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八届原创】正确分析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不可忽视的溶剂效应

浏览0 回复17 电梯直达
一片枫叶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片枫叶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浪淘沙隐(zhoujin83) 发表:
有三个问题有点异议。一是其实减小进样量可以改善或消除溶剂效应,这点很容明显,有时候我甚至会用减小进样量的方式来看是否出现溶剂效应。二是不要迷信流动相是最好的溶剂,因为有时候流动相对某些组分难溶,这点对于杂质检测来说,尤为重要。三是其实经常会使用纯甲醇或纯乙腈做溶剂,并不会出现溶剂效应;不是所有的物质都会出现溶剂效应,一般15min之前的峰才会出现溶剂效应。


感谢老师的指教!
      您的阐明很有道理,也就是说对于方法的优化选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能根据仪器器材的特点和检测物的性质结构不同优化分析方法,脱离实际情况的方法都是不可采取的。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5/9/22 12:24:56 Last edit by v2960432
vm8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浪淘沙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再补充说下,很多时候15min之前的峰,就算溶剂是纯有机溶剂,也不会出现溶剂效应。
浪淘沙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三个问题有点异议。一是其实减小进样量可以改善或消除溶剂效应,这点很容明显,有时候我甚至会用减小进样量的方式来看是否出现溶剂效应。二是不要迷信流动相是最好的溶剂,因为有时候流动相对某些组分难溶,这点对于杂质检测来说,尤为重要。三是其实经常会使用纯甲醇或纯乙腈做溶剂,并不会出现溶剂效应;不是所有的物质都会出现溶剂效应,一般15min之前的峰才会出现溶剂效应。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v2960432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感谢老师指教!
一片枫叶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mark062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