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请问热流型DSC与补偿型DSC各自的优缺点?

浏览0 回复10 电梯直达
psw_198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小弟刚开始学习DSC,知道DSC从仪器原理上分为两大类:热流型DSC和补偿型DSC。热流型DSC原理与DTA比较相似:是样品和参比都在一个加热板上,一起被加热。但是通过控制样品和参比的相同温度来测量热流差值,可以说是DTA的定量测量版吧。补偿型DSC在高分子物理的教材上讲DSC原理时候就是介绍的这种,样品和参比分别至于两个仓内,有分别的加热电路和传感电路,亦是保持样品与参比同温,并及时补偿两者的热量差。
从谱图上来看,热流型DSC的吸热峰向下,放热峰向上;而补偿型DSC则正好相反。我们公司用的METTLER 822e 应该是热流型DSC。从原理上看,似乎补偿型DSC独立的加热和传感电路似乎测量精度更高些,但不知为何很多厂家仍主打热流型DSC。这两种原理的DSC究竟各有什么优缺点呢?我们在测试使用中对这两种DSC的数据是否需要特别的注意和处理呢?希望有高手帮忙解答~小弟感激不尽~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DTA)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vicki8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功率补偿型有个致命缺点就是:用久了基线飘的很厉害。因为是两个单独的炉子,一边是样品,一边是空白。空白的那个炉子一直很新,放样品的用久了有污染,这样导致两个炉子不对称。

热流型是两个坩锅在同一个炉子里面,可保证样品和空白处在相同条件下。



lunsey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热流式是在一个炉体内加热,热传导影响参比和样品,这样来说功率补偿更加灵敏一些
KK-yiq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补偿型DSC的确存在1楼所说的污染后基线变差的缺点,但由于炉体小,控温好。
热流型DSC基线相对影响小些,但大炉子也带来控温稍差些的弊端。
具体看你的需要,量力而行,够用就好。
学海无涯苦作舟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psw_1982 发表:

从谱图上来看,热流型DSC的吸热峰向下,放热峰向上;而补偿型DSC则正好相反。我们公司用的METTLER 822e 应该是热流型DSC。



请问一下,为什么热流型和补偿型的DSC谱图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呢,放热峰刚好是相反? 我是新手,请各位看客轻拍砖
KK-yiq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ody2007 发表:
原文由 psw_1982 发表:

从谱图上来看,热流型DSC的吸热峰向下,放热峰向上;而补偿型DSC则正好相反。我们公司用的METTLER 822e 应该是热流型DSC。



请问一下,为什么热流型和补偿型的DSC谱图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呢,放热峰刚好是相反? 我是新手,请各位看客轻拍砖

这是因为计算热焓所用公式不同造成的,这里发公式太难了,具体可以参考介绍热分析的书,大多数都会有介绍。
KK-yiq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jody2007 发表:
原文由 psw_1982 发表:

从谱图上来看,热流型DSC的吸热峰向下,放热峰向上;而补偿型DSC则正好相反。我们公司用的METTLER 822e 应该是热流型DSC。



请问一下,为什么热流型和补偿型的DSC谱图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呢,放热峰刚好是相反? 我是新手,请各位看客轻拍砖

这是因为计算热焓所用公式不同造成的,这里发公式太难了,具体可以参考介绍热分析的书,大多数都会有介绍。
Be good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吸放热峰的上下与计算参数有关系,与厂家有关系,跟是热流型还是功率补偿型没有关系的。

原文由 zhengkang 发表:
原文由 jody2007 发表:
原文由 psw_1982 发表:

从谱图上来看,热流型DSC的吸热峰向下,放热峰向上;而补偿型DSC则正好相反。我们公司用的METTLER 822e 应该是热流型DSC。



请问一下,为什么热流型和补偿型的DSC谱图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呢,放热峰刚好是相反? 我是新手,请各位看客轻拍砖

这是因为计算热焓所用公式不同造成的,这里发公式太难了,具体可以参考介绍热分析的书,大多数都会有介绍。
mei_d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印象中好像是ASTM标准规定放热峰向上,DIN标准里规定放热峰向下,这个说法对吗
tutm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问题看似原理不同,其实也是两家代表公司的产品之争,TA(热流型)和PE(功率补偿型)。

近年来,这种两大系列的市场情况已越来越明朗了,TA/梅特勒/耐驰/岛津等为代表的热流型DSC已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具体数据可能保密的,查不到)。

其实,一开始TA公司的热流型就占很大的优势,因为他的前身DuPont Instruments是属于化学化工巨头美国杜邦公司的,ASTM中的许多化学品测试都是杜邦开发的方法,特别是热分析方面的。

功率补偿型的原理看起来很容易看懂,好理解。但是仪器制造却可能比热流型有更多的难度,精细度也更高,相反也就可能较容易性能下降了。
Insm_a2a9e86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