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检测前中后的风险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 检测前的风险项

合同评审的风险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委托协议书填写错误或遗漏、检测方法不适用于检测样品、客户要求不明确或未达成、未能将客户需求有效的传递给相关人员等问题。

抽样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抽样过程不符合规定、所抽样品类别错误、抽样单填写/录入错误、样品信息及抽样过程证据采集不完全、抽样数量不足、样品封存不当、样品运输条件不符、样品交接不及时等问题。

样品接收和样品管理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未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或标识不清晰导致样品混淆、样品状态不符合检测要求、未按规定贮存条件保存样品、留样时间不符合要求、样品丢失或被调换、样品制备方法不当、样品信息泄露、样品未按规定销毁等问题。

2. 检测中的风险

人员方面的风险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行为违反职业道德或法律法规、人员资质不满足要求、人员健康情况无法胜任其岗位、未对人员进行授权或资格确认、人员监督/监控不到位、人员培训未达到预期效果、人员检测能力不足、未严格按照检验方法真实、规范、准确的记录和报送检验结果等问题。

仪器设备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仪器设备数量或配置不能满足检验检测需求、设备未及时检定/校准/核查、未对设备使用人员授权、未及时填写设备维护/使用记录、设备存放地点和条件不利于设备运行、设备标识不完整、设备未按规程操作、设备发生故障等方面。

标准物质及试剂耗材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采购不及时、未做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供应商资质不满足要求或过期、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当、存储条件与规定要求不符、标准物质未做期间核查、标准物质使用稀释未做记录等方面。

检测方法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方法的选择不合理或不适用、选择的方法已失效、客户要求的方法未在资质范围内、方法未做验证或验证不全面、标准发生变化未及时变更、非标准方法未进行确认、方法偏离等问题。

设施和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环境设施配置不完善、维护不及时或不到位、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未配备相应的环境监控设施、未对环境监控进行记录等问题。

3. 检测后的风险

结果报告方面的风险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报告未按流程进行审核批准、检验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完整性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时间出具检验报告、超范围使用认证/认可标识、授权签字人超范围签发报告、检验依据及检验结论错误等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