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在棕壤磷素测定中的应用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科丰恒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学文1,金兰淑1, 李涛3,朴在林2,林国林1



(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161;

2.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沈阳 110161;

3.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摘要:测土施肥是栽培优质、高产的农作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测定土壤中NPK的传统化学分析方法既需要时间又污染环境的缺点,而近红外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无损和同时测定多组分等特点,恰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技术在测定土壤中水分、有机质、全氮﹑全钾方面的精确性已经得到认可,但在磷素的测定方面一直不能建立较好的预测模型。本研究中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仪测定129个棕壤土样取得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



)方法对光谱与化学方法测得的全磷和有效磷数据拟合建立定标模型,其中最好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预测误差(SEP)分别为,全磷结果:R2=0.85, SEP(Standard Error of Prediction)=0.069 g·kg-1;有效磷结果:R2=0.92,SEP=25.39 mg·kg-1

关键词:近红外无损检测;棕壤;磷素;

0引言

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光谱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是含氢基团O-H,N-H,C-H的倍频和组合频,光谱信息丰富,非常适合多组分的同时测定。它具有快速和可以反复测定同一样本的优点,这是其他分析方法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其在土壤遥感﹑现代化农业推荐施肥及其在精准农业土壤养分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我国,彭玉魁等首次应用NIRS 对我国黄土区土壤水分、有机质和总氮含量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NIRS 预测值与实验室化学分析值间相关性高,误差小,NIRS 预测值均达到了与实验室化学分析值相近的水平,于飞健等应用NIRS 测定土壤中的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与三项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近红外光谱用于测定土壤的全氮、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是可行的,并有可能应用于土壤的田间快速分析和遥感图象的地面抽样定标。郭立鹤等对土壤中水、有机碳及矿物组成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认为近红外光谱技术不仅提高了野外地质调查质量,还减少了室内分析测试工作,起到缩短地质调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为我国开展国土资源调查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简便、准确的分析手段。但是目前有关土壤的近红外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土壤水分﹑有机质﹑总氮等的分析,对于磷素的研究较少,由于磷在土壤中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上近红外区域光谱的重叠,很难建立精确度高的磷素预测模型。曾经,Ryu Kwan Shig等人用近红外技术来研究估测土壤中的全磷Bray 磷和Olsen磷的测定模型,但精确度不高(土壤有效磷预测结果为:R=0.82 ,SEE(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ion=146.4 mg·kg-1,SEP=162.3 mg·kg-1。上述模型建立时只对光谱进行微分处理,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

)方法,但是预测数值远不能满足农田施肥要求。本研究里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精确度,首先采集有效磷含量范围比较大土壤样本,同时严格进行全磷和有效磷的化学分析,然后与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PLSR回归分析得到了比较好的全磷和有效磷的预测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样的采集

在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的耕层(0~20 cm)里采129个土样,风干后过筛,一部分用于测定土样光谱和全磷有效磷化学值,其余样品贮藏备用。其中100个土样用来建立定标模型,其余用来检验预测。

1.2 土壤磷素含量与光谱的测定

棕壤全磷的测定方法是采用硫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

棕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是采用盐酸-氟化铵法(Bray et al 1945)。

从冷藏室取出的土样达到室温后测定了土样的近红外光谱,使用仪器为美国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生产的检测器为InGaAs 的Nicolet Antaris FT-NIR Analyzer分析仪。测定时仪器的设定参数为:光谱每隔4 cm-1测定一个点,扫描次数为:32,分辨率为8 cm-1,光谱扫描范围4000 cm-1~12000 cm-1



2 结果与讨论

2.1 光谱使用范围的确立

测定光谱时,在4000 cm-1~12000 cm-1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光谱如图1所示。但是短波近红外(9000 cm-1~12000 cm-1)是中红外的多级倍频区,是近红外波段中光谱信息较弱区域,对光谱所含成分的分析不如长波近红外(4000 cm-1~5556 cm-1),并且在10000 cm-1~12000 cm-1之间的光谱受电噪音﹑散射光﹑样品背景干扰等影响而不稳定,从图中也能看得出来。为了在计算过程中建立更准确的数学模型,光谱波数选用了4000 cm-1~10000 cm-1 ,目的是除去一部分不光滑而噪音大的部分光谱(10000 cm-1~12000 cm-1






2.2 最佳定标模型的选择

使用Sesame3.01软件和Unscrambler6.1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利用PLSR的内部交叉验证法进行数据分析,剔出了四个奇异值,因而所选用的土样为125个,随机选取100个用来建模,剩下25个用来检验预测。

为了建立较好的数学模型,采用了多种光谱的前处理,像标准化处理,公式:

X(i,k)= X(i,k)/Abs[Mean[X(i,x)]]

多元散射校正处理,公式:

X=(X-a)/b;a,b为校正系数。

在操作微分处理时选择左右两边3999.640 cm-1~4030.495 cm-1和9958.602 cm-1~9993.315 cm-1 进行平均处理。其中标准化处理和多元散射校正的作用相似,目的是通过调节斜率和截距使光谱变得更加紧凑,可以减小测定光谱时因水分,土样颗粒不均,光传播路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微分处理则可以使光谱峰值增幅,使得光谱数据更为突出。

表 1 不同光谱前处理和不同回归方法建立的定标模型与预测模型结果

Table1 The calibration and prediction results of models developed by various spectrum treatments and PLSR regression methods



