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九届原创】“到底我该如何选择液相色谱?”——非权威指南

浏览0 回复12 电梯直达
Telinga-Z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telinga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为在仪器行业浸染多年的老司机,常常有朋友问我: “根据你的经验,到底我应该选哪家的液相啊?”
每次碰到这个问题,我都会有点犹豫,因为如果想要草草敷衍过去,我会说,买Waters的吧,业界翘楚。
或者,买Agilent的吧,大家都用;或者,买岛津的吧,便宜。
但是,如果要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我就要思索一番,答案也会变得复杂一些。
借此机会,我把我的观点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我的回答尽量不去偏向某个厂家,尽量去提供更多更合理的选择的方式,最后让大家自己去判断。


一般来说,我们最常选择的出发点无非几个。



首先,看指标。
每个厂家都提供了详细到令人发指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流速准确性、进样精确性、进样准确性、温度控制准确性、波长准确性、基线噪音,漂移等等等等。
一般来说,不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三个零以上,你都不好意思出去跟别人打招呼。
看完了一大堆的技术指标以后,除了有点头晕眼花以外,得不到太多的有效信息。
而且你会发觉,好像每个厂家提供的指标,感觉都会比其他厂家好,你都找不到不买他们家液相的理由。


然后,看质量。
我们都喜欢去通过同事、前同事、同学等处去打听不同厂家的仪器的质量,哪家出问题多,哪家出问题少。哪家单向阀容易坏,哪家基线容易漂。
最后你会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同样一个厂家的同一款仪器,你会听到截然相反的声音。
比如关于A公司,有人说,A公司的仪器现在质量越来越差了,老出问题,我们用的B公司仪器就一直很耐用。
而另外有人却说,B公司的出问题多,修好多次都修不好,A公司的一直很皮实。这时候,你就开始糊涂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很少有用户能够拥有具有统计学意义数量的不同厂家的仪器,并具有详细的故障记录,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
比如一个单位拥有30台Agilent,30台Waters,30台岛津,而且年限基本都查不多,这样经过一年的详细故障记录和对比,是能够拿出非常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结论的。
但是,这样的用户实在太少,即使有满足这样条件的用户,并且也作了这样的分析和对比,但是这种记录是几乎无法公开获得的。
如果一个实验室只有两台Agilent,一台Waters。Agilent的两台一年分别坏了两次,Waters的一共坏了三次。那能够说明Agilent的就比Waters的故障率高吗?


其二,对于仪器出故障的判断,很多时候是基于使用者对于仪器的使用熟悉程度。


比如,有人说仪器出问题了,联机联不上,其实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开机顺序不对而已。而对于软硬件比较熟悉的使用者,反馈仪器出问题的概率就相对较低。


最后,看价格。
不同厂家品牌的液相,也是有一定的价格差异的。我们肯定要去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但是即使是同样标准配置的液相,都能报出好多个不同的价格。
你是要400bar的,还是600bar的?要不要柱塞清洗?要不要带温控?要不要系统适应性?各种各样配件的选择,绝对超过你去买卡宴。
你又晕了,这么多配置,到底加不加,合不合适啊?
在头晕的时候,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以前买手机的情景,可能对我们整理思路有帮助。
从第一次买Nokia 3310开始,我们就开始比较各种技术指标了,要16和弦的,屏幕1024色的,最多能存256条短信的。
然后慢慢开始有智能手机了,我们开始要128M内存的,要拍照500万像素的,要屏幕分辨率1024*768的。
后来还有了跑分软件,我们要比较各种跑分结果,要买跑分达人、跑分小王子等等等等。
直到,Duang!iPhone出现!
然后,我们慢慢开始接受,在不知道它的内存、CPU、分辨率等各种参数的情况下,去买一个手机。
然后买了一个又一个,买到要去卖肾,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好用。
既然它逼格很高、流畅运行、通话清晰、拍照漂亮,能满足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需求,我们干嘛要执着地关心它的内存到底是个1个G还是两个G呢?


