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关于标准曲线的计算问题

浏览0 回复16 电梯直达
Insm_df2f2e5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各位老师,我们是环境类的实验室,目前在使用标准曲线计算的时候发现两个关于截距的问题:1、当截距是负数时,空白的X值计算出来会比较大(大于检出限)2、当截距偏大时,会导致计算出的X值是负数。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截距?能否将截距当成0来计算?如果不能那应该如何处理?
推荐答案:生活所迫回复于2021/02/04
国控地表水采测分离,数据上报平台是统一要求样品响应值扣截距后计算结果的(主要指需要填报仪器原始响应值的项目,直接填报检测结果的除外)。
至于能不能用0代替,目前没有官方说法,规范提到的截距检验方法,还是停留在理论及学术层面,说白了还是要扣截距。
我个人接触到的,容易出现截距偏大或明显负值的,主要是有机物;常规项目比较少,特别是简单显色后测吸光度的项目(标准曲线需要萃取、浓缩的除外),一般标曲的截距比较容易控制。

影响截距的主要是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单位浓度的仪器响应值不同(即低浓度、高浓度的灵敏度不同)和污染,当截距明显偏正值,首先考虑本底污染(空白、试剂、器皿等存在本底),其次是高浓度的灵敏度较低浓度的低;当截距是明显的负值时,首先考虑的是低浓度的灵敏度偏小,需要想办法优化实验参数,检测系统脏了也会导致低浓度的灵敏度偏低。

建议处理方式:如果空白的响应值扣截距后,得到的空白结果在检出限附近,且方法有明确要求空白不能超检出限的话,建议曲线强制过原点(数据填报平台不允许的除外),例如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或者在检测下限附近,多配几个浓度点,点多了,在线性拟合时会有利于往原点靠。如果是空白浓度明显检出或明显的负值的,还需要优化实验参数、检测器皿及仪器多维护。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哈希
哈希公司(HACH)
4008316616-1405
Neri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不能无视截距。如果标准无明确要求空白不得检出,那么小于测定下限也是合格的。
2截距太大,甚至大于空白吸光度这种情况我还没遇到过。
WUYUWUQI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参考一下这几个帖子吧
1.关于铅标准曲线的计算方式: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091220
2.标准曲线 截距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655455
3.标准曲线的截距太高(正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598988
生活所迫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国控地表水采测分离,数据上报平台是统一要求样品响应值扣截距后计算结果的(主要指需要填报仪器原始响应值的项目,直接填报检测结果的除外)。
至于能不能用0代替,目前没有官方说法,规范提到的截距检验方法,还是停留在理论及学术层面,说白了还是要扣截距。
我个人接触到的,容易出现截距偏大或明显负值的,主要是有机物;常规项目比较少,特别是简单显色后测吸光度的项目(标准曲线需要萃取、浓缩的除外),一般标曲的截距比较容易控制。

影响截距的主要是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单位浓度的仪器响应值不同(即低浓度、高浓度的灵敏度不同)和污染,当截距明显偏正值,首先考虑本底污染(空白、试剂、器皿等存在本底),其次是高浓度的灵敏度较低浓度的低;当截距是明显的负值时,首先考虑的是低浓度的灵敏度偏小,需要想办法优化实验参数,检测系统脏了也会导致低浓度的灵敏度偏低。

建议处理方式:如果空白的响应值扣截距后,得到的空白结果在检出限附近,且方法有明确要求空白不能超检出限的话,建议曲线强制过原点(数据填报平台不允许的除外),例如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或者在检测下限附近,多配几个浓度点,点多了,在线性拟合时会有利于往原点靠。如果是空白浓度明显检出或明显的负值的,还需要优化实验参数、检测器皿及仪器多维护。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2/4 13:16:32 Last edit by yzhlai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当截距是负数时,空白的X值计算出来会比较大(大于检出限)2、当截距偏大时,会导致计算出的X值是负数。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截距?能否将截距当成0来计算?如果不能那应该如何处理?
截距一般来说肯定是越小越好,太大肯定说明空白背景有点高,纯溶剂标曲的话需要检查试剂空白,器皿残留,仪器残留,环境等。 截距当成0来计算是不合理得,我建议重新配置标曲试剂空白,尽可能排除上述得影响,然后再重新测试下试剂空白
Insm_df2f2e5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Nerif(Ins_6d6d3274) 发表:
1不能无视截距。如果标准无明确要求空白不得检出,那么小于测定下限也是合格的。
2截距太大,甚至大于空白吸光度这种情况我还没遇到过。