光谱前处理

回归方法

提取物

相关系数R

主成分

建模型结果

预测结果

吸光度

PLSR

TP

0.90

9

0.093

0.069

PLSR

AP

0.96 

9

25.92

25.39

标准化处理

PLSR

TP

0.92

8

0.082

0.069

PLSR

AP

0.95

7

26.19

30.12

多元散射校正

PLSR

TP

0.89

6

0.095

0.084

PLSR

AP

0.96

7

26.35

29.32

平滑处理

PLSR

TP

0.91

9

0.091

0.072

PLSR

AP

0.95

9

29.63

25.74

一阶导数

PLSR

TP

0.69

2

0.156

0.105

PLSR

AP

0.73

2

65.95

43.22

二阶导数

PLSR

TP

0.70

3

0.153

0.152

PLSR

AP

0.83

2

34.73

60.42



注: TP:全磷, 数值单位: g·kg-1; AP:有效磷, 数值单位: mg·kg-1;     

用于建模样品的全磷含量范围为0.375 g·kg-1~1.273 g·kg-1 ,预测检验样品的含量范围为0.356 g·kg-1~0.91 g·kg-1;而建模样品有效磷的含量范围为2.87 mg·kg-1~408.12 mg·kg-1预测检验样品的含量范围为1.01 mg·kg-1~208.4 mg·kg-1。从表1 可以看出,通过多种光谱处理和PLSR回归方法的结合可以建立很多的棕壤磷素的预测模型。其中不同的光谱前处理所得的结果相差很大。对于全磷,光谱经标准化和吸光率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数据最好,最好模型数据:R=0.92,SEE=0.082,SEP=0.069 g·kg-1,主成分选择8个; 对于有效磷,所建最好模型是吸光度处理,结果如下: R=0.96,SEE=25.92 mg·kg-1,SEP=25.39 mg·kg-1,主成分选用9个,而光谱经平滑处理后也较好。把上述全磷和有效磷最好模型的实际值与NIR测量值比

已知土壤的磷素标准值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的散点图; 模型由不同光谱前处理和回归方法建立:(a) 标准化处理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内部交叉验证法)(b) 吸光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内部交叉验证法)

Fig .2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emical measured and NIR predicted phosphorous content by PLSR for calibration set. Calibrat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by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respectively: (a) Normalization and PLSR (cross validation); (b) Absorbance and PLSR (cross validation);



2.3 最佳模型的预测结果

图3是利用最好模型的预测情况,横坐标是实际值,纵坐标是近红外的预测值。从图中也可看出,全磷的预测误差为0.069 mg·kg-1有效磷的模型预测误差为25.39 mg·kg-1;从R2和SEP的结果可以看出有效磷的预测结果好于全磷。总体看来预测结果较前人有所提高,但仍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磷素在近红外区域吸收峰微弱或没有吸收峰,使得光谱的各种前处理对最后的预测结果提高不大,甚至有些光谱前处理还不可避免的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光谱经微分处理后建立的预测模型的精确度与未处理相比反而更差一些。

 



a)全磷b)有效磷

图3 未知土壤的磷标准值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的散点图; 模型由不同光谱前处理和回归方法建立:(a) 标准化处理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内部交叉验证法)(b) 吸光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内部交叉验证法)

Fig .3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emical measured and NIR predicted phosphorous content by PLSR for prediction set. Calibrat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by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respectively: (a) Normalization and PLSR (cross validation); (b) Absorbance and PLSR (cross validation);





按以往经验光谱经微分处理后结果要好于其它前处理,因为微分法可以有效消除光谱背景和基线漂移,但是本研究中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跟其它处理相比是最差的。这是因为磷在近红外区域吸收太弱甚至没有吸收,使得微分处理没能发挥其计算优势。同时微分处理过程产生两种不利影响,一是产生高频噪音,二是其平滑作用损失部分有用信息,就是这些不利影响使得模型预测结果变得更差。

由MLR方法可以找出对模型贡献较大的波长(单位:cm-1),分别为:4586,4651(-CONH2),4667(=C=C=),5323(-COOH),6823(-CONH-,-OH),6865(-OH, -CONH2),6915,7066(-CH2),由这些波长所对应几种基团可以得出土壤中的磷是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比如植素类﹑核酸类﹑磷酯类等)而间接测定的,其他波长所对应的是在建标过程中对磷含量影响较大的物质,像6915 cm-1则是水的吸收峰。由以上可以看出,磷在近红外区域没有显著吸收峰,只能依靠与其相结合或者相关的一些物质来建立全磷和有效磷的预测模型是造成预测精确度低的主要原因。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无论是全磷还是有效磷,光谱的微分前处理明显不如其他方法,而其它光谱前处理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原光谱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磷素在近红外区域没有特征吸收峰并且微分丢失部分数据信息造成的。土壤磷素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与其相关物质的光谱吸收值来建立的,土壤种类不一样、土壤中各种物质与磷素结合形式的不同,其最优化磷素测定模型也会随之改变,所以该模型只适用于棕壤,对于其他土壤类型需要重新建立预测模型。

通过不同的回归方法和光谱前处理可以建立棕壤磷素预测模型,所建立的全磷模型中先把光谱采用标准化或吸光率处理后用PLSR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最优,预测标准差为0.069 g·kg-1;所建立的有效磷模型中经吸光度和平滑处理后的模型最好,其预测误差分别为25.39 mg·kg-1和25.74 mg·kg-1 ,上述模型数值远好于前人的研究结果,这些模型对于了解土壤肥力和指导施肥有一定帮助,但在精准农业施肥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随着化学分析方法的完善,加上近红外光谱仪硬件设备和数理统计软件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从复杂﹑重叠和变化的光谱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光谱信噪比的增加,有助于提高预测模型的精确性,继之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近红外光谱(NIR)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