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乙酸乙酯、甲醇、丁酮,以及二甲苯异构体同时进行色谱分离的讨论

浏览0 回复16 电梯直达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溶剂残留分析是气相色谱的重要应用之一,在药品、食品、包装等领域都是必测的项目。
常见溶剂中涉及到的检测目标物经常有乙酸乙酯、甲醇、丁酮,以及二甲苯异构体这几项。最近看到 @m3091333、@p3109800、@Insm_c1196d2b 等多人发帖子讨论相关问题,我从原理上进行了一些解释,但终究纸上谈兵,于是找别的实验室要了这几种试剂,用实践检验了一下。
首先,如果二甲苯异构体不要求分离,用624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问题,这里就不讨论了。
如果要求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四种异构体分离,用624柱是无法完成的。因为二甲苯异构体色散力差异非常小,只能靠诱导力的差异分离,不同异构体在强极性柱上的极化率不同,乙苯极化率最低,其次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极化率最大,出峰时间也随极化率的增加而延长。而624柱的极性比较弱,不能产生足够的极化作用,特别是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的极化差异非常小,无法实现分离。这个问题是由分子结构决定的,无论怎么调节色谱条件都不能解决。要想解决只能换强极性柱,常见的就是聚乙二醇柱,包括各种wax柱和FFAP柱等。三氟丙基柱也是强极性的,可以分离二甲苯异构体,但是这种柱很少使用。
在聚乙二醇类的色谱柱上,乙酸乙酯、甲醇、丁酮三种目标物分离困难,各种类型的聚乙二醇柱选择性略有差异,但这三种物质都是较为接近的,想要分离是不太容易的。
但是这三种物质与聚乙二醇固定相之间的作用力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因此通过调整柱温条件是可以分离的。下面三幅图是用60米*0.53mm*1um的INNOWAX柱分离乙酸乙酯、甲醇、丁酮的效果,柱温分别是40℃、50℃、60℃。

图中很明显,柱温低时甲醇与丁酮出峰时间接近分不开,高温时甲醇与乙酸乙酯出峰时间接近分不开,温度适中时三者可以实现分离。虽然未达到基线分离,但分离度都超过1,用来定量是完全可以的。这是找别人借的一根旧柱子,柱效只有4万塔板,如果是新柱子柱效应该能达到七八万塔板,分离度肯定更高,如果是0.32mm口径的柱子分离就更没问题了。
要强调的是,能够实现分离的条件并不是完全靠盲目尝试获得的。我们看一看三种目标物的保留时间随柱温的变化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见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三种目标物的保留时间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但是减小的幅度却并不相同。甲醇的保留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幅度明显大一些。这是因为甲醇具有羟基,与聚乙二醇固定相的相互作用力以氢键为主,氢键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减弱。而乙酸乙酯、丁酮与聚乙二醇固定相的作用力都是以诱导力和取向力为主,这种力是由分子偶极矩决定的,受温度的影响要小一些。
甲醇峰位置在乙酸乙酯与丁酮之间,温度升高时保留时间都减小,但甲醇减小更多,于是甲醇与乙酸乙酯靠的更近,与丁酮的分离度提高。温度降低时保留时间都增大,但甲醇增大更多,于是甲醇与丁酮靠的更近,与乙酸乙酯的分离度提高。
用其他的柱子,如DB-wax或者FFAP时,各组分之间的相对位置会有差别,甚至有时出峰顺序都会变,但是保留时间随温度变化的这种规律仍然是适用的。所以遇到分不开的情况,一定不要盲目的乱试一通,也不用盲目的换柱子,一定要把问题想明白,有针对性的优化条件。
最后要强调的是,这里虽然是以溶剂检测为例讨论了如何只用一根柱子就实现分离,但实际样品很复杂,并不是每次都能通过这种优化实现全部分离目的。所以色谱实验室配备多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做复杂样品时,即使谱图上看起来分离不错,最好也能用另外一种柱子进行一次验证,以免实际样品中有干扰物共流出,造成假阳性。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PAEs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原创!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xiaogumd11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NOWAX柱分离苯系物和乙酸乙酯、甲醇、丁酮效果都可以的。有没有做过这几种同时分离?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aogumd11(v3247983) 发表:INNOWAX柱分离苯系物和乙酸乙酯、甲醇、丁酮效果都可以的。有没有做过这几种同时分离?
我讲的前提就是二甲苯异构体分离。拜托你们看东西仔细点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aogumd11(v3247983) 发表:INNOWAX柱分离苯系物和乙酸乙酯、甲醇、丁酮效果都可以的。有没有做过这几种同时分离?
而且这里讲的目的不是给出一个具体的分离条件,而是阐述基本规律,为优化色谱条件提供思路。
色谱分析的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任何具体条件都不能简单的生搬硬套,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调整。而优化调整的思路就必须要符合这些基本规律。
m309133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柱子型号不对,选用60*0.25*1.8um.试试。这几种物质是好分得。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3091333(m3091333) 发表:
柱子型号不对,选用60*0.25*1.8um.试试。这几种物质是好分得。


我的目的不是说怎么分开,目的是讲清楚道理。
只为了分开其实很简单。30米*0.53mm的柱子只有3万塔板,换成60m*0.25mm的柱子柱效翻四五倍,当然容易分开。
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多花这个冤枉钱,通过优化完全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wazc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是我去年原创 DB-WAX分离正丁醇与二甲苯的优化 的兄弟篇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azcq(wazcq) 发表:
这是我去年原创 DB-WAX分离正丁醇与二甲苯的优化 的兄弟篇


是的,两个体系的物质不同,但是规律是一样的。写这篇也是因为你在另外一个贴的讨论里面提到的以前做的工作。
很多人认为是柱子不同导致的。但是实际上柱子虽有差异,但不是本质原因,温度产生的变化才是根本。
qqqi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二甲苯的分离,不一定要强极性柱。
我用国产苯系物专用填充柱,也能分二甲苯异构体。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qqqid(qqqid) 发表:
二甲苯的分离,不一定要强极性柱。
我用国产苯系物专用填充柱,也能分二甲苯异构体。


填充柱用了几十年了,当然没问题,有机皂土的填充柱我都是自己填的。但有机皂土对二甲苯异构体的选择性是特例,不能纳入一般性的规律中。
这里主要想借这个体系讨论规律问题。
如果仅仅为了一个解决方案,其实简单得很,完全不必大费周章。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安于使用现成的方案,能够多考虑色谱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理解和应用。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