回到我们要买的液相上来说,如果仪器出峰正常,保留时间和面积的重现性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

那去执着地关心它的流速精确度到底是小数点后面三个零还是四个零有意义吗?
它的检测器到底是60HZ还是120HZ有意义吗?
当然,有些特殊的分析条件可能对某个参数要求特别苛刻,但是这只是例外,我们的讨论满足99%以上的分析条件和环境。
另一方面,仪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从整体而言,基本都已经达到了相当不错的程度。

设计有缺陷的,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和品牌,都已经在液相色谱的漫长发展长河中淡出历史舞台了。
现在用液相的朋友们,有几个人听说过Micromeretics,Kratos,LDC这些牌子?
总体来说,越是大规模工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其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越好,越是手工打造的、家庭作坊出来的东西,质量的稳定性越差。所以,这几家大厂出品的液相色谱,质量基本都是可以信赖且趋于一致的。
老兄,我们听你扯了半天,那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指导我们选择合适的液相呢?
咳咳,重点来了:


第一点,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液相的使用基本都是在电脑跟前,软件上进行操作的。除了做仪器维护和维修,大家在硬件上的操作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液相使用的体验决大多数就落到了软件的使用体验上。
体验是一件主观的东西,就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觉得A公司软件超级好用、也有人觉得它用起来就是垃圾。
但是体验也是一个有共性的东西。
在软件开发的时候,有没有把使用人的感觉、如何做到直观、方便、易用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去指导整个开发的工作,还是只求功能完备就行,这在很多时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
放眼整个行业,用户的使用体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我们能够在不同的软件上看到,不同公司对待用户体验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划分。
这一点,从一些细节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如何对峰进行积分的操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多去体验和比较以下。
第二点,售后服务(Service)。
现在很多时候,我们衡量购买一台液相的成本,除了购买初始软硬件的投入(Initial Investment)外,更科学的衡量方式,是衡量这台液相从购买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拥有成本(Cost of Ownership)。
它除了初始软硬件投入外,还包括操作人员培训、操作时间、维修成本、故障停机时间、耗材等几个大的部分。
其中人员培训和操作时间这两项跟刚才讲的使用体验有直接的关系,软件使用体验越好,培训成本越低,操作效率越高,时间成本也越低。
从耗材的角度来说,它主要包括色谱柱、溶剂、样品瓶等等。
这些耗材在不同品牌的仪器之间的通用性越来越强,所以不会对不同品牌液相的使用成本产生较大的差别。
例如,不论你是用的Dionex的,还是Shimadzu的液相,你都可以使用Agilent的色谱柱来进行分析,对这两台液相来说,色谱柱的成本就是一样的。


基于之前我们的认识,即绝大多数液相在质量和耐用性方面趋于一致。
那么决定仪器拥有成本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仪器的维修成本和故障停机时间,而这两个因素都直接取决于在仪器出现故障时能够获得的售后服务的水平。
如果仪器出现问题的时候,用户能够得到更加快速的响应,仪器能更快恢复正常,配件更加便宜,那么我们就说用户的使用成本越低,反之,成本就高。这非常好理解。
那么,我们如何去衡量各个厂家的服务水平呢?
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答案是动态的。