吸光度倒没有,主要是气相液相、离子会出现,您的意思是a值无论大小、正负都应该正常参与计算?
Neri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m_df2f2e50(Insm_df2f2e50) 发表:

吸光度倒没有,主要是气相液相、离子会出现,您的意思是a值无论大小、正负都应该正常参与计算?
a值无论正负,无论多小(绝对值)都应该参与计算。a的绝对值太大了我觉得应该想想自身那里做的不对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1/2/4 15:13:17 Last edit by Ins_6d6d3274
Insm_e5ea6d7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截距过大,实际上“告诉”了实验员,系统带来的误差是大的,是不正常的,容易引起结果数据不准确。因而,实验员务必时常关注截距大小
球球雪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老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过去校准曲线的绘制是采用坐标纸作图法,过原点划直线,从曲线查得浓度值,截距不参与计算。自可编程序计算器和电脑面世以来,校准曲线绘制趋于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方程,这就带来了直接用带截距的回归方程计算问题,时下两种方法并存。原国家环保总局编制出版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原《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1994)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 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等污染物要求采用的公式均是截距不参与计算。
      需要讨论的是截距参加计算的回归方程y=a+bx用于矩心以上信号值的结果计算是没有问题的(矩心即校准曲线中x平均和对应y平均的点),但对低浓度样品计算却影响甚大。尤其是当样品浓度接近空白浓度时,用回归方程计算时会出现负值,这是因为校准曲线的截距a>样品信号值所致,并非样品中存在产生负值的物质。用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将引入一个固定的误差,当a为正时,计算结 果为负误差,当a为负时,计算结果为正误差。本来样品的信号值>空白信号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为负值,本来不可能检出的,却通过计算被检出了。若将这些有问题的监测结果上报将误导我们的环境管理工作。因此应按规定将回归方程中的截距a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a作0处理,方程=a bx简化为y=bx后再投入使用。回归方程若不经上述检验和处理而直接投入使用,必将使计算结果引入差值相当于截距a的系统误差。
      具体可看看“关于校准曲线截距如何处理的若干问题”这个帖子,链接: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242636。
赞贴
1
收藏
0
拍砖
0
2021/2/4 22:24:47 Last edit by wangliqian
Insm_df2f2e5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生活所迫(yzhlai) 发表:
国控地表水采测分离,数据上报平台是统一要求样品响应值扣截距后计算结果的(主要指需要填报仪器原始响应值的项目,直接填报检测结果的除外)。
至于能不能用0代替,目前没有官方说法,规范提到的截距检验方法,还是停留在理论及学术层面,说白了还是要扣截距。
我个人接触到的,容易出现截距偏大或明显负值的,主要是有机物;常规项目比较少,特别是简单显色后测吸光度的项目(标准曲线需要萃取、浓缩的除外),一般标曲的截距比较容易控制。

影响截距的主要是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单位浓度的仪器响应值不同(即低浓度、高浓度的灵敏度不同)和污染,当截距明显偏正值,首先考虑本底污染(空白、试剂、器皿等存在本底),其次是高浓度的灵敏度较低浓度的低;当截距是明显的负值时,首先考虑的是低浓度的灵敏度偏小,需要想办法优化实验参数,检测系统脏了也会导致低浓度的灵敏度偏低。

建议处理方式:如果空白的响应值扣截距后,得到的空白结果在检出限附近,且方法有明确要求空白不能超检出限的话,建议曲线强制过原点(数据填报平台不允许的除外),例如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或者在检测下限附近,多配几个浓度点,点多了,在线性拟合时会有利于往原点靠。如果是空白浓度明显检出或明显的负值的,还需要优化实验参数、检测器皿及仪器多维护。

是的老师 我们现在确实就是有机这边出现这个问题,气相液相、离子普遍都有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