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甘油(丙三醇)药典方法有关物质重现不出来

浏览0 回复12 电梯直达
Insm_1d9d9aa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按照药典方法浓度杂质不出峰,主峰也很难看,求大神指导,色谱柱用的是DB-624,30×0.32×1.8的
推荐答案:xiaoheihei回复于2022/08/09
药典照抄: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6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 检测器温度为250℃。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成分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DB-624中极性柱子,符合药典规定,0.32mm柱子问题不大,不清楚你的程序升温条件,试试推荐的条件,进一下单标看看,不可能不出峰的。除非你色柱子或者色谱坏了。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xiaoheihe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药典照抄: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6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 检测器温度为250℃。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成分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DB-624中极性柱子,符合药典规定,0.32mm柱子问题不大,不清楚你的程序升温条件,试试推荐的条件,进一下单标看看,不可能不出峰的。除非你色柱子或者色谱坏了。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yl3367898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应助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有图么?详细说说具体的分析条件为好。

这根柱子液膜厚度有点大,做溶剂残留比较合适。
可以考虑选用液膜较薄的色谱柱
Insm_1d9d9aa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xiaoheihei(xiaoheihei) 发表:药典照抄: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6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 检测器温度为250℃。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成分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DB-624中极性柱子,符合药典规定,0.32mm柱子问题不大,不清楚你的程序升温条件,试试推荐的条件,进一下单标看看,不可能不出峰的。除非你色柱子或者色谱坏了。
其余的跟药典方法相同,选用的是30×0.53×3的柱子,更改分流比至3:1std才见到峰,但是峰型很差,lod、loq依然不见峰,样品峰形更差了,下图依次是std,sample的图片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zyl3367898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应助
Insm_1d9d9aa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m_1d9d9aaf(Insm_1d9d9aaf) 发表:其余的跟药典方法相同,选用的是30×0.53×3的柱子,更改分流比至3:1std才见到峰,但是峰型很差,lod、loq依然不见峰,样品峰形更差了,下图依次是std,sample的图片
现在考虑更换色谱柱看看是不是色谱柱原因
Insm_1d9d9aaf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安平(byron1111) 发表:有图么?详细说说具体的分析条件为好。这根柱子液膜厚度有点大,做溶剂残留比较合适。可以考虑选用液膜较薄的色谱柱
没有比这根更薄的色谱柱了,目前的方向是往厚一点的柱子找,先出峰,再考虑分离度的问题
Insm_603a714c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做过类似的一个,聚山梨酯80的乙二醇,刚开始页做不出来,后面换成不分流衬管就可以了
我那个用的DB-17 30m*0.53mm*1.0um 对比一下你的,膜厚可能不行
安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Insm_1d9d9aaf(Insm_1d9d9aaf) 发表:没有比这根更薄的色谱柱了,目前的方向是往厚一点的柱子找,先出峰,再考虑分离度的问题
丙三醇保留强,最好考虑薄膜柱
明媚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谢谢各位的回复,在这里给大家做个回复。
在能看见这些杂质峰后,就是分离的问题了,感觉到了这步就是色谱柱的原因了,因为别的条件都试的差不多了,更换了一根同样的色谱柱,最终分离的峰形还是比较拖尾的,但是分离度总算到达药典方法要求,就暂时先这样了,对于这个重复药典方法不做太严格的要求。
如果谁有更好的完整的方案,欢迎交流哦!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mitsumi30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反馈
zyl336789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dadgo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个是柱子问题。另外,可否考虑改变溶剂试试。这种多羟基化合物能否瞬间气化是个问题。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