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气相气体流速是怎样影响分离度的

浏览0 回复5 电梯直达
一碗珍珠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大家好,本人想检测某物质中某化合物的含量,现在想把后面的峰分离开一点,但是调了好几次温度,都没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我想问一下各位大佬,气体的流速和分流比等条件对分离有什么影响?
推荐答案:123回复于2022/08/31
载气流速直接影响塔板高度和柱效,是影响色谱分离优化的重要参数。

    载气流速对分离测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对柱效的影响。流速过快,降低分离效能;流速过慢,色谱峰容易拖尾或者前伸。对于特定的载气和色谱柱,一般都有相应的最佳流速,此时色谱柱柱效最高。

② 对样品组分保留时间的影响。不同流速下,保留时间变化差别很大。对于特定的色谱柱和色谱条件,样品组分的保留时间和载气流速成反比。为了加快分析时间,一般用高于最佳流速的线速度分析。

③ 对检测定量结果的影响。流速快慢会影响色谱峰之间的分离,以及峰形的尖锐程度,影响灵敏度,从而影响定量结果。因为根据对信号的响应特征不同,检测器可分为浓度型检测器和质量型检测器。常见的浓度型检测器有ECD等。从检测信号的响应原理看,峰高响应信号与流动相中样品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载气流速无关。但是,在分析过程中,由于柱内扩散和传质阻力,峰宽大小受载气流速影响。流速大,出峰快,峰宽窄,而峰高不变,则峰面积变小。因此,对于浓度型检测器,当使用峰面积表示响应信号时,应保持流速稳定。TCD虽属浓度型检测器,但是载气流速变化时峰高变化很大,与ECD不同。对于质量型检测器,常见的有FID、FPD和TID等,从检测信号的响应原理看,峰高响应信号与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质量成正比。载气流速大,峰高增加,但是峰面积保持不变,因此质量型检测器如果用峰高作响应信号,应保持载气流速不变。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载气流速直接影响塔板高度和柱效,是影响色谱分离优化的重要参数。

    载气流速对分离测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对柱效的影响。流速过快,降低分离效能;流速过慢,色谱峰容易拖尾或者前伸。对于特定的载气和色谱柱,一般都有相应的最佳流速,此时色谱柱柱效最高。

② 对样品组分保留时间的影响。不同流速下,保留时间变化差别很大。对于特定的色谱柱和色谱条件,样品组分的保留时间和载气流速成反比。为了加快分析时间,一般用高于最佳流速的线速度分析。

③ 对检测定量结果的影响。流速快慢会影响色谱峰之间的分离,以及峰形的尖锐程度,影响灵敏度,从而影响定量结果。因为根据对信号的响应特征不同,检测器可分为浓度型检测器和质量型检测器。常见的浓度型检测器有ECD等。从检测信号的响应原理看,峰高响应信号与流动相中样品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载气流速无关。但是,在分析过程中,由于柱内扩散和传质阻力,峰宽大小受载气流速影响。流速大,出峰快,峰宽窄,而峰高不变,则峰面积变小。因此,对于浓度型检测器,当使用峰面积表示响应信号时,应保持流速稳定。TCD虽属浓度型检测器,但是载气流速变化时峰高变化很大,与ECD不同。对于质量型检测器,常见的有FID、FPD和TID等,从检测信号的响应原理看,峰高响应信号与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质量成正比。载气流速大,峰高增加,但是峰面积保持不变,因此质量型检测器如果用峰高作响应信号,应保持载气流速不变。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分流比太小则进样量太大,色谱图中各个色谱峰的分离度会降低、各个峰的保留值缩短,甚至各个组分峰都分不开,即色谱分离失败。若分流比太大,则各个组分峰都有良好的分离度,但如果检测器灵敏度不够,微量组分得到的峰会很小、甚至检测不到微量组分,这样就失去定性定量的基础。因此根据样品的组成小心确定分流比是很重要的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wuyuzega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载气流速:载气流速是决定色谱分离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讲流速高色谱峰狭,反之则宽些,但流速过高或过低对分离都有不利的影响。流速要求要平稳,常用的流速范围每分钟在10-100亳升之间。
分流比对物质的分离有一定的影响。分流比越大,越有可能造成分流歧视。所以,在样品浓度和柱容量允许的条件下,分流比小一些有利。分析样品时要选择最佳分流比,可提高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2.在分流进样过程中,选择分流比时,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如组分的沸点。
(1)高沸点样品,大多分子量及分子体积较大,其在气相中扩散速度相对较慢,而样品中较低沸点组分扩散速度相对较快。若采用大分流比,将使样品中低沸点组分较多优先分流出去,结果使得含量少的组分分析结果偏低,有的甚至不出峰;进样后,分流点处气相组成变化较大,易导致精密度下降。若采用小分流比,可减少此现象的发生,提高精密度,但过小的分流比易使结果失真。
(2)对于低沸点样品,其分子量、分子体积较小,在气相中扩散速度较快,若采用小分流比,将造成样品主成分柱超载,如平顶峰,而产生误差;或者,导致主峰附近的小峰被“兼并”或不能基线分离,每次被“兼并”或分离不佳的程度不同,致使精密度下降,若采用稍大的分流比可减少此现象的发生。
(3)确定分流比的流程如下:
首先从分析样品的性质,如高沸点还是低沸点样品,初步确定采用小的分流比,还是大的分流比。
确定分流比大小,最终还是要通过实验优化。以高沸点样品为例,先在分流比相对较小的范围设置,只改变分流比,其他色谱条件不变。取一标准样品,预设分流比,如20︰1、40︰1、60︰1、80:1、100︰1,进样分析,重复几次,以分流比为横坐标,不同分流比下测定的峰面积(或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纵坐标,作图。
当分流歧视等的图影响越大,峰面积(或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越大,可先初选出相对标准偏差较小的分流比范围。然后,再在这个区间选几个点,继续实验,由此类推,直至得到最佳分流比。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于气相色谱而言,流速的条件对分离的影响,不如温度显著。

楼主具体做什么样品的分析?详细说说具体的分离条件为好。

如果有可能,最好先考虑色谱柱问题,是否需要选用不同固定相或者不同尺寸规格的色谱柱。


分流比在一定范围内不显著影响分离度的。除非色谱峰信号过高。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