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些标本 ZT

浏览0 回复6 电梯直达
clov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该帖子已被xiaoyu设置为精华;
一、
  十年前的夏天,我奶奶在她的弥留之际,怎么也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
      灵棚甚至都已经搭好了,远道的亲戚、同村的邻里从房间一直排到了院外。但是,我奶奶似乎还在等待什么。整整两天,四十多个小时,奶奶气若游丝,在阴阳界徘徊,一会糊涂,一会又似明白。我爷爷比平常更沉默了。他一会儿到院子里给鸡鸭喂口吃的,一会到屋后侍弄一阵菜园子——三天前,这些还都是奶奶跟他一起做的,现在他必须自己来做了。忙过了一阵,爷爷就盘腿坐到炕上,坐在奶奶的身边,卷上一支旱烟,点燃了,一口一口吸着,顺手拿起扫炕的笤帚帮奶奶哄着飞来飞去的苍蝇。爷爷不说话,跟谁也不说。
        奶奶又敖过了一个晚上,在早晨的时候,她甚至有力气被人喂着喝了一小碗牛奶。就在这天,爷爷握着奶奶的手,说了一段话,让我在十年后想起来,每每泪盈眼眶,不能自禁。
        “你走吧,别再遭这罪了。”不知道奶奶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反正她的眼角湿润了。“是啊,你又怎么能舍得走呢。你看看这房前屋后,哪有一样不是你的:鸡鸭是你的,菜园子是你的,一草一木都是你的;我有什么呢?等你走了,就剩墙上挂着的那把镰刀和锄头是我的了。。。。。。。”
        我爷爷是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农民,用他自己的话说,“斗大的字认不得半麻袋”,但是,在1995年的夏天,在我奶奶的弥留之际,我突然发现,爷爷其实是个诗人。
        就在爷爷握着奶奶的手说了那段话当天的下午,奶奶突然从炕上坐了起来,她像过往的许多日子一样,用双手扒着窗台,身子微微前倾着,脸几乎贴到了窗玻璃上。奶奶透过窗子巴望着她的院子,她的那些活蹦乱跳的鸡鸭。足足有两分钟,屋里屋外的人都呆住了,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两分钟,奶奶跟她的生活做了最后的告别,然后她躺下了,她拉着爷爷的手,爷爷就像过去50多年一样,盘腿坐在炕上,坐在奶奶的身边。
        那天晚上,奶奶终于闭上了她的眼睛。

        我从小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在我早年的记忆里,爷爷奶奶总是吵架,这种争吵,往往是奶奶一个人在大声地呵斥着,而爷爷更多的时候并不出声。后来,等我大了,听叔叔们讲,爷爷早年好赌(其实说是赌,也不过就是跟乡亲们玩一种纸牌,每一次的输赢也就是几枚硬币),后来终于有一次被奶奶找到,掀翻了牌桌。那以后,爷爷就一辈子没再上过牌桌了。少年夫妻老来伴,大概在50岁以后,很少能听到老两口吵架了,在十里八乡,爷爷奶奶成了出了名的神仙伴侣。
        我们东北乡下,是没有吃早点这种说法的——冬天因为天短,又是农闲时节,所以一般只吃两顿饭,都是正餐;春夏秋,因为要下田劳动,消耗体力,所以三顿也都是正餐。记忆中最温馨的一幕就是爷爷奶奶喝酒,而且是一天三顿酒。老两口有个白色的酒壶,壶是磁的,过去比较常见,上面是个漏斗型的口,然后是很细的一个颈,壶身则是个长的锥型,跟壶配套的是一对同样颜色同样质地的酒盅,盅不大,大概一盅能盛8钱酒。每次做好了饭,奶奶在火炕上摆好了桌子,爷爷几乎同时就已经温好了酒——酒就盛在那个酒壶里,然后把酒壶座到一个白的搪瓷缸子里,再在搪瓷缸子里倒满白开水,酒一会儿就热了。爷爷奶奶隔着饭桌盘腿坐在炕上,一人捏着一个酒盅,有一搭没一搭地喝着。那壶,也就能盛二两多酒,每人一盅下肚,剩下的两个人一匀,刚好一人再半盅。早晨喝,中午喝,晚上还喝;条件好的时候炒两个菜,条件不好的时候就切点自己淹制的咸菜疙瘩或者在火灶子里烧几只红辣椒,再或者一个煮好的咸鸭蛋一切两半,一人一半,用筷头捻着,一口一口下酒。因为每次喝得都不多,所以老两口从来不因为喝酒耽误干活,不管冬夏,收拾了饭桌就屋里屋外地忙活,所以,方圆几十里,奶奶家的菜园子侍弄得是出了名的。只有农闲的时候,老两口才会在晚上那顿多喝上半壶,喝完了,奶奶就开始数落爷爷年轻时候的不是,这时候,爷爷的脸涨红着,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听着,不但不反驳,似乎还是一种享受。

