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什么叫测量不确定度的传递,欢迎讨论?

浏览0 回复34 电梯直达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地板楼层复制粘贴的JJF1094片段,就是我说的1/3原则在检定、校准和型式评价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只不过陆云先生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胡乱解读。其复制粘贴片段的倒数第三行公式就是“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不得大于被测参数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的数学表达式,故称为“三分之一原则”。
  9楼某人是瞎了眼吧,我“地板”楼层晒出的截图是JJF 1094吗?第6.8条所说的三分之一原则(即: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U95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MPEV之比)是量传比的三分之一原则吗?这分明是对测量设备进行特性评定进行符合性判定时,是否要考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符合性判定影响的“判定规则”JJF 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第5.1.3.4条的规定,恰恰是源自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第6.8条(见“地板”楼层截图)。将量传比的“三分之一原则”符合性判定时考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符合性判定结果的影响的“判定规则”混为一谈,又拿不出任何证据,说你狗屁不懂装懂,你还死不承认。睁大眼睛看看《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务实》(第五版)是怎么说的吧: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获得了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使用该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如果使用示值误差实际值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按级使用”,而是等同于“按等使用”了测量设备。
  你一个井底之蛙只知道长度参量分“等”和“级”,力值、扭矩、黏度参量只有“级”没有“等”;砝码不叫“等”也不叫“级”,而是统称为“等级”,流量参量不分“等”也不分“级”,时间、频率参量同样也不分“等”和“级”。这些参量的测量都不需要修正吗?
  如果你按级使用了测量设备并同时使用了示值的修正值,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将远大于按等使用测量设备时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也大于按级使用时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用高等级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比用低等级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这种常识性的问题,还用得着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学术无赖来宣传吗?按你的逻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离散区间的大小,会随修不修正而改变咯。真是蠢得无语!有依据吗?有证据吗?你评一个测量结果修正前后的不确定度不同的实际案例出来给我看看。要不要我为你准备实际测量数据呀,学术无赖?
  如果“按等使用的测量设备”,却“不修正使用”,校准给出的校准结果就毫无价值,同时这种使用方法就既不是“按等使用”也不是“按级使用”,而是一种使用“怪胎”。
  “校准”无论是按“等”使用还是按“级”使用,都需要修正,才能获得“校准值”。说明你对“校准”是一窍不通,狗屁不懂。用高准确度的分析天平进行黄金交易,自然需要对称量结果进行修正,以获得与其他任何分析天平一致的称量结果(只有“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不同)。但用该天平称量允差±20 g的两颗白菜,需要修正吗?你都蠢到这种地步了,居然也好意思骗一顶“专家”的头衔在这里行骗?
  已修正的测量结果,只是修正了已知系统误差,因此已知系统误差将趋近于零,并不“是零”,同时还存在着随机误差和未知系统误差而无法修正,因此测量结果的误差永远不会“是零”。
  不是零那是多少?你到是说啊。那些未定“误差”属于不确定的离散特性,都已经定量表征在以“零误差”(或“修正后的测得值”)为中心,以一定置信概率分布的不确定区间半宽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里了。你学术无赖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拎不清看不懂?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1/19 17:41:22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只要11楼的陆云没有“瞎了眼”,他就应该明白无论哪个标准、规范,也包括他复制粘贴的“教材”,讲述的“三分之一原则”都是同一个。其复制粘贴的片段并划了红线突出的文字,就是对“三分之一原则”的详细解读。即只要测量不确定度的大小满足三分之一原则,这个测量结果就可以直接用于被测参数符合性的判定,不满足三分之一原则的测量结果是不可信的,或者是不完全可信的,无论测量结果的“误差”多大,哪怕是0,也不能直接用于被测参数的符合性判定。
  关于测量设备的等别与级别,以及测量设备的按等使用和按级使用,我说的够明白了,我相信大家也都清清楚楚了,至于计量“专家”陆云仍然不明白,就恕我对12楼的无聊帖子不再重复了。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1/20 1:10:49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只要11楼的陆云没有“瞎了眼”,他就应该明白无论哪个标准、规范,也包括他复制粘贴的“教材”,讲述的“三分之一原则”都是同一个。其复制粘贴的片段并划了红线突出的文字,就是对“三分之一原则”的详细解读。即只要测量不确定度的大小满足三分之一原则,这个测量结果就可以直接用于被测参数符合性的判定,不满足三分之一原则的测量结果是不可信的,或者是不完全可信的,无论测量结果的“误差”多大,哪怕是0,也不能直接用于被测参数的符合性判定。


