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六届原创】《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又一个被绑架的国标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智慧的弟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tanghuizhi01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2011年11月21日,卫生部发布《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替代GB19295-2003,并于2011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将速冻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将由不得检出变为限量检出,同时取消砷、铅、志贺氏菌、霉菌等指标。相关新闻:卫生部公布《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在新标准发布之前,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国内知名速冻食品品牌产品,纷纷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而有品牌公开表示,现行国标,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不得检出的,但是当时正在征求意见的新国标里,则可限量检出,如果按照新国标,则产品合格。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这个新标准难道又是一个被绑架的产品?(之前有:
乳品巨头绑架生乳标准

  2011年11月24日,卫生部召开《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新闻通气会。会上表示,新标准根据致病菌风险评估结果,调整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量规定,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相关链接:
《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制定及公布有关情况新闻通气会实录

  因为上次被卫生部骗了一次了(关于生乳标准),所以这次不管他发新闻也好开通气会也好,我都不相信!是不是标准落后,是不是有被绑架之嫌,把新旧标准拿出了溜溜就全明白了。
[/url]一、理化指标
[ur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3582/201111/53452.htm]
    GB19295-2003关于理化指标的要求如下:
[/url]



    GB19295-2011对理化指标的要求如下:



        3.4 污染物限量
        不带馅料的速冻面米制品中铅的限量应符合GB 2762中谷物及其制品的规定。
        带馅料的速冻面米制品中铅的限量应符合GB 2762中带馅(料)面米制品的规定。


    由新旧标准对比,可以看出过氧化值由原来的0.15调整为0.25,取消了挥发性盐基总氮、酸价、铅、总砷和黄曲霉素B1,也就是说这些项目不再检测。

    虽然铅的限量说明按照GB 2762的要求执行,但是总砷的要求并没有说明;GB 2762现行有效版本是GB 2762-2005,它对10大类食品的无机砷和3大类食品的总砷进行限制。

   
那么问题1:当用GB 2762-2005中总砷和无机砷的限量要求未涵盖的食品作为速冻面米制品的原料时,该怎么办?专家也许会说这是参考CAC标准修改的砷的要求,其他食品一般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会有砷污染。OK!是参考CAC的标准,但没人敢保证其他食品不会有砷污染,在放弃部分原料的砷检测,为何还要放弃成品(速冻面米)中砷的检测?

    而对于黄曲霉素B1的问题同上也是一样,我们来看看中国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对比。

中国、欧盟、美国、日本食品中黄曲霉素限量标准对比


    中国的标准来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 ,其他国家为2009年的数据,现在可能有部分更新。

     
GB19295-2003对于黄曲霉素B1的限量为5ug/kg,因为GB19295-2011取消了该项目的要求,我们只好追溯到GB 2761-2011,前后对比来看,不仅落后欧盟和日本,而且比旧标准要求还宽松,这不是倒退还是什么?



二、微生物指标

    GB19295-2003关于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如下:



    GB19295-2011关于理化指标的要求如下:




    很明显,放宽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要求,取消了志贺氏菌的要求。

 
专家的解释:通常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于10(5)菌落数/克时可能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速冻面米制品在-18℃以下保存时,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和产生肠毒素。标准制定借鉴国际相关规定,但也要考虑国情。标准制定借鉴国际相关规定,但也要考虑国情。原来的三种致病菌里包括志贺氏菌,这次我们取消了,我们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和对速冻面米食品的监测中,没有一个样品被检出,这个菌主要是人传染而不是在生产环境里污染。

 
问题2:首先注意是”通常“,也就是还有不通常的情况。速冻面米制品在-18℃以下保存:食品企业是不是在标准要求的这个温度下保存,这个我们是不知道(只有企业自己是知道)。我想问下,既然存在人传染,人在生产环境是不是属于其中的一个要素?而标准却放弃了最后的检测,怎么办?
    本人对食品微生物学不懂,是不是过氧化值提高到0.25或保存温度
在-18℃以下,就不会产生霉菌等?


  再看专家解释:我(刘秀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回答速冻面米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是否比原来的标准更低的问题。这个结论肯定是不对的。我们过去的标准当中规定的是致病菌不得检出,原来标准规定致病菌并没有定量检测的要求,只是定性检测的概念,检出就不合格。但是,从1999年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对食品当中的微生物危害进行控制的原则发生质的改变以后,这个概念就不一样了。在某些食品中,并不是所有的致病性微生物都会产生同样的危害,比如海产品中首要控制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婴儿配方奶粉里要首要控制阪崎肠杆菌。根据食品风险分析原则,特定病原菌在某些特定食品中要作为重点来控制。如果按照过去的标准,泛泛地规定致病菌不得检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从我国原来的食品检验技术支撑方面看,过去我们在微生物检验方法中也没有定量的检测方法,不可能定出一个具体的限值来,检出这个食品里含有多少致病菌。

    想请教下专家,过去检出就不合格和现在的比,是不是现在在限量控制上更严格?还有,你说过去微生物检验没有定量方法,多久之前?100年前?了解过微生物检测的人都知道,平板计数法是微生物检测最基本的定量方法,难道这个方法是2011年才被中国创造出来的?你自己去翻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0-2010 )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检验》(GB 4789.10-1994)这两个新旧标准吧,我都不想帖出来了!