        爷爷本就不是个爱讲话的人。奶奶去了,他就更沉默了。而且,几乎就在奶奶故去一个月后,爷爷把他扔了半辈子的赌瘾又拣起来了。那时候,我已经毕业留在城里工作,每次回乡下看爷爷,很少看到他在家里。爷爷跟叔叔婶婶生活在一起,看到我回来,他们就会让堂弟去喊爷爷。婶婶说:“你爷爷一天就两个地方,不是在跟人家看牌(我们那管玩纸牌叫看牌),就是又跟你奶奶唠嗑去了。”
        奶奶就葬在爷爷的承包田里,而爷爷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有很多时间是坐在奶奶的墓地边上,一个人自言自语地度过的。
        2001年的腊月,因为父亲得了肝癌,我从北京赶回哈尔滨。原计划是要回乡下给奶奶上坟(扫墓)的,但那年冬天雪出奇地大,父亲拦着不我让我到乡下去,“就找个十字路口给你奶奶烧点纸(纸钱)吧”。大概是腊月二十五前后的一天,堂弟来了。堂弟说,听说我要回去给奶奶上坟,爷爷一个人用铁锹铲了一条路。父亲沉默了,我也沉默了。
        第二天,我踏上了回乡下的路。从村头到我奶奶的墓地,有一公里多,几乎没膝的积雪,爷爷生用一把铁锹铲出了一条蜿蜒的小路。那一公里,是我此生走过的最长的路——在路的尽头,爷爷眯着眼微笑着迎着我。然后,他转过身,对奶奶说:“你看这么大的雪,大孙子回来看你了。”
        2005年春天还没来的时候,在奶奶去世10年之后,爷爷去了。这10年,爷爷的孤独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clov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 

快下班的时候,韩姐打电话给我,说她的母亲可能不行了,家里来电话,让她赶紧回去。

韩姐是我公司的员工,我的同事,也是我的朋友。对韩姐一家,我是一直怀着感恩之心的,特别是她的年过八旬的老父亲,虽然我一直未曾谋面,但却非常让我敬重,这里面,不仅仅是他在我经营的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更重要的是,这个八旬老人六年如一日侍侯另一个七旬老人,深深打动了我。那个七旬老人是他的老伴,是韩姐的母亲。 

早就想拜访这个老人了。所以,一接到韩姐的电话,我马上决定,要开车把韩姐送回去。 

老人住在河北霸州乡下的一个小村子里,距离北京100多公里。在天擦黑的时候,我拉上韩姐一家,上路了。


我对韩姐的父亲了解得其实不多,而且都是通过韩姐的叙述知道的。 

韩姐的父亲原本是河北的一个农民,早些年赶上招工,到北京当了工人。退休以后,赶上房子拆迁,老人因为眷恋乡下的生活,就告别了儿女,回乡下重又过上了农民的生活。大概是在1999年前后,韩姐的母亲因为重病,成了一个准植物人,常年卧床,没有语言能力,生活不能自理;而这之前的四年,韩姐的父亲因为肠癌做了手术。 

