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如何建立并保持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6.5.1 实验室应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建立并保持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每次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

注1:在ISO/IEC指南99中,计量溯源性定义为“测量结果的特性,结果可以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参考对象相关联,每次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

注2:关于计量溯源性的更多信息见附录A。

解读: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中应有对实验室活动所用设备量值的计量溯源性描述。画溯源图是一种简单明了的比较好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是强制的要求。

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建立并保持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说明溯源性是与具体设备、具体参量相关联的,为其提供溯源的机构也有可能不同,因此计量溯源性的描述不能简单的以“实验室设备→××省计量院→国家计量院”这种模式表述,而是应针对不同设备、不同参量描述,必要时还应包括不确定度的要求。

准则的资料性附录A计量溯源性中提供了建立计量溯源性需要考虑的内容:

A.2.1 建立计量溯源性需考虑并确保以下内容:

a) 规定被测量(被测量的量);

b) 一个形成文件的不间断的校准链,可以溯源到声明的适当参考对象(适当参考对象包括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以及自然基准);

c) 按照约定的方法评定溯源链中每次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d) 溯源链中每次校准均按照适当的方法进行,并有测量结果及相关的已记录的测量不确定度;

e) 在溯源链中实施一次或多次校准的实验室应提供其技术能力的证据。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