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主题:【讨论】大讨论“光的波粒二象性”

浏览0 回复181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63525867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tlas(atlas) 发表:
光的干涉及衍射实验表述的都是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量子力学诞生后,才将光的波粒二象性表述得非常清楚了.
量子力学中,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电子或是原子都能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方程的解即为波函数,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波函数具有叠加性,即它们能够像波一样互相干涉和衍射。同时,波函数也可解释为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几率。

观点是P1.P2两象这样叠加是否是你说的是这就是光波的一种表现.谢谢atlas先生进入讨论!
蓝莓口香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是我把你的图看错了,把P1和P2看成了发光点。我的错,现在更正一下。
重新开始,P1和P2就是S上两端发光点的象,这个跟小孔成像是一样的。按照你的这个思路,对于整体都发光的S,不但会有P1和P2,还会有P3,P4,P5,P6....分布在P1和P2之间。怎么会有黑色条纹呢?你在哪里看到这样的实验布置会产生黑色条纹的?
当狭缝很小的时候,这就是单缝衍射实验,很早以前就已经做过了。可以观察到黑条纹,但是不在中间,单缝衍射的强度分布你查一下夫琅和费衍射积分就知道了。
63525867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是我把你的图看错了,把P1和P2看成了发光点。我的错,现在更正一下。
重新开始,P1和P2就是S上两端发光点的象,这个跟小孔成像是一样的。按照你的这个思路,对于整体都发光的S,不但会有P1和P2,还会有P3,P4,P5,P6....分布在P1和P2之间。怎么会有黑色条纹呢?你在哪里看到这样的实验布置会产生黑色条纹的?
当狭缝很小的时候,这就是单缝衍射实验,很早以前就已经做过了。可以观察到黑条纹,但是不在中间,单缝衍射的强度分布你查一下夫琅和费衍射积分就知道了。

drizzlemiao先生:P1.P2这是稍暗的象,不是己成黑条纹了.关键是大家说光具有波动性的黑条纹由P1.P2稍暗的象叠加而形成的,象这样形成的黑条纹是否与光的波动性有关.光通过一很小的固定缝口是看不到P1.P2象叠加过程的.
这个实验是很早己前有人做过,但他注意到黑色条纹是这样产生的沒有.
atla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63525867123(63525867123) 发表:
原文由 atlas(atlas) 发表:
光的干涉及衍射实验表述的都是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量子力学诞生后,才将光的波粒二象性表述得非常清楚了.
量子力学中,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电子或是原子都能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方程的解即为波函数,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波函数具有叠加性,即它们能够像波一样互相干涉和衍射。同时,波函数也可解释为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几率。

观点是P1.P2两象这样叠加是否是你说的是这就是光波的一种表现.谢谢atlas先生进入讨论!


在缝宽比较大的时候,光直线传播的情况下,比如日常的太阳光经门缝照到家里或者小孔成像,不能说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
蓝莓口香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这个黑条纹和衍射实验看到的黑条纹可不是一回事。不要把这两个东西混淆。衍射实验里的黑条纹是不会出现在中间位置的,但是你画的黑条纹位置却随缝的宽度变化。另一个事实,衍射实验里观察到的黑条纹和亮条纹,它们的分布范围超出光源通过狭缝后形成的直射区域,这是粒子说无法解释的,也是“衍”的基本含义。而你画的图,无论是亮还是暗,在直射区域外都没有条纹,这和基本的实验事实相悖。所以,你画的这个现象和衍射现象不是同一个问题,不能用这个机理解释衍射实验。
蓝莓口香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再指出一个事实。单缝衍射实验中,缝越窄,条纹越宽。根据这里画出来的图,却是缝越窄,条纹也越窄。
单缝衍射实验结果有三个明显规律:条纹位置;条纹分布范围;条纹宽度变化趋势。正是这三个规律体现了典型的波动现象。而本帖给出的实验方案预言的结果与这三个事实全部相悖,可见这个预言不正确。
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是把考察现象的空间搞错了。衍射是在傅立叶空间观察到的现象,反映的是空间频谱信息。而本帖画出的是正空间(图像空间)的强度分布,而且没画全。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12/14 22:36:07 Last edit by drizzlemiao
63525867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我再指出一个事实。单缝衍射实验中,缝越窄,条纹越宽。根据这里画出来的图,却是缝越窄,条纹也越窄。
单缝衍射实验结果有三个明显规律:条纹位置;条纹分布范围;条纹宽度变化趋势。正是这三个规律体现了典型的波动现象。而本帖给出的实验方案预言的结果与这三个事实全部相悖,可见这个预言不正确。
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是把考察现象的空间搞错了。衍射是在傅立叶空间观察到的现象,反映的是空间频谱信息。而本帖画出的是正空间(图像空间)的强度分布,而且没画全。

衍射和干涉象都是先有P1.P2象后,在相互叠加而出现的,不信你先通过一稍大的缝口去观察一发光体,先是出现P1.P2象,在逐缩小缝口,这一过程就能看到各条纹的产生情況.
63525867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tlas(atlas) 发表:
原文由 63525867123(63525867123) 发表:
原文由 atlas(atlas) 发表:
光的干涉及衍射实验表述的都是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量子力学诞生后,才将光的波粒二象性表述得非常清楚了.
量子力学中,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电子或是原子都能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方程的解即为波函数,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波函数具有叠加性,即它们能够像波一样互相干涉和衍射。同时,波函数也可解释为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几率。

观点是P1.P2两象这样叠加是否是你说的是这就是光波的一种表现.谢谢atlas先生进入讨论!


在缝宽比较大的时候,光直线传播的情况下,比如日常的太阳光经门缝照到家里或者小孔成像,不能说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


我们先不用理论去分析,把P1.P2两象叠加所产生的黑条纹是否与光的波动性有关说清楚了在进一步来讨论.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12/15 14:07:44 Last edit by 63525867123
蓝莓口香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上面不是跟你说了吗?你画的条纹和实验观察到的根本不相符。你先把实验结果分析清楚再提模型来解释吧。
你的条纹只是“画”出来的。在小狭缝的情况,一直让你考虑所有发光点,你就是避而不谈。你把S上所有点的光路都画出来,看看你的图上是不是还有条纹。
63525867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
上面不是跟你说了吗?你画的条纹和实验观察到的根本不相符。你先把实验结果分析清楚再提模型来解释吧。
你的条纹只是“画”出来的。在小狭缝的情况,一直让你考虑所有发光点,你就是避而不谈。你把S上所有点的光路都画出来,看看你的图上是不是还有条纹。

可能光路画得有错,先生有新的见解直说,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