老人并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儿女们是满着他的真实病情动员他手术的。 

在母亲生病以后,韩姐一直动员父亲回到北京跟他们一起生活,但老人不愿拖累儿女,坚持一个人在乡下侍侯老伴。这一侍侯就是六年。韩姐的父亲比母亲大六岁,今年84。六年,一个八旬老人带着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七旬老人,这种重负,不用亲历也能想象得到。这种相依相扶,也许只能发生在携手一生的老人之间罢。 

听韩姐说,老爷子虽然80多了,还做过癌症手术,但耳不聋眼不花,身子板硬朗。自己侍侯着卧床的植物人老伴,还抽空骑着自行车到镇上去买菜。


乡下的夜路不好走。我们到老爷子家里的时候,夜已经深了。韩姐的妈妈已经过世,被乡亲们安放在客厅临时搭就的灵床上。那个我长期敬慕的老人,此刻,就在椅子上坐着,见我们进来,老人拄着一根木棍,想站起来,我赶忙过去扶他坐下了。老人看上去身体尚好,跟我们寒暄之后,就像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跟女儿反复地唠叨着老伴去世前的一切,好象生怕儿女不能谅解自己。

把话都说完了。老人似乎终于解脱了,看上去,很平静,没有过多的悲伤。这让我再想起奶奶弥留之际的我的爷爷。一对老人,磕磕绊绊执手一生,如今一个去了,另一个活着的,就像一只落了单的孤雁,他怎么可能不悲伤,虽然他不表露出来,但这悲伤已经深入血液深入骨髓,没有人能了解,更没有人能代替。 

真想安慰老人几句,但又说不出口,因为怕这安慰太廉价,太虚伪,太轻描淡写。但我心里确实想告诉老人,您已经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您已经给出了最好的注解。


当天夜里,我一个人赶夜路返回北京。路上,脑子里就不停地过电影,从我的爷爷奶奶到这对并不熟识的韩姓老人,还有一位高姓的伯伯。高伯伯是个退休的大学教授,一个乐观但又很倔强的倔老头。高伯伯今年整70岁,10年前老伴得了帕金森病,生活不能自理。退休后的10年,高伯伯是在侍侯老伴中度过的。帕金森病,到了中晚期,人的智力减退,不能行走,不能自主进食,睡觉不能翻身。听高伯伯讲,为了帮老伴翻身,他10年里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每个夜里都是一个小时就要醒一次。但他并没有任何怨言。老人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老人一生喜欢运动,现在每天唯一的自主活动,就是能抽空去游一个小时泳。 

因为住得近,我经常能看到老人在天气好的时候,用轮椅推着老伴在小区里漫步。他常常是一边走着,还一边跟老伴说着笑话,把轮椅上的老人逗得咯咯地笑。 

前几天,老人下楼的时候忘了带钥匙,在寒风里冻了一个多小时。当我们终于帮住他打开们,进了房间,老人赶紧跑到卧室,嘴里说着:“老伴啊,我回来了。”而那个病榻上的老人则像孩子一样嘤嘤地啜泣起来:“你去哪儿了,我害怕”。一个半小时,这是10年里他们最长的一次分别。那一刻,我站在他们的客厅里,眼睛涩涩的,赶紧转身出去了。


就在韩姐的母亲去世一个多月以后,她的父亲连续多日不明地发热。韩姐赶紧把老人接回北京检查,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人在肠癌手术10年后,虽然没有复发,但被检查出来得上了前列腺癌,并且怀疑已经转移到骨头。也许是巧合,但同时也不能不让人怀疑,老人在过去的10年里,是因为老伴的需要,用精神战胜了病魔,如今,老伴去了,他的精神支柱可能也跟着坍塌了。

