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甲醛中甲醇峰拖尾严重

浏览0 回复40 电梯直达
m305213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安捷伦8860A,FID,HP-1。

检测甲醛溶液中甲醇,内标法,乙醇为内标物,用水稀释,分流比200:1,柱流量1ml/min,200/200℃。

1、标准图形,做曲线时的谱图。

 
推荐答案:安平回复于2022/06/12
尽量不要用这种柱子,换成ploq试试。

这个柱子不耐水。


目前可以切割老化一下,更换衬管。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3245499(m3245499) 发表:
老师这一点我也不是很明白,那我咋知道样品的分压ne?
这玩意没法知道准确数,只能大概估计。饱和蒸气压对于常见物质可以查到数据,不常见的可以用热力学函数估算。分压只能估算。假设是静态的,样品中某一组分气化后计算出来的蒸汽体积除以衬管体积,就可以近似当做分压。但是还有载气流动的稀释作用,实际值肯定比计算值还要低一点。总之就是,样品浓度越低,产生蒸汽的分压就越小,对于气化越有利。
dadgo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3052135(m3052135) 发表:三个月后,后来就容易拖尾,峰高达不到,3.9min甲醇峰,4.1min乙醇峰
柱效下降了,或是衬管污染所致。
m324549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x_dxd_xx(xx_dxd_xx) 发表: 你不愿意接受我也没办法,多的也不跟你说了。最后只跟你说一条,能否气化的唯一判据是饱和蒸气压与分压的关系,分压低于饱和蒸气压就能够气化。其他任何条件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这一条上面。
老师这一点我也不是很明白,那我咋知道样品的分压ne?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你是如何改造衬管与进样针的?如果柱子里有残留,下一针进溶剂看是否有出峰现象。
PAEs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m305213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x_dxd_xx(xx_dxd_xx) 发表: 你不愿意接受我也没办法,多的也不跟你说了。最后只跟你说一条,能否气化的唯一判据是饱和蒸气压与分压的关系,分压低于饱和蒸气压就能够气化。其他任何条件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这一条上面。
我并没有否认高沸点物质能完全气化的问题,但它是有前提条件的。我现在更加怀疑的是:在这根柱子的耐受温度下,我分析的这种高沸点物质可能残存在柱子里,因为在分析这个样品一段时间后柱子柱前压在高温下是偏高的。
m305213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十七(v3073229) 发表:有试过高温老化柱子吗
我没有老化。我猜是衬管不能够给样品足够的气化温度和空间,我就改造了一下衬管和进样针,谱图现在还能看。找时间再给他更好的维护一下。
十七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xx_dxd_xx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m3052135(m3052135) 发表:
气化与沸点是两码事,它为啥是两码事呢?还有上一楼说完全是两个概念,你这是偷换概念,讨论重点不是它们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个谁都知道,讨论是它们有没有非常非常强的关联性。你抛开进样条件说500度的沸点在320度也能完全气化,并不能否定这两者之间很强的关联性。你的完全气化是在样品量少,且与溶剂形成均匀的体系,进样是瞬间的,它来不及冷凝,只能说是这个均相体系的气化,不是高沸点物质的气化。
你不愿意接受我也没办法,多的也不跟你说了。最后只跟你说一条,能否气化的唯一判据是饱和蒸气压与分压的关系,分压低于饱和蒸气压就能够气化。其他任何条件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这一条上面。
m3052135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x_dxd_xx(xx_dxd_xx) 发表:
你现在对色谱的概念全是乱套的。。。
Plot-Q是非常弱的极性,比HP-1极性更弱。Q柱的好处的耐水好,所以不会出现遇水柱效下降的情况。
色谱里面不存在什么气化率的概念,只有气化速度慢导致拖尾的问题。这一半在进样口温度不够高时出现。
但是色谱分析里面气化与沸点是两码事,温度低于沸点一样能气化。360度并不算沸点很高,做塑化剂沸点有380多度,进样口260度就足够气化了。多环芳烃沸点接近500度,进样口320度也完全能气化。所以你说的沸点360的成分没出来,肯定不是温度不够高,是有别的问题。
气化与沸点是两码事,它为啥是两码事呢?还有上一楼说完全是两个概念,你这是偷换概念,讨论重点不是它们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个谁都知道,讨论是它们有没有非常非常强的关联性。你抛开进样条件说500度的沸点在320度也能完全气化,并不能否定这两者之间很强的关联性。你的完全气化是在样品量少,且与溶剂形成均匀的体系,进样是瞬间的,它来不及冷凝,只能说是这个均相体系的气化,不是高沸点物质的气化。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yl3367898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应助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