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我对工作曲线上弯现象解释的困惑

浏览0 回复30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woodij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狼牛牛(lang2899) 发表:
我见过的似乎都是向横坐标弯曲呢!向纵坐标弯曲这个比较少见呢!

曲线向纵坐标 或者向横坐标弯曲  似乎用一个我一直思考的原理可以一并解释-----原子化器在一个时间单位内所能参与的原子化及离子化的能量基本是一定的:对于不易产生电离的元素而言,原子化器的能量只提供与原子化用,此时被测元素达到其原子化饱和能量(浅易说法,下同)之后,其原子化率会迅速下降,导致曲线向横坐标弯曲(这个大家都知道);对于易电离的元素而言,低浓度下,原子化器提供的原子化和电离能量都很足,此时离子化率很高,相对而言原子化占的比率就低,当被测元素浓度增大到电离能耗尽之后,被电离的离子总数可被理论为不变,其所占被测元素的比率下降,而原子化的比率自然高了,曲线向纵坐标弯曲。照前推论,当原子化能饱和之后,曲线应该还会弯向横坐标,但在这两段之间应该有一段浓度相对合适的区间即:电离数相对变化不大,原子化能尚未饱和的区间---是可以做出理想曲线的。以上的推论只供大家探讨,其实原子化过程还有很多平衡及其他条件影响,不是简单的这么个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得,但对于一定的物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现象,相信还是有固定的原因的。
holyvari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楼上版友的举例我明白了,但是按照您给出的计算公式如何完成下述关于离子递增模型的计算?
1→0.1
2→0.1x1.414=0.1414
3→?  x1.414=
4→?  x1.414=
5→?  x1.414=

.......?

论文上说的是离子浓度随标液浓度的线性增加呈平方根的增加,应该是这样吧?
1→0.1
2→0.1x1.414=0.1414
3→0.1x根号3=0.1732
4→0.1x根号4=0.2
5→0.1x根号5=0.2236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2/7/27 18:27:11 Last edit by holyvarian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olyvarian(holyvarian) 发表: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楼上版友的举例我明白了,但是按照您给出的计算公式如何完成下述关于离子递增模型的计算?
1→0.1
2→0.1x1.414=0.1414
3→?  x1.414=
4→?  x1.414=
5→?  x1.414=

.......?

论文上说的是离子浓度随标液浓度的线性增加呈平方根的增加,应该是这样吧?
1→0.1
2→0.1x1.414=0.1414
3→0.1x根号3=0.1732
4→0.1x根号4=0.2
5→0.1x根号5=0.2236


按照您假设的推算公式,我将1~10浓度样品的离子浓度的变化做成坐标图如下图所示:

图-1 离子变化曲线

从图-1来看,原子中的离子浓度的变化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下抛物线趋势,即向着横坐标弯曲。那么,样品中的原子化曲线就应该呈现图-2的变化了:

图-2 产生电离的原子化曲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2的变化是我主观用样品浓度减去离子浓度得来的,例如:(1-0.1)=0.9;(2-0.144)=1.858;以此类推,也不知道正确否?此外,似乎曲线上翘的趋势不太明显,可能我的计算有些简单化的缘故吧?

图-3是理想的没有产生电离的原子化曲线

图-3 理想化的原子化曲线

以上推论纯属主观臆造的啊,欢迎版友拍砖。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2/7/27 21:36:40 Last edit by anping
holyvari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原文由 holyvarian(holyvarian) 发表: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楼上版友的举例我明白了,但是按照您给出的计算公式如何完成下述关于离子递增模型的计算?
1→0.1
2→0.1x1.414=0.1414
3→?  x1.414=
4→?  x1.414=
5→?  x1.414=

.......?

论文上说的是离子浓度随标液浓度的线性增加呈平方根的增加,应该是这样吧?
1→0.1
2→0.1x1.414=0.1414
3→0.1x根号3=0.1732
4→0.1x根号4=0.2
5→0.1x根号5=0.2236


按照您假设的推算公式,我将1~10浓度样品的离子浓度的变化做成坐标图如下图所示:

图-1 离子变化曲线

从图-1来看,原子中的离子浓度的变化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下抛物线趋势,即向着横坐标弯曲。那么,样品中的原子化曲线就应该呈现图-2的变化了:

图-2 产生电离的原子化曲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2的变化是我主观用样品浓度减去离子浓度得来的,例如:(1-0.1)=0.9;(2-0.144)=1.858;以此类推,也不知道正确否?此外,似乎曲线上翘的趋势不太明显,可能我的计算有些简单化的缘故吧?

