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六届原创】白糖不溶于水杂质的测定检验方法解析

浏览0 回复1 电梯直达
Jun Nan L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yqfxy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白糖不溶于水杂质的测定检验方法解析



1.概述

各种白糖晶体不溶于水: 随着化学方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白糖晶 体不溶于水。这些白糖晶体代表了不同酸度、糖度、碳水化合物含量 等特性的糖晶体,其中包括米糖、白砂糖、蔗糖、葡萄糖等等。所以杂质的检验也尤为重要。

2.方法提要

电导率反映离子化水溶性盐类的浓度。测定已知糖液的电导率,然后应用转换系数可算出电导灰分。本方法所用糖液的浓度为31.3g/100ml.

3.仪器、设备

电导率仪:应符合以下规格。

频率:低周,约140HZ

测量范围:0μS/cm~300μS/cm

测理误差:不应大于满量程的0.5%,刻度单位: μS/cm

4.试剂

蒸汽机或去离子水:精制白砂糖必须用电导率低于2μS/cm的重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对于其他级别白砂糖允许用电导率低于150μS/cm的蒸馏水。

0.01mol/L氯化钾溶液:取分析纯等级的氯化钾,加热至500℃,脱水30min,冷却,称取0.7455g,溶解于1000 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标线。

0.0025mol/L氯化钾溶液:吸取0.01mol/L氯化钾溶液50 ml于200 ml容量瓶内,加水称释至标线。此溶液在20℃时的电导率为328μS/cm。

5.分析步骤

称取白砂糖31.3g±0.1g于干洁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多次冲洗烧杯及玻璃棒,洗水一并移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标线,摇匀。先用样液冲洗测定电导率用的电导电极及干洁小烧杯2次—3次,然后倒入样液,用电导率仪测定样液电导率,记录读数及读数时的样液温度。

电导池常数应用0.0025mol/L氯化钾溶液校核计量。

计算及结果表示

白砂糖样品的电导灰分C按式计算,数值以%表示,计算结果取到两位小数。

                    C=6×10ˉ4C1-0.35C2

式中:

C─电导灰分,%;

C1─31.3g/100ml糖液在20.0℃时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第六厘米(μS/cm);

C2─溶糖用蒸馏水在20.0℃时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第六厘米(μS/cm)。

6.温度校正

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为20.0℃,若不在20.0℃则按下式校正,但测量温度一般不要超过20.0℃±5.0℃。至于溶糖用蒸馏水电导率的温度校正,因影响甚微可忽略不计。

        C20.0℃Ct         

              1+0.026(t-20)

式中:

Ct─在t℃时糖液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第六厘米(μS/cm);

t─测定糖液电导率时糖液的温度,单位为(℃)。

7.注意事项

1)允许误差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其平均值的10%。

2)容器选择。选择质量比较轻、不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如石英皿或烧杯等。避免使用金属或塑料容器,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3)干燥温度及时间控制。常规为105°C,干燥3-4小时至恒重。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样品过热或糊状,时间过长会导致结晶发生潮解,均会影响测定精度。

4)称量环境控制。称量工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在20-25°C,相对湿度小于50%。且避免样品吸湿,操作应迅速准确。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