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计量溯源性”是资源吗?

浏览0 回复25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tsxgy11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黑夜骑士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是觉得不应该把“计量溯源性”拆开解释,明显在新标准中它强调的不是“溯源”这个动作,而是“计量溯源性”这个整体(可以暂且理解为系统),这个整体有涉及过程运作也是正常的现象,6.4设备中也涉及校准、6.2人员也涉及监督,均有涉及过程要求,实在没法完全性分开哪些一定属于资源要求,哪些属于过程要求,而且要是强调“溯源”的话,用“量值溯源”这个概念更准确吧。
翻看ISO 9001:2015中,是将设备和溯源统称为“监视和测量资源”,也就是楼主一直纠结的是不是应该把新版的17025中6.5归到6.4中更好。其实现实运行中,这两个是分不开的。
玉树临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andychan59(andychan59) 发表:
所以把5.6这个条款放到6.5里面是不是更合适?
ISO 17034中计量溯源性放在技术和生产要求中,和17025不一样
玉树临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前  言    4
引  言    5
1 范围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和定义    6
4 通用要求    8
4.1 合同事项    8
4.2 公正性    8
4.3 保密性    9
5 结构要求    9
6  资源要求    10
6.1 人员    10
6.2 分包    10
6.3 设备、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11
6.4 设施和环境条件    11
7 技术和生产要求    12
7.1 通用要求    12
7.2 生产策划    12
7.3 生产控制    13
7.4 材料处置和储存    13
7.5 材料制备    13
7.6 测量程序    14
7.7 测量设备    14
7.8 数据完整性和评估    14
7.9 标准值的计量溯源性    15
7.10均匀性评估    15
7.11稳定性评估和监测    16
7.12定值    16
7.13 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的确定    17
7.1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文件和标签    18
7.15分发服务    19
7.16质量记录与技术记录的控制    19
7.17不符合工作的管理    20
andychan5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我曾经说过“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其中内部资源指的就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三种,在“物质资源”中又可以细分基础设施(对于检测活动就是实验室)、设备(对于检测活动就是测量设备)、环境(对于检测活动就是得到持续控制的检测环境条件)和资金,信息资源则是指应保持的文件信息(文件)和应保留的文件信息(记录)及标识和软件。
  “计量溯源性”的落脚点在“性”(即特性),特性不是资源,特性是事物或资源的性质。楼主谈到“实际上6.5.2以及6.5.3想要表达的内容是校准、有证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协议标准、比对结果”,非常对。如果没有6.2人力资源,6.3设施和环境条件资源,6.4(测量)设备资源,6.6外部资源,就没办法实现校准和检测过程,无法产生测量结果,而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用到的资源“测量设备(对于校准活动为计量标准)”的特性必须具有“计量溯源性”。
  资源是测量设备(包括基准、标准、标准物质、仪器仪表、实物量具等等)。标准值和校准值、比对结果反映的都是测量设备的特性。所以玉树临风版主说“检定或者校准设备只是计量溯源性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看”是“对(资源的)计量溯源性的要求”,溯源性是一种特性,是对诸多特性的一种要求,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要求最终落脚点要落实到对其溯源性的要求上。因此我还是认为计量溯源性放在7.7条“确保结果的有效性”或7.8条对“报告结果”的要求中比较贴切、科学。
  en_liujingyu老师以及黑夜骑士的帖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非常感谢,我结合9001和17043做如下分析:
ISO 9001:2015原文

7.1资源
7.1.3基础设施b)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总则

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要的资源,以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

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适合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类型

b)得到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

7.1.5.2测量溯源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依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b)予以识别,以确定其状态;

c)予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劣化。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分析结论:

1、从上文内容中可以看出7.1.3的设备可理解为所有设备的统称含非计量溯源性设备具备计量溯源性设备。而7.1.5则重点强调“具备计量溯源性设备”;7.1.5.2标题为“测量溯源”,内容讲的是测量设备应怎么怎么样。

2、计量溯源性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指南99中的定义写的很清楚“测量结果的特性”,这个没有争议,这也是en_liujingyu老师您坚持将其归入7.7或7.8的依据。

3、对于测量结果的特性——计量溯源性,我作如下假设:

假设一:SIA←B←C(标准物质标准值)←D(测量结果),D为实验室的测量结果,可通过CBA溯源至SI,那么D的计量溯源性就是指C→B→A,CBD每个环节均引入不确定,这样D和SI就建立了存在一个综合不确定的联系。

假设二:SIA←B←C(标准物质标准值),C为标准物质生产者的测量结果,可通过BA溯源至SI,那么C的计量溯源性就是指B→A,BA每个环节均引入不确定,这样C和SI就建立了存在一个综合不确定的联系。当然这个溯源链可以有各种分支。

针对假设一的模型,17025:2017 6.5所列举方式即为C(设备资源要求的准备);而在假设二中6.5所列举方式即为B(设备资源要求的准备),C为测量结果。

4、ISO17043:2016  7.9.1生产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时,应根据ISO/IEC 17025的相关要求建立标准值的计量溯源性。RMP应提供标准值计量溯源到规定参考标准的证据。由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建立的溯源性用于提供溯源证据(形成文件的)。

5、17025:2017 7.7的内容个人认为重点在监控,减小不确定度使SI的量值信息得以平安的过度到DSIA→B→C→D)。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8/2/11 17:05:09 Last edit by andychan59
yayicu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玉树临风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ndychan5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黑夜骑士(v3192667) 发表:
我是觉得不应该把“计量溯源性”拆开解释,明显在新标准中它强调的不是“溯源”这个动作,而是“计量溯源性”这个整体(可以暂且理解为系统),这个整体有涉及过程运作也是正常的现象,6.4设备中也涉及校准、6.2人员也涉及监督,均有涉及过程要求,实在没法完全性分开哪些一定属于资源要求,哪些属于过程要求,而且要是强调“溯源”的话,用“量值溯源”这个概念更准确吧。
翻看ISO 9001:2015中,是将设备和溯源统称为“监视和测量资源”,也就是楼主一直纠结的是不是应该把新版的17025中6.5归到6.4中更好。其实现实运行中,这两个是分不开的。
你说的很对,每一个条款本来就无所谓分类,是人为的进行区分便于学习管理,以前叫25条,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了。很多条款本来就是相呼应的。但是通过讨论对一些概念更加清楚了,如计量溯源性是结果的特性
andychan5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玉树临风(mm_msn) 发表:
ISO 17034中计量溯源性放在技术和生产要求中,和17025不一样
6.3是生产设备,7.7的是测量设备,在ISO 9001:2015中把这两种设备都归入了资源。为什么如此排版,也许也不是那么重要吧
andychan5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ayicuo(v3253952) 发表:
个人认为,计量溯源性不是资源,而是要求。
是资源的要求吗?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