图-3是理想的没有产生电离的原子化曲线

图-3 理想化的原子化曲线

以上推论纯属主观臆造的啊,欢迎版友拍砖。

安老师很强啊,我跟贴前也想弄个图的,不知道怎么弄的,请教下你用什么软件搞的图。我想说如果横坐标跟纵坐标长度一样应该能有效果吧?或者就是浓度再向后延伸几个点应该趋势会更明显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olyvarian(holyvarian) 发表: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原文由 holyvarian(holyvarian) 发表: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楼上版友的举例我明白了,但是按照您给出的计算公式如何完成下述关于离子递增模型的计算?
1→0.1
2→0.1x1.414=0.1414
3→?  x1.414=
4→?  x1.414=
5→?  x1.414=

.......?

论文上说的是离子浓度随标液浓度的线性增加呈平方根的增加,应该是这样吧?
1→0.1
2→0.1x1.414=0.1414
3→0.1x根号3=0.1732
4→0.1x根号4=0.2
5→0.1x根号5=0.2236


按照您假设的推算公式,我将1~10浓度样品的离子浓度的变化做成坐标图如下图所示:

图-1 离子变化曲线

从图-1来看,原子中的离子浓度的变化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下抛物线趋势,即向着横坐标弯曲。那么,样品中的原子化曲线就应该呈现图-2的变化了:

图-2 产生电离的原子化曲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2的变化是我主观用样品浓度减去离子浓度得来的,例如:(1-0.1)=0.9;(2-0.144)=1.858;以此类推,也不知道正确否?此外,似乎曲线上翘的趋势不太明显,可能我的计算有些简单化的缘故吧?

图-3是理想的没有产生电离的原子化曲线

图-3 理想化的原子化曲线

以上推论纯属主观臆造的啊,欢迎版友拍砖。

安老师很强啊,我跟贴前也想弄个图的,不知道怎么弄的,请教下你用什么软件搞的图。我想说如果横坐标跟纵坐标长度一样应该能有效果吧?或者就是浓度再向后延伸几个点应该趋势会更明显


呵呵,这个很简单啊!Excel 工具即可完成啊
holyvari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尝试做了一个图,不过我把电离系数调高了一些,能看出来一点点趋势了,至于合不合理就不知道了,我试了多延伸几个浓度点跟改变横轴单位长度效果都不理想。只有调整0.1那个电离参数才有效,这个图是假设1.0的标样里有0.9的离子。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2/7/27 23:13:32 Last edit by holyvarian
夕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holyvarian(holyvarian) 发表:
我尝试做了一个图,不过我把电离系数调高了一些,能看出来一点点趋势了,至于合不合理就不知道了,我试了多延伸几个浓度点跟改变横轴单位长度效果都不理想。只有调整0.1那个电离参数才有效,这个图是假设1.0的标样里有0.9的离子。


有些没看懂,能否将您做的图上传看看?
holyvari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夕阳(anping) 发表:
原文由 holyvarian(holyvarian) 发表:
我尝试做了一个图,不过我把电离系数调高了一些,能看出来一点点趋势了,至于合不合理就不知道了,我试了多延伸几个浓度点跟改变横轴单位长度效果都不理想。只有调整0.1那个电离参数才有效,这个图是假设1.0的标样里有0.9的离子。


有些没看懂,能否将您做的图上传看看?

不好意思,刚才不会上图,刚弄好
ait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其实很好理解的,在通常的原子吸收条件下,可以忽略激发态原子和元素电离的影响,但对于低电离电位元素,特别是在高温下,就不能忽略电离对基态原子的影响了。而电离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一定温度下随元素浓度增加而减小。
cpudaxi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dgfive(ldgfive) 发表:
印象里,电离干扰在低浓度时,影响大,在高浓度时,影响相对小,所以就出现上述现象了


还是这个解释最接近文献的意思。曲线上翘是因为高浓度的实测值大于在低浓度确定的表曲的推测值。比如说表曲由六个浓度点组成,前五个低浓度的点线性好,但是第六个点上翘了。也就是说前五个点确定的标曲推测的第六个点的理论值,小于第六个点的实测值,所以上翘。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