化学研究所所长、瑞典皇家物理化学研究院院长的职务。另外,他还曾经担任德国哈利科学院、伦敦化学学会、印度科学院、美国哲学学会、费城科学院、纽约科学院、伦敦皇家学会、华盛顿国家科学院的荣誉院士或荣誉会员。就这样,公学里校长的一席气话,成了斯维德伯格激励自己奋斗一生的巨大动力。
  那位校长自从气走了斯维德伯格后,一直感到于心不安。1912年,斯维德伯格担任乌普萨拉大学的物理化学主任教授后,老校长从报上得知他的消息,激动得几夜没睡好觉,私下给他写了封信表示歉意,并祝贺他取得成就。但是老校长失望了,始终没有得到他的回信。
  1923年,斯维德伯格又受聘为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教授。他专门研究胶体化学,发明了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他的这项发明使他成了举世仰慕的科学家。他的巨幅照片刊登在瑞典所有的报纸上,他成了最有权威的胶体化学家。就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他的哥哥拍给他一份电报,说是老校长病危,想最后见他一面。他接到电报后,马上给他哥哥回电: “我就赶回家乡!”他哥哥把电报拿给奄奄一息的病人看了。病人看到后顿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渐渐闭上了双眼。
  斯维德伯格真的赶回来了。一听说老校长已经病逝,痛哭失声,悲伤极了。在安葬典礼上,等牧师刚一祷告完毕,他便从送葬的亲友群中缓步走到灵前,怀着沉痛而崇敬的心情说: “若没有老校长您当年的一番激励,哪会有我的今天?我今天的全部成就,都是出于老师的赐予!”这时,这个当初被他怨恨过的人,已成了他心目中最热爱的人了。
  1926年,斯维德伯格在接受诺贝尔奖金时,又当众讲过他自己的这段往事。
  斯维德伯格首先致力于胶体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1907年他的博士论文《胶体溶液的理论研究》就表明了他在胶体领域中的巨大贡献。他所研究的胶质微粒的运动规律为布朗运动提供了实验根据。
  早在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就发现藤黄微粒悬浮在液体中不停地作不规则运动的现象。后来科学家们指出这种运动是液体中分子与藤黄微粒间不平衡碰撞所引起的。1905年爱因斯坦和斯谟鲁霍夫斯基又研究了这种运动的数学理论,认为它与分子运动相类似。1906年,斯维德伯格通过实验进一步指出:布朗运动平均位移的平方与时间间隔成正比,与液体粘性成反比。
  在这以前,分子动力学理论虽已成为最完善的理论之一,但总缺乏事实根据。而分子和原子也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它们的存在只是一种假设,因而一些人表示怀疑。这就导致出现了离开物质而从能量方面寻找解决途径的唯能论倾向。比如,以马哈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为首的唯能论学派,就曾声称所有化学方面的基本定律,都可以从 “能量”的原理推导出来。他们的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正在这时,斯维德伯格用席格蒙迪的超显微镜对金溶胶内微粒数目的变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从实验统计中得到有关的方程式,竟与爱因斯坦的粒子平均位移方程式完全符合,他所计算的阿佛加德罗常数值为6.2×10 。这与爱因斯坦从动力学说所得的数值6.0 ×10 很接近,从而使布朗运动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斯维德伯格的研究成果巩固了分子动力学理论和唯物的宇宙观。这时他才 23 岁。在斯维德伯格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奥斯特瓦尔德在评语中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推测说。 “这篇论文的年轻的、天才的和有精力的作者,将来还可能有重大成果,预计他一定是正确的。”
  后来果真不出所料,斯维德伯格不久就发明了超速离心机,它对研究蛋白质化学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所设计的每分钟旋转八万转以上的超速离心机可以得到比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几十万倍的力场。利用这种离心机,人们可以很容易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斯维德伯格和他的同事曾用沉降平衡和沉降速度测定了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并发现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2000到几百万之间。
  除了超速离心机之外,乌普萨拉大学斯维德伯格研究所在他的主持下还创造了两种研究胶体和高分子物质的有效方法,即利用电泳和吸附现象来分离和纯化上述物质。后来他的弟子蒂塞留斯进一步完善了这些方法。
  斯维伯格崇敬老校长,更学习老校长的作风,对学生严格要求。在乌普萨拉大学任教30 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对学生的期望之殷切、管教之严格,在瑞典的各学校中是有名的,因而培养了不少青年专家。他常以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发愤读书。他曾说: “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毫无准备的人休想在学术上有成就;而填了一肚皮稻草的人也讲究学问,则必然误尽苍生。’这句充满哲理的话,对于当今立志成才的青年,是一个忠告。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扎扎实实地打下基础,将来在学术上才能有所成就。”
  1971年,斯维德伯格逝世于斯德哥尔摩,终年87 岁。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dengqihong
yinw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四乙基铅(慢了,不算)

——发动机燃料抗爆混合物
江边一只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格劳伯(注意:下次不要接化学家的名字,要接化学物质名词)
(Glauber, Johann Rudolf)德国化学家。1604年生于下弗朗科尼亚州的卡尔施塔特;1670年3月10日卒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自学起家的格劳伯早年居住在维也纳,后来又沿莱茵河谷居住。就在这一期间,具体说来可能是在1625年左右,他发现用硫酸作用于食盐(氯化钠)能生成盐酸,这是当时制造盐酸最方便的方法。但是使格劳伯最感兴趣的还是反应后存留下来的另一种物质(现在唰做硫酸钠)。格劳伯紧紧地抓住这一物质进行了大量研究,了解到它具有轻泻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平 和的。由于历史上总有一些人认为通导肠道对身体有极大效益,故而格劳伯陶醉在这项发现上,把它标名为“神盐”后来还把它鼓吹为“万灵药”,他相信自己的斑疹伤寒就是靠它治愈的。现在我们不再把它当成万灵药了。但是硫酸钠的俗名仍被叫做格劳伯盐。尽管格劳伯对万灵药的兴趣 正反映出炼丹术影响的残余,但他也发现了许多化合物,又表明他无愧为启蒙化学家的称号。他制备了许多当时还不为人们所知道的金属化合物,吐酒石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锑盐,具有某种医药上的用途。 1648年,他迁居阿姆斯特丹,住进了一所曾经属于某个炼丹术士的房子。他把它改造成真正的化学实验室。在那个时代,那个实验室可算是现代化的了。其中有格劳伯自己设计的特殊熔炉及其它设备。这一改造标志着炼丹术在十七世纪过渡到化学。格劳伯用秘方制备了各种化合物,并把它作为药物出卖,他使醋、油类、煤及其它物质起作用,制得了我们如今称为丙酮和苯等液态有机物。他搞得颇有成效,到他晚年时,实验室中已经雇用着五、六个工人了。格劳伯还以明确的观点提出,应该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开发国家的自然资源,并写了一本书,建议德国该如何做,比如,他就不赞成向奥地利和法国输出过多的原料。诚然,十七世纪政治上分崩离析的德国没有使他的理想得到实现,但他的这一想法确实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格劳伯对药用化合物的研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使用一剂有效,而剂量稍为大一点就可能会中毒;单独服用时无害,但多种混合时却是危险的。人们认为格劳伯未能尽享天年。正是由于长年的化合物研究工作使了中毒而致。
irisy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波数
在波传播的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波周数目称为波数(常写为k),其倒数称为波长。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