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六届原创】电气接触不良造成的色谱峰分叉故障案例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byron1111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电气接触不良造成的色谱峰分叉故障案例

概述



色谱维修工作者进行故障的特征辨析时,对色谱图的整体考察较为重要。当判定不良色谱干扰信号时,需要考虑干扰信号的频率特性,确定其来源。

案例简介



某用户使用Shimadzu 液相色谱仪分析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组分,具体色谱分析条件如下所示:

色谱柱:                      150mm*4.6mm  Shimadzu Wondasil C18

流动相:                      甲醇:0.4%磷酸 = 60:40

进样量:                      10uL

柱温:                        室温

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波长:                        266 nm

液相色谱仪使用某型号的国产色谱工作站,色谱仪的信号线连接到数据采集器上,数据采集器再连接至电脑。近期分析过程中出现槲皮素色谱峰出现分叉现象,故障谱图如图1所示。

1 故障谱图

故障诊断和维修



一般情况下液相色谱分析中出现色谱峰分叉的现象,可能与色谱柱污染、保护住污染、色谱系统死体积较大、进样器或管路不良有关。用户自行更换其他色谱柱,故障无改善。

现场考察用户的多个样品色谱图,发现用户样品分析中色谱峰分叉的位置——即干扰信号的出峰时间并不重现,即使同一浓度样品的重复进样也是如此,那么问题可能并非来自色谱柱或系统死体积。

并且仔细观察用户的色谱图,目标色谱峰和基线上均存在随机性的干扰信号,并且将故障色谱峰谱图放大,观察干扰信号的状态。发现该干扰信号的变化速度较快,如图2所示。

来自污染、色谱柱不良、系统管路连接异常、死体积较大造成的色谱峰分叉,分叉信号的变化速度不可能很快,正常情况下类似物质出峰的正态分布曲线,或者说类似两个或多个未分离峰。

谱图细节





信号变化速度过快,频率过高,应该属于电气问题。在仔细观察谱图过程中,发现液相色谱的数据采集器偶尔发出异常蜂鸣声,并且干扰信号与采集器的蜂鸣声明显相关。

检查和拆解色谱仪与数据采集器的连接线,发现两者通过四根线缆连接,一对为液相色谱的模拟输出信号线,另一对为工作站的触发线。其中模拟输出信号线连接牢靠,触发线明显松脱。

将触发线重新连接,再次开机进样多次,样品出峰正常。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种因为连接线松动造成的故障,很少见,学习了。
Ins_6b5274c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