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简介

浏览0 回复107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孙敬良            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山东省掖县人。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上海航天局研究员、三个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早期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研究和研制工作,主持多种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和改进,创造性地解决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技术关键。在任多种运载火箭技术负责人期间,为确保“一箭三星”发射成功,为攻克运载火箭纵向耦合振动的关键技术,在主持运载火箭长征4号、长征2号丁的研制中,为火箭总体方案采用优化设计原则及数字化控制系统、挠性惯性平台等多项新技术,并使运载火箭总体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作出了贡献。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饶芳权    电机专家。广东省大埔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曾任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顾问。先后参加或主持设计过我国云峰、刘家峡、龚咀、龙羊峡等重大电站的水轮发电机,并获多项奖励。在设计、制造和调试我国当时单机容量最大、海拔高、水头高、水头变幅大、设计参数要求高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工作中解决不少技术关键。组织研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采用氟里昂蒸发冷却的10MW及50MW水电机组。曾积极参与三峡巨型发电机的论证工作。1999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器工程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马伟明  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江苏省扬中市人。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导。致力于独立发供电系统研究。创建并发展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攻克系统中稳定性预测、固有振荡抑制、复合故障诊断、短路保护等国内外长期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德国有关公司购买其稳定装置专利),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已装备应用,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提出三相/十二相双绕组电力集成新原理,据此研制出艇用交直流混合发供电系统。在独立电力系统电磁传导干扰预测理论和抑制技术上取得突破,完成了运载工具不同供电系统电磁兼容研制。上述成果既有理论创新和发展,又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并得到应用,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还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一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61篇,撰写研究报告36份。主持建成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领导的课题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培养博士、硕士50名。放弃国外高薪聘任,三度婉拒行政领导职务,全心投入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为国防建设和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96年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99年获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刘怡昕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1941年3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南京市人。1959年入哈军工炮兵工程学院学习,1964年毕业。兼任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等。现任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
  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精确制导武器运用、炮兵模拟系统和检测器材研制、提高武器作战效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武器运用与研制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军队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主编教材11部,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中共十四大代表。获政府特殊津贴、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和育才金奖。八次立功。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梁晋才  航天自动控制专家。原籍广东南海县,出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1957年又留学原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攻读自动控制,1961年获副博士学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研究员。
    工作初期致力于自动驾驶仪研究。后任总设计师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半主动寻的飞航装置,填补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之后又主持研制新的飞航装置,三年研制成功并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又致力于开发某一飞航装置,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国家及部级奖5项。合编专著两本,发表7篇论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乐嘉陵  空气动力学专家。浙江省镇海县人。1964年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空气重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超声速气动地面试验设备的研制及战略武器、运载火箭的气动理论和实验研究。主持和领导了“921”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技改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在地面实验设备研制中创造性地为我国建立了水平脉冲地面实验装置,从而为解决卫星、运载火箭等的关键气动问题奠定了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经济奏效地开展了运载火箭气动实验研究和现场测量,解决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气动设计问题。通过地面试验和高超声速非平衡流的研究,取得了再入突防气动物理的重要进展。领导发展了缩比模型试验技术,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胡正寰    零件轧制专家。湖北省孝感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长期对轴类零件轧制这一新课题进行研究与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三个全面掌握此技术的国家之一。该课题被国家科委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成果选集》(1979-1988),他是这一领域主要开创人。所领导的课题组已在全国24个省市推广零件轧制生产线100多条,其中9条卖给美国等国家。开发投产的零件400多种,包括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的轴类零件。累计达300多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领导的课题组获国家级奖5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1项。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5本。培养博士、硕士生近50名。 曾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顾诵芬  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的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段正澄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和装备)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工作在一线,与生产紧密结合,致力于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授权专利19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陈士橹    飞行力学专家。浙江省东阳市人。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副博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长期致力于弹性飞行器飞行动力学及控制研究,被评鉴为开拓新的学科研究分支。在弹性飞行器建模、伺服气动弹性动态耦合、稳定性分析、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新颖的分析研究方法,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地应用于飞航等型号设计。作为我国航天科技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创建并长期领导西工大航天学院,1992年其主持的飞行力学学科点在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估中获相关27学科点全国总分第一。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省部级二等奖6项。培养飞行力学博士、硕士30多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