比如说A公司的服务质量业内口碑一致比B公司好,但是恰恰在某市,A公司的工程师都是新手上路,B公司却有一位老工程师,技术精湛、手到病除。那么在该市的B公司的用户,可能就能享受到比A公司更好的服务。
再比如,没几年这个B公司的老工程师退休了,那么在该市,B公司的服务质量可能直接下降三个档次,排到A公司后面老远去了。
那你可能要说,到底有没有准儿啊?
有没有稍微靠谱的建议啊,要买仪器难道我还得先去问问当地老工程师什么时候退休?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办法吗?
从一个更长期的时间纬度和更广阔的空间纬度来看,一个公司的售后服务水平和质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是对于售后服务和用户满意度的重视程度
用极端的假设来说,一个公司就靠售后赚钱,那么它一定要把服务做到最好,不然它就垮掉了。
如果一个公司就靠仪器赚钱,可能对于售后这种纯支持的部门,就不会那么重视了。
第二是整个售后服务体系管理的规范性
举例说,就是老工程师退休了,新工程师也能提供同一水平的服务质量。
从售后服务经济性来讲,一般处于市场竞争状态下的服务或者产品,价格会更加的合理。
如果某个厂家的仪器除了厂家以外,还有其他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也能提供支持的话,竞争的局面会让每家公司都尽量的提高相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以获取用户的满意,这样来说,用户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液相使用者角度来讲,在很多液相出问题的情况下,比如压力波动,进样重现性不好等,可能只要做一些简单的维护就可以让仪器恢复正常,比如超声清洗单向阀,更换转子等等。
如果大家可以自己进行这些简单的工作,其效率肯定比响应最快的工程师还要更高。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尽量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维护和故障诊断工作,让液相的运行成本更低。
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简洁明了,利于维护的液相会更受欢迎。
第三点,法规要求(Complianceto Regulations)
如果你的仪器操作完全不用符合任何法规的要求,那么你都不需要往下看了,比如,这个液相就是买回去给学生做实验的。
但是,如果买回去的液相要用于制药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那你就要好好的想想,买哪个品牌的仪器能够更好地满足法规的要求。
首先,严格来讲不管是CGMP还是GLP,都要求保证仪器获取的数据准确有效,那需要对硬件进行周期性认证 (Qualification,有的叫Validation,我们现在不去深究,大致认为他们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基本频率是一年一次。
当然,如果你的产品不出口,可能问题不大。如果是要出口美国的,要过FDA的审查的,那仪器认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3Q认证,那是一定要做的了。
各个厂家基本都提供仪器的认证,认证的方法也都大同小异,但是收费可能就相差的比较多。这个需要事先了解清楚。
然后,你还要需要保证原始数据的存储安全性
如果你选择用电子文档的方式保存报告,你还需要满足21CFR Part 11关于电子文档审计追踪和电子签名的要求。
如果你的产品要出口欧洲,你还需要满足Annex11关于电子文档存储的要求。
你是在控制计算机上存储数据,还是要做统一的网络数据备份和存储?你是否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如果是,你想要购买的色谱软件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么?
如果说前面说的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都是软性需求,体验好,用得爽,体验差,也能凑活的话,那从法规遵从对于软件的一些功能的要求就是刚需了。
如果你的实验室一定要遵从part 11的要求,你却买了一个连报告数据都能修改的工作站软件,那你就悲剧了。
当然,高帅富从来都是网络版工作站的。
但是高昂的购买和使用成本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企业成本和法规风险之间,永远都需要衡量、折中和平衡。包括法规的制定机构,也需要做出同样的选择和决定。
综上所述,在选购液相的时候,大家如果能从用户体验、售后服务法规遵从这三个方面去入手考察,可能会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标准。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夏天的雪1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原创奖励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超级修理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很在理,尤其关于法规遵从这点,是越来越多人要考虑的。
夏天的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写的很详细,也很可观。买仪器设备有时候就和买鞋一样,别人穿的合适的你不一定合适,别人不合适的说不定你穿的很舒服;新鞋穿起来可能会磨脚,但是穿一段时间就习惯了,旧鞋虽然不磨脚但是可能已经磨损的很厉害。在论坛中也经常看到有版友问液相是A的好,还是W的好,或者D的好等等,我觉得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只要仪器没有问题基本都能满足我们的要求,除了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对仪器质量和性能好坏的判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楼主分析的,对故障率和售后水平的评价会受到使用者和维修工程师能力的影响,反应速度会受到地域的影响等等。
深圳通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于用户体验是个人习惯喜好,售后服务这个在购买的时候可能不是非常清楚,但最后的法规遵从,个人觉得是用户自己可以把握的,因为那些是可以提前知晓的,可以避免的
小余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超级修理工(m3117845) 发表:
很在理,尤其关于法规遵从这点,是越来越多人要考虑的。
不看广告,听用户的心声!
flyawa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支持原创,文章立意不错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6/9/18 6:19:29 Last edit by flyaway
flyawa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于大多数国内客户来说,价格仍然是第一影响因素。
flyawa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偶尔有些错别字,瑕不掩瑜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6/9/18 6:20:00 Last edit by flyaway
flyawa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觉得第一应该看预算,第二看品牌,第三看指标。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6/9/18 6:20:43 Last edit by flyaway
Flynnch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Flynnche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