就在上个星期,老人手术后终于出院了。医生说,手术之后,老人至少还能比较健康地活上一两年。韩姐说,哪怕是一年,能让老人健康地享受一下儿女的尽孝,她也知足了。 

而我,也同样祝愿老人能幸福地安享他的有生之年。
clov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三、
        三对老人的故事,在我心里揣得很久了,一直想把它们记录下来。这些故事,是琐碎的,平淡的,但是,它们有着独特的质地和力量,就像我们乡下的粗粮,虽然普通,但是能给你温暖,能给你补钙。从我的爷爷奶奶,到韩姐的父母,再到高伯伯,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思考过爱情,但我相信,在这个“闪婚”、速食爱情的时代,我们所谓的爱情,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是苍白的,无力的。

当对物质的追求高过一切,那些平淡的、朴素的情感正在远去,所以,我愿意把这些生活中可能越来越奇缺的情感当成标本,收藏起来。

      其实,不仅仅是爱情,包括传统意义上友谊、信任、忠诚,所有这些曾经给我们力量的情感,都值得珍藏。 



前面我说过,对韩姐一家,我是怀着感恩之心的。这种感恩,就是来自信任。 

韩姐原本是我爱人的同事,跟我爱人一直处得很好,而我们之间 并无太多交往。韩姐是一个出色的财务人员,前几年,一直兼着几家单位的财务工作。我经营自己的公司以来,一直磕磕绊绊的,不是很顺利,后来找到韩姐,她当时就答应了:“没问题,我去 帮帮你。”那之后,她辞掉了其他工作,专心地帮我打理公司。有了韩姐,我基本上不用再操心公司财务和日常办公室的工作,直到她来了半年以后,我才知道她连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有给自己开过。今年年初,公司因为周转急需一笔资金,我东挪西借未果,韩姐有一天突然找到我,跟我说,老爷子那的拆迁补助还有20万,要给我拿来。这万万使不得。老爷子80多岁了,这是他唯一的一点积蓄。

但是,几天之后,韩姐真的回河北老家把存折拿来了。我问她老爷子怎么说的,她转述老爷子的话说:“我相信你,你愿意帮助的人,准错不了。”20万元,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人家,都不是小数目。没有协议,没有借据,而那时候,我跟老人连面还都没有见过。


在公司开办初期,也曾有这么一次。当时拿到了一个很好的项目,但苦于没有资金投入,关键时候,我的一位如师如父的忘年交——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为我担保,从他一个朋友那里帮我挪了35万元。这笔钱,我整整用了两年,两年间,我跟借钱给我的人没见过,到现在也互相不认识。当时就是朋友把我的卡号给了对方,当天下午人家把钱就存到了我的帐户上;两年后还钱的时候也一样,我直接把钱存到了对方的银行卡上。借钱人、我、担保的朋友,我们三方没有过任何协议,也没有任何两方之间有过借据。后来我还了借款以后,为我担保的老人笑着说,你们两个都是我信任的朋友,你瞧咱们三个,恐怕这种信任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例子了。


2005年,我的生意经历了很大的挫折,先是公司合伙人英年早逝,接着是连串的困难。我一度很灰心,甚至到了绝望的边缘。是这些朋友,也包括我的员工给了我力量。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离开,甚至他们给我鼓励,连公司里到日子就追着发工资的最小的小丫头,有一天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老板,我一个人也没啥花销,暂时先别给我发工资了。”有时候,他们会跟我开玩笑说:“你可不能倒下,我们还等着将来公司做大了,给我们买房子买车呢。”


这些信任的故事,同样是我该珍惜的标本,我同样要珍藏它们。我不知道等我儿子长大以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所以,我更愿意用文字把这些标本记录下来。有一天,我会告诉他,在2005年的寒冷的冬天,当我记录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它们温暖着我,给我力量。

2006,我将重新出发。

kevinshaw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movieaz用户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很细心,把很多事情记录下来,很多细节写的很感人,相信是对生活观察仔细,值得大家学习!

