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一次使用液相时,有老师指导吗?

浏览0 回复61 电梯直达
chen_luo-1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开了仪器分析课,而且第一次使用老师肯定会指导,要不然怕把仪器弄坏了,呵呵!不过现在不用,学的又退给老师了。
tus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没有师傅的指导,领导也不会让上机.
但本人真正的学习还是在师傅领进了门后,再学习理论知识,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水平不断提高.
师傅很高兴,也很欣慰,因为我师傅已经退休N年了.
从投票结果来看,事实是存在的,且以现在的结果,有25%的人第一次是在没有师傅指导下上机操作的,非分析行业的转为做分析的也不少!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xky0230699
有水有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9600618(i9600618) 发表:
原文由 xky0230699(xky0230699) 发表:
这次是有感与一些版友液相色谱的基础知识很少,但都在用,想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学会使用液相的,很多以前都没有用过液相,甚至都不知道液相是什么,在没有师傅教导的情况下,领导也不让人去培训一下,就让你直接使用了,这是对操作者的信任,还是另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强烈建议首次使用液相而没有师傅指导的版油分享一下首次使用的经历,使用前都做了哪些准备,使用中有没有出现非正规的操作方法等。


首先,先了解仪器分析原理及仪器各部零件构造与功能,其次翻阅操作手册以了解各部软件功能,最后参考文献数据设定所需参数以标准品进行初步定性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适度调整参数后再进行分析……直到最佳条件后,参考文献数据进行样品定性分析,以了解样品前处理是否可行或须修正,便可进行定量分析了。(包括:标准曲线及浓度范围,LRB,LFB,LFM,MDL,LOQ,及回收率等等

能提出这么多深入的问题,已经考虑到条件和参数的优化问题了,不像是一般第一次接触液相时所能想到的。
dongyuzhang52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基础知识了解一点,第一次有师傅带,什么都没说,就让练习进样准确度,慢慢的就自己做了,在做的过程中边学习基础知识,边熟练工作站,慢慢的就好了,仪器出问题时是最好的学习时间,向工程师咨询,如果有工程师上门维修,那就把平常不懂积攒下来的问题问个够,呵呵,只有有心,师傅不交自己可以学的。我就是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过程过来的,虽然不敢说很懂,但至少一般的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同事用的仪器出问题了也是我帮忙解决的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xky0230699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sen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理论学了很多,第一次用还是师姐带的,等师姐毕业了我也带下面的师弟们^_^
前辈带后辈,美好的传承!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xky0230699
181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个人觉得在做液相前应该先到化学分析,去学习前处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分析的标准操作,如何才能准确定量分析,然后再学习学习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最后才是跟懂液相老师先看二天,学习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然后才上机,有老的指导下,就进样,不管结果如何,知道液相工作的步骤是怎么样的,数据怎样采集与处理的,报告怎么编辑的就行,这样反反复复,7天左右液相的基本操作应该都学会了。
有水有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yhdcm2002(xyhdcm2002) 发表:
个人觉得在做液相前应该先到化学分析,去学习前处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分析的标准操作,如何才能准确定量分析,然后再学习学习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最后才是跟懂液相老师先看二天,学习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然后才上机,有老的指导下,就进样,不管结果如何,知道液相工作的步骤是怎么样的,数据怎样采集与处理的,报告怎么编辑的就行,这样反反复复,7天左右液相的基本操作应该都学会了。

I 就是这么被制造出来的。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xky0230699
bbf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那有使用视频?谢谢
在论坛首页搜索栏搜索“液相视频”应该不少。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xky0230699
柏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总感觉自己学的液相稀里糊涂呢,至今摸不到头绪。现在工作的重点是样品前处理了,感觉当时学LC的时候前处理学的太差劲了,现在回头觉得这才是主要的
有水有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很多前辈都已经总结出的这个结论,前处理重要性应达到整个分析过程的60%以上,上机其实很简单,多做几次都会操作,但前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实在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