    名义上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实际却降低了要求,还想一次又一次忽悠老百姓啊?

最后看看《南方都市报》的报道:

    金葡菌难杜绝关键在冷链

    尽管卫生部信誓旦旦表示新规与国际接轨,但消费者普遍对这样的“放宽式”接轨感到不安。有消费者向南都记者表示,困扰主要来自于两点,一是从目前的专家观点看,究竟怎样可以杀死金葡菌说法不一,先说需60-80摄氏度以上30分钟,后说71摄氏度仅需15秒,这次则讲100度煮熟自然就失去活性,“速冻食品煮30分钟是无法想象的,后期的说法感觉越来越有粉饰之意”。二是速冻食品究竟是不是真的无法完全杜绝金葡菌,是不是责任都在上游肉类供应商,这个说法依然存疑。

    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表示,金葡菌等致病菌在肉类屠宰时就很容易被感染,这已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速冻产品只是经过预加工的食品,没有经过加热杀菌,被感染的几率同样很大。

    “但我们自己出厂都有抽检,速冻厂商推给上游是没有依据的,否则怎会仍有检不出的合格产品?“某大型肉类品牌供应商向南都记者表示,在其看来,金葡菌的产生第一可能是速冻生产线上的工人有化脓伤口且隔绝措施未做好,”哪怕只是很小,所含有的细菌量都非常之大“,更大可能则在于运输过程中产生挤压,外包装破损,”不是说空气、水、灰尘中都可找到金葡菌嘛“。其强调称,最关键的问题是国内的冷链非常不健全,问题普遍存在于速冻食品及各类低温奶产品中。”说是0-4摄氏度贮存,很多运输前后的搬运过程并未实现无缝衔接,且部分卖场的贮藏条件也不达标。“

    正是在此现实情况下,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表示,速冻食品涉及种养殖、加工、生产、包装、储存、流通多个环节,多年检测实践表明,完全不检出微生物几乎不可能,老国标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现实。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则进一步称,过去说“不得检出”并不等于没有,只是因为检测仪器、方法有限,在一定量之内测不出而已。

    标准倒退因被大企业绑架?

    “我们注意到了最近媒体报道中,‘我国只有23%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国际标准接轨’的说法。”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在新闻通气会上否认了这一说法,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存在内外有别,甚至比国外标准低的问题。“加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后,我们在食品污染物标准上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标准70%以上是一致或相近的。”

    而刘秀梅在由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供应公司Life Technologies次日举行的食品安全会议上向南都记者表示,国际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并不要求所有成员国全部采纳,只是推荐性的,法典委员会出台一个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最少需要5年时间。调查显示,越发达的国家国际标准的采用率越低,美国采标率也只有20%,相反,发展中国家采用率反而高。“张旭东处长所说的70%相近,采用的是一个大类关键值的标准。只谈采标率本身是不合适的,国家标准的采纳过程中要有国家立场,要从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不能完全按照国际标准的来。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是100%采用国际标准的。”(南方都市报

    有不具名专家向记者表示,原国标执行后,不断有速冻食品被查出金葡菌,于是许多生产者称这一国标太严格、不合理,2005年后就有多个企业联手运作修改国标。“国家标准的制定过于依赖大企业,过多关照企业或行业利益,往往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如因行业鱼龙混杂,就把国家标准放宽,让一些过去并不达标的企业和产品戴上合格的帽子,无疑是被大企业绑架的倒退。”

    对此刘秀梅表示,制定食品产品的安全标准一定要有监管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参与。“我们不能把企业参与、提出意见或某一个企业情况符合现行标准,就认为是被企业绑架。”张旭东则称,为避免企业利益对标准的影响,已特别规定了委员不得在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担任职务。

      新闻链接:[url=http://gcontent.oeeee.com/e/65/e655c7716a4b3ea6/Blog/e53/656b08.html]http://gcontent.oeeee.com/e/65/e655c7716a4b3ea6/Blog/e53/656b08.html


参考标准:
1. 《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
2. 《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19295-2003)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
4.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
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0-2010)
6. 《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检验》(GB 4789.10-1994)
7. 仪器信息网http://www.instrument.com.cn/
8. 卫生部http://www.moh.gov.cn/
9. 技术壁垒资源网http://www.tbtmap.cn/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去年冬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穿越时空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