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四届原创】医药检测中一例Pd元素假阳性事件始末

浏览0 回复25 电梯直达
闹太套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注意:肯定是Re质量数先除以2再加,因为是Re这个元素形成的双电荷,而不是,Re与C或者两个原子同时形成双电荷。)你对质荷比的理解可能有点问题,四极杆筛选离子通过可不管你是怎么形成的双电荷,只要你形成了一个整体,就是总质量除以总电荷。要照你这么理解,有机物的双电荷离子碎片的算法不是乱了套了。
timstoicpm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闹太套(m3235491) 发表:
你对质荷比的理解可能有点问题,四极杆筛选离子通过可不管你是怎么形成的双电荷,只要你形成了一个整体,就是总质量除以总电荷。要照你这么理解,有机物的双电荷离子碎片的算法不是乱了套了。
一针见血!
icpms爱好者专用I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imstoICPMS(timstoICPMS) 发表:185Re 187Re 双电荷是 92.5    93.5amu,加上16O=108.5 amu 109.5amu四极杆 ICP-MS 通常无法分辨半质量 108.5 amu,但是 扇形磁场 ICP-MS可以从 108.001 逐“帧”扫描到 109.999 amu我明天就配置 20ppb Re,用扇形磁场 ICP-MS 扫描108~110amu 这段,就可以检验你的猜测了
老师,结果如何?拜求结论。
icpms爱好者专用I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imstoICPMS(timstoICPMS) 发表:错!例如 ICP-OES 某个元素 不同的波长谱线,都测出相似结果;例如 ICP-MS 某个元素 不同的同位素,也都测出相似结果;并不能说明 结果的可靠性,因为这是同一仪器的(或者同一分析方法)的组内重现。只有用 不同仪器(或者不同分析方法),也都得出 相似结果,才能说明 结果的可靠。
对于ICPMS来说,不同质量数受到的质谱干扰是不同,如果三四个质量数都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就认为没有问题,当然逻辑上肯定不完美。其实我可以把cps比值与丰都比做个比较,如果说还有漏洞,概率可能是万分之一了。能引起大家的讨论,我写贴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个假阳性结果其实已经因为我改变内标得到了解决,因为我改进后的方法是Pd未检出,需要说明:ICPMS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假阳性。而我又从讨论上跟大家学习到了,挺好。
icpms爱好者专用I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闹太套(m3235491) 发表:(注意:肯定是Re质量数先除以2再加,因为是Re这个元素形成的双电荷,而不是,Re与C或者两个原子同时形成双电荷。)你对质荷比的理解可能有点问题,四极杆筛选离子通过可不管你是怎么形成的双电荷,只要你形成了一个整体,就是总质量除以总电荷。要照你这么理解,有机物的双电荷离子碎片的算法不是乱了套了。
说的好,就喜欢这种评论,让人醍醐灌顶。因为前处理方法没有变,只是内标元素换了一下。解释的说法确实有问题,但是整体思路不变。我还是认为是Re的双电荷与多原子干扰同时存在的影响,坐等t老师的高分辨质谱结果。
光哥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CPMS爱好者专用ID(Insm_eb33a07e) 发表:
说的好,就喜欢这种评论,让人醍醐灌顶。因为前处理方法没有变,只是内标元素换了一下。解释的说法确实有问题,但是整体思路不变。我还是认为是Re的双电荷与多原子干扰同时存在的影响,坐等t老师的高分辨质谱结果。


你认为双电荷/氧化物干扰物是在哪个地方形成的?

因为如果按照你的思路,应该是Re先形成Re++,然后Re++和O结合形成ReO++?
icpms爱好者专用I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光哥(xsh1234567) 发表:你认为双电荷/氧化物干扰物是在哪个地方形成的?因为如果按照你的思路,应该是Re先形成Re++,然后Re++和O结合形成ReO++?
在ICP里就形成了,原子化,离子化过程中一部分Re会形成双电荷,同时会遇见很多高电离能而未大量未原子化的元素,比如氧,氮,氟,在ICP火焰温度较低的部分,就会形成多原子形态。众所周知ICP火焰温度是有梯度部分的。大家都是高手,个人浅见。
timstoicpm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CPMS爱好者专用ID(Insm_eb33a07e) 发表:
老师,结果如何?拜求结论。
等今天傍晚。为了让你死心,我设计为 20ppb Re单标,1%酒精溶液介质。
icpms爱好者专用I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timstoICPMS(timstoICPMS) 发表: 等今天傍晚。为了让你死心,我设计为 20ppb Re单标,1%酒精溶液介质。
哈哈,我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理由去解释这个实验结果,请老师帮忙扫描这几个Pd质量数的区间,多谢 。另外请老师帮忙想想是否有其他更加合理的解释?
timstoicpm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CPMS爱好者专用ID(Insm_eb33a07e) 发表:
说的好,就喜欢这种评论,让人醍醐灌顶。因为前处理方法没有变,只是内标元素换了一下。解释的说法确实有问题,但是整体思路不变。我还是认为是Re的双电荷与多原子干扰同时存在的影响,坐等t老师的高分辨质谱结果。


单独开一贴 回复你

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864594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