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仪器信息网4月食品领域会议分享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网络讲堂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2022年315晚会曝光的“足”时发酵酸菜、假冒米粉事件,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加之,疫情和战争的影响,全球食品尤其是粮食作物供应紧张,对于食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尤为重要。

        因此,仪器信息网于4月将举办一系列食品领域检测技术会议,旨在促进食品领域从业人员的交流,解决检测遇到的问题。

会议安排如下:

4月7日9:30-12:00  “乳制品检测及标准解读”专题网络研讨会
邀请来自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海关、检测企业的专家进行乳制品检测方法分享。

>>>>刘艳明(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主任/研究员)-《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典型营养成分检测研究进展》

以色氨酸、脂肪酸和胆碱等为案例,介绍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典型营养成分的检测技术进展

>>>>魏丹丹(北京美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乳粉类标准物质研制及使用注意事项》
标准物质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则文件介绍 、乳制品中标准物质研制流程 、标准物质选择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金莹(青岛海关技术中心 农艺师)-《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营养成分检测方法的比对研究》
主要介绍婴幼儿配方奶粉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的发展变化及维生素C检测方法的国内外方法比对研究
详情及参会戳这里

4月7日13:30-16:00  第五届“食用油品质与安全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
邀请来自邀请来自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江南大学、益海嘉里研发中心的研究专家及学者分享食用油物质控制、检测方法及方法开发。
>>>>谢刚(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涂渍大米矿物油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对多种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解决矿物油污染风险的建议和需求
>>>>孙云云(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品质检测过程中的应用》
布鲁克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脂品质检测的解决方案
>>>>任凌云(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食用油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检测方法》
本次报告包括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法规要求、检测方法原理、方法比较和方法验证等内容

>>>>金青哲(江南大学)-《食用油反式脂肪酸控制》

着重介绍食用油反式脂肪酸的控制研究

>>>>曹文明(益海嘉里研发中心)-《油脂酸价的特异性定量检测方法与实验室联合研究》
新铜皂络合比色法在复杂基质的油脂酸价的特异性定量的应用
详情及参会戳这里



4月8日10:00-12:00  食品企业环境微生物监控主题研讨会

邀请疾控中心主任专家及企业技术专家分别针对环境微生物、包材微生物监控原理及检测方法进行分享。

>>>>万红梅(3M)-《环境微生物监控(EMP)原理及应用实践》

微生物的风险管控需从终产品检测逐步转变为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前置性风险监控,是从回应性策略到预防性策略的转变。本报告将与大家交流食品企业和服务商如何进行科学和系统性地进行环境监控方案的设计。

>>>>马群飞(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生产环境和包装材料采样监测方法》

本讲座希望通过介绍生产环境采样与测试要求、生产环境卫生指标、生产环境采样与测试方法相关标准,以及质量控制手段,达到理解相关标准要求,正确实施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监控的目的。

详情及参会戳这里




4月14日9:30-15:00  第二届“食品真实性技术与发展”主题网络研讨会(内容持续更新)
邀请领域专家、学者,分享磁共振、同位素、质谱、组学方法、测序等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冯江华(厦门大学 教授)-《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应用于食品溯源分析和掺假鉴别》

通过核磁共振检测方法与准确定量分析技术,发展快速灵敏可靠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与准确定量分析技术,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如食用油、蜂蜜、柑橘属水果等的营养成分进行组成模式及定量分析,并结合以多变量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模式识别技术,建立可以对食品来源、产地、生产方式和贮存时间等进行溯源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筛选相应的品质和地理标志物,最终建立可以对食品掺假行为进行快速、准确、自动鉴别的专家系统。

>>>>赵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研究进展》

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研究理论和技术应用两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围绕基础研究与实际需求重点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赵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研究进展》
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研究理论和技术应用两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围绕基础研究与实际需求重点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晋永红(SCIEX中国 市场开发主管)-《SCIEX质谱技术助力食品产地溯源和真伪鉴别》

>>>>张九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主任/副研究员)-《全景组学方法在食品真实性鉴伪中的应用进展》

本报告综述了全景式组学技术在食品物种及品种鉴别、产地溯源、品质分级和掺假掺杂识别等真实属性鉴别研究,为进一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邢冉冉(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新一代测序技术助力食品真实性研究创新》


本报告介绍了应用具有通量高、速度快等优点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实现同时检测复杂样品中多个物种的目的,在食品物种来源的有效识别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报告介绍了宏条形码的含义和研究方法,总结和讨论了宏条形码技术应用于食品物种鉴定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技术在数字化DNA技术和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探,对新一代测序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领域未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详情及参会戳这里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