老一辈的爱情,每每让我们感动!老人们的执着是我们浮躁的这一代人应该好好学习的!楼主讲述爷爷奶奶的故事让我觉得很感动!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

我的外婆很早就去世,那个时候我只有3岁,在我印象里只有别人给我讲述的她如何疼爱我和我的姐姐的事情。外公年轻的时候是一个脾气十分暴躁的人,他热心,正直的有点傻,所以有时候会被人利用。很多人对他有很大的误解,而我外婆人缘很好,里外一把都是好手,所以外婆去世的时候,有人叹说:“死错老人了!”

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太遥远的事情,也都是从别人的耳朵里听说的,在我小的时候,我外公就非常疼爱我和我老姐。但其实我母亲并不是我外公亲生的,是送养的,因为外婆无法生养。也因为这个原因,外公特别疼爱他唯一的“女儿”--我的母亲,和偶们两个孙儿孙女。

记忆里外公喜欢喝酒,所以我总是像旧电影里面陪爷爷喝酒的小孙子一样,爷爷总会沾点辛辣的白酒。那个时候我总喜欢分享外公的白酒,他也会问我很多事情,一次他问:“小鬼,你长大了赚钱要干什么啊?给不给爷爷花啊?”(我们都喊他“爷爷”,从来没有叫外公),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傻傻的回答:“等我能赚钱,你都已经死了!”后来这个片段经常被大人们作为笑谈!

后来我们搬到城里,在城里上学,外公独自生活在乡下,虽然离得不是很远,但是毕竟不能朝夕相处。但是疼爱我们的外公每个星期都会骑着自行车来看我们,风雨无阻,有时一个星期两三次都有,他从来不知道疲倦。

转眼之间,我考上了大学,也就意味着我要离开家乡,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学习,外公很高兴,同时也很担心。高兴是因为我给他争气考上大学,担心的是他见我的机会少了。虽然每个假期我都会回家探望家里人和外公,但是长大的我已经不像小男孩的时候那样缠着外公跟他抢酒喝,我话越来越少。外公有时从乡下来看我的时候,我也懒洋洋的在床上睡懒觉,隐约之中仿佛能听到外公的叹息声。

又过了四年,我考上了研究生,就在我要回学校开始我的研究生课程的时候,我也知道了外公得了肺癌。外公虽然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但是因为病情的恶化使他没有以前的精力了,我们也把他接到城里来住。我仍然清楚的记得临走的时候,老人闪烁着那双期盼而又无助的眼睛,叹息的说:“真的应了你小的时候说的那句话!”虽然他还是很支持我继续深造。后来我将利用假期做家教赚回的400元钱都给了外公,安慰他说:“您好好把身体养好,这是我第一笔赚到的钱,以后我还会赚更多的钱,让您过上好日子。”我还记得当时外公送我离家时在楼梯口转身时的黯淡的神情,我能体会他那个时候的感受!

最终我还是未能送外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听母亲说他临终时还叮嘱我在外地,天气转凉了,要多穿衣服了。他在他人生的最后划上一个疼爱我的完整的句号,而我,在我的遗憾里留下了长长的省略号。。。。。。

也许,现在在天堂的外公正在看着我在电脑前写下以前的琐碎,希望他能原谅我未能做到的一切!

最终
apple天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物欲的今天,爷爷奶奶辈的情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也是我们需要的.真的就如文中所说,是"标本",需要我们好好珍藏,用心去体会!平淡,朴实,但却细腻绵长!
我对外婆的感情或许就如同楼上的朋友这样,一直很疼爱我,温和善良的外婆因为胃癌,很早就离开了我,已经有十几年了吧.那时候不懂事,现在想想真的好惭愧,好在姥爷身体还算硬朗,我可以尽尽孝道!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Last edit by wenxiaohua
zzzxxxll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手机版: 一些标本 ZT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