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主题:【第三届网络原创】温故而知新 目视法与吸光光度法

浏览0 回复20 电梯直达
鸿雁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近,温习了一下吸光光度法和目视法的原理、区别以及异同点,感觉还是很有用的,就总结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定义

  1.目视比色法
  用眼睛观察、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目视比色法。
  2.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确定物质溶液的浓度。
    二.检测原理的不同
    1.目视比色法是比较透过光的强度

  2.吸光光度法是比较有色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例如,测定溶液中二价铁的含量时,吸光光度法测量的是邻二氮菲-铁(二)溶液对512nm绿光的吸收情况,目视比色法则是比较邻二氮菲-铁(二)溶液透过红紫色光的强度。
    三.常用的检测方法
        1.目视比色法。常用的目视比色法采用标准系列法,这种方法是使用一套由同种材料制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平底玻璃管(称为比色管),分别加入一系列不同量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再加入等量的显色剂和其他试剂,稀释至一定刻度,然后从管垂直向下观察,比较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颜色的深浅。若待测液与某一标准溶液颜色一致,则说明两者浓度相等;若待测液颜色介于两标准溶液之间,则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待测液的浓度。
  2.吸光光度法。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比较法。比较法是先配制与被测试液浓度相近的标准溶液Cs,被测试液Cx,
在相同条件下显色后,测其相应的吸光度为As和Ax,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

As=ebscs,Ax=ebxcx
两式相比得: 
As/Ax=ebscs/ebxcx
则得: Cx=Ax/As×Cs
应当注意,进行计算时,只有当Cx与Cs相近时,结果才可靠,否则将有较大误差。

        ②标准曲线法。借助分光光度计来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根据被测试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
      四.优点
          1.目视比色法的优点是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批试样的分析,灵敏度较高。因为是在复合光——白光下进行测定,故某些显色反应不符合朗伯一比耳定律时,仍可用该法进行测定。因而它广泛用于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常规分析中,例如土壤和植株中氮、磷、钾的速测等。
    2. 吸光光度法的优点是因入射光是纯度较高的单色光,故使偏离朗伯一比耳定律的情况大为减少,标准曲线直线部分的范围更大,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较高。因可任意选取某种波长的单色光,故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可同时测定溶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由于入射光的波长范围扩大了,许多无色物质,只要它们在紫外或红外光区域内有吸收峰,都可以用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五.缺点
          1.目视比色法的主要缺点:①.准确度不高,如果待测液中存在第二种有色物质,就无法进行测定。②.由于许多有色溶液颜色不稳定,标准系列不能久存,经常需在测定时配制,比较麻烦。虽然可采用某些稳定的有色物质(如重铬酸钾、硫酸铜和硫酸钴等)配制永久性标准系列,或利用有色塑料、有色玻璃制成永久色阶,但由于它们的颜色与试液的颜色往往有差异,也需要进行校正。
    2.吸光光度法的缺点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应用受限,①不符合朗伯一比耳定律的情况。②在紫外-可见光或者红外光区内没有吸收峰的情况。

奖品许愿:100元电话卡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叶子1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操作失误,重新加,过节辛苦了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目视法不知现在使用还多不多,过去因为器械简单,使用很多的;现在可能绝大部分被分光光度法取代了。这个比较写得很全面了。
叶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辛苦了,节日快乐哈
比较的也很全面,但由于目视存在很多影响因素,比如人与人之间的色差,溶液的颜色等等,不常用了
初学者&九点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初学者&九点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总结的很好,分光光度计在目视比色的基础上设计生产的,目视比色现在很少用了,一台分光光度计现在也很便宜,不过了解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lilongfei1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鸿雁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呵呵,目视比色法因准确度不高等因素现在用的确实不多了,但是该方法用起来确实是简便易行而且成本低,当需要大体上估测一下试样的浓度时个人感觉该方法还是较可行的
鸿雁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初学者&九点虎(zhouyuhu) 发表:
哇,看到鸿雁的原创了,辛苦了


不辛苦,大家共同努力吧!一些浅显的总结,还希望对版友有用
mmhh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的帖子,令我回忆起我单位已经逝世多年的一位分析老前辈。
在1981年,此老先生有一台国产的72型比色计(注意:比721型还老的),该仪器经常出现故障;我反复修,而故障不断更新。为此老先生很是生气,索性弃用了该仪器,而改用了我生平第一次见到的所谓“目视比色法”。
老先生左手捏住两只比色管,右手拿着一张白纸并衬在比色管的后面,读数结果脱口而出。见此,我小心翼翼地问这位老先生:“这种方法准确吗?”老先生不屑一顾地冲我得意地一笑,自豪地说:“解放前,早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上学时,我就采用这种方法了!”当时听罢让我崇拜至极。自那以后,虽然我走南闯北,但再也没遇到过这种测试方法了,直至今日。
谢谢楼主的帖子,使我在这怀人的中秋佳节之际,让我回忆起一位逝去的老人。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9/24 21:22:58 Last edit by 3859085
huaca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