  对比一下这两段红框标示的内容,检定规程JJG 7072014中所要求的“三分之一”原则,是你所说的“三分之一” 原则吗?JJG 110420036.7条的1/3,与第6.8条的1/3是同一个意思吗?到底是你眼瞎还是我眼瞎呀?你一贯玩弄这种蹩脚下三烂的伎俩来忽悠误导新人或非计量专业版友。你撅起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谁规定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U”大于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测量结果就不可信啊?哪个标准的哪一条哪一款规定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U”大于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就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啊?纯粹是胡说八道。
  关于测量设备的等别与级别,以及测量设备的按等使用和按级使用,我说的够明白了,我相信大家也都清清楚楚了,至于计量“专家”陆云仍然不明白,就恕我对12楼的无聊帖子不再重复了。
  你说明白了什么?狗屎一泡!你有那个能力回答吗?被我驳得理屈词穷,被我问得哑口无言,还要在这里蛤蟆鼓气,死要面子活受罪。奉劝13楼的“学术流氓”,拿不出证据,没有能力回答就识相闭嘴滚远一点。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1/22 13:16:10 Last edit by luyunnc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说的“三分之一”原则与JJG 707-2014中所要求的“三分之一”原则有原则性的不同吗?你的语文水平就这么差吗?
Ins_c556727c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测量不确定度的传递主要体现在所测量的数值是由一个公式或由几个公式得出的,要尽量减少测量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我说的“三分之一”原则与JJG 707-2014中所要求的“三分之一”原则有原则性的不同吗?你的语文水平就这么差吗?
      你说的“三分之一”原则是: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得大于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JJF 707所说的“三分之一”原则是:“所使用的标准设备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得大于被校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这原则性相同吗?意思一样吗?你这么臭的语文水平,也好意思在这里现世?
      哪个标准(或哪本教科书里)的哪一条哪一款,说了不符合你这个所谓的“三分之一”原则,本级测量结果就不可信,就不能进行符合性判定呀?
Ins_b7d2b34c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回复17楼:
  首先纠正你的错误,只有JJG707,没有JJF707,且JJG707仅仅是扭矩扳手的检定规程。就这个只针对扭矩扳手的检定规程也同样不能违背我说的三分之一原则。
  我说的是“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得大于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在JJG707中的“被测对象”是“被校对象”扭矩扳手,因此扭矩扳手示值最大允差绝对值就是我说的“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我相信除了陆云先生,每个人都明白。
  检定必须按检定规程规定的方法和环境条件实施,扭矩扳手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检定结果)就必然决定于所用测量设备(即计量标准),其他要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均可忽略不计,所以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约等于计量标准的计量特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于是,JJG707的表2规定“所使用的标准设备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得大于被校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
  至于陆云先生这个“计量专家”好不好意思“在这里现世”,我并不关注。我认为,如果陆云的语文水平没有“这么臭”,就一定能明白JJG707的这个要求来源于我说的三分之一原则,是“三分之一原则”在扭矩扳手检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即与我说的三分之一原则意思完全相同,完全不存在颠覆性差别。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就这个只针对扭矩扳手的检定规程也同样不能违背我说的三分之一原则。
  你说的是哪一个三分之一原则呀?我14楼以截图方式红框醒目标示出两个三分之一原则,17楼特意用加大号字体醒目标示出两个三分之一原则的差异部分。你是真看不见还是在这里装瞎呀?“标准设备的扩展不确定度U“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吗?

  这又是一例三分之一原则,是你说的那个“三分之一”原则吗?此处的“标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是你所说的被校对象“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吗?不要在这里鱼目混珠打哈哈了,你一贯玩弄这种蹩脚下三烂的拙技来,忽悠误导新人及非计量专业版友,你演得太Low了。
  我说的是“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得大于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的三分之一”。在JJG707中的“被测对象”是“被校对象”扭矩扳手,因此扭矩扳手示值最大允差绝对值就是我说的“被测对象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我相信除了陆云先生,每个人都明白。
  我不明白吗?你从我哪句话看出我不明白?你不要脸无耻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吧。
  检定必须按检定规程规定的方法和环境条件实施,扭矩扳手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检定结果)就必然决定于所用测量设备(即计量标准),其他要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均可忽略不计,所以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约等于计量标准的计量特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扭矩扳子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检定结果)必然决定于所用标准设备(计量标准)的什么呀?是“误差”还是“不确定度”啊?被校扭矩扳子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中可以忽略不计吗?对一把重复性很差的扭矩扳子进行校准,得到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会约等于计量标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吗?这是干了一辈子计量的人,说出来的如此无知的外行话。按你的逻辑,任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都是一样的咯。那是不是任何一把被校扭矩扳子的“示值误差”和“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也约等于标准设备的误差和不确定度呀,被校对象的计量性能是不是都一样啊,蠢得死?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1/23 11:51:52 Last edit by luyunnc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