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浏览0 回复59 电梯直达
Insm_ff794fa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各位大神,被不确定度难住了。试验前后用同一天平测量,试验前测量为m1,试验结束后测量值为m2,求整个实验过程的质量损失。即,数学模型:m1-m2,请教大家,测量模型m1-m2的测量不确定度如何计算。同一天平测量的试验前与试验后的质量。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wuyuzeg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是做重量法的不确定度计算吗?个人理解没必要建立m1-m2的模型,因为对于天平前后称量误差不确定可以取消,只考虑称量重复性不确定度即可。参照下面例子https://www.doc88.com/p-680606817814.html?r=1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于测量模型m1-m2的测量不确定度如何计算。同一天平测量的试验前与试验后的质量。
楼主可以考虑如下:首先是天平的外部校准证书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 其次就是测量同一个样品的重复性带来的扩展不确定度, 最后就是测量的示值误差带来的扩展不确定度
Insm_ff794fa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OE HUI(xurunjiao5339) 发表:
对于测量模型m1-m2的测量不确定度如何计算。同一天平测量的试验前与试验后的质量。
楼主可以考虑如下:首先是天平的外部校准证书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 其次就是测量同一个样品的重复性带来的扩展不确定度, 最后就是测量的示值误差带来的扩展不确定度
两次相减,天平校准还会带入不确定度吗?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m_ff794fa7(Insm_ff794fa7) 发表: 两次相减,天平校准还会带入不确定度吗?
肯定会啊,这些不确定度分量都是需要最终计算时候考虑添加进去,需要合成扩展不确定度
liangzi03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m_ff794fa7(Insm_ff794fa7) 发表:
各位大神,被不确定度难住了。试验前后用同一天平测量,试验前测量为m1,试验结束后测量值为m2,求整个实验过程的质量损失。即,数学模型:m1-m2,请教大家,测量模型m1-m2的测量不确定度如何计算。同一天平测量的试验前与试验后的质量。
      您这个案例是评定两次称量结果差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根据您给出的信息,应该是不考虑其他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只考虑所使用的天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并且m1和m2都是单次称量的结果,而不是多次称量结果的平均值。
      所以个人认为,称量过程所使用的称量设备是同一台天平,所以两次称量结果是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就应该是两次“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代数和。即:u?c?=u?m1+u?m2
    ∵u?m≡u?m2u?天平∴uc=2u?天平
      注:u天平可从天平的《校准证书》中获得。
Ins_6b96c45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陆云纯属是不懂装懂的胡扯。你的问题是将两次称量结果之差作为最终测量结果,这种称量方法俗称“差减法称重”,你说的“质量损失”属于两次称量结果的差,俗称“质量差”,因此你的问题是评定“差减法称重”方法所得“质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wuyuzegang版主老师提供了两个资料,我认为其中《差减法称重的测量不确定度  谢洪波》比较贴合你的问题。文中讲述了“差减法称重”时,使用同一台天平称量,和使用两台不同天平称量时,各自所得“称量差”的不确定度。你的前提条件是“前后用同一天平测量”,因此你应注意文中48页左边下部的提示。
xiahuaniha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uyuzegang(dahua1981) 发表:
可以参考一下
深入学习——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学习计算方法步骤和公式。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