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菌落总数能力验证,真的简单吗?

浏览0 回复10 电梯直达
状元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看似非常简单,但由于食品种类繁多,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菌群较多,要在同等条件下把所有的细菌培养出来,反应样品的真实情况,实属不易。



菌总计数容易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1、在营养成分单一、保存条件苛刻的食品(水、水产品等)中,微生物复苏、生长缓慢,培养48h计数时容易遗漏

2、一些食品处理后,仍存在类似菌落的颗粒状杂质,很难判断是菌落还是杂质

3、一些食品容易污染变形杆菌等运动性较强的蔓延菌,培养后无法计数。



关键是,能力验证是考察实验室检验能力的外部质量活动,组织方提供试验样本,在菌落总数项目上,一般会考虑增加上述难度。



防止蔓延的方法有哪些?



No.1 增加覆盖一层琼脂培养基

蔓延菌大多为需氧菌,覆盖一层琼脂的目的是隔绝空气,降低需氧菌生长速度。

No.2 添加TTC

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不仅可以使菌落产生红色,便于辨识,也可部分地抑制大片蔓延菌落的形成。

No.3 陶瓦盖代替平皿盖

用陶瓦盖代替平皿盖,可有效去除培养基表面水分,阻止细菌移动,有效抑制蔓延。倾注培养基凝固后,用陶瓦盖(干热灭菌)代替平皿盖,正置放入培养箱培养。



以上三种方法哪种最好呢?



方法:我们分别采用PCA直接倾注法、覆盖一层培养基法、TTC法、用陶瓦盖代替平皿盖法对同一样本进行菌落总数计数。其中,TTC培养基冷却至56℃左右加0.5%的TTC溶液(1mL/100mL)。陶瓦盖法平皿正置放入培养箱培养。

从6小时开始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以后每隔12小时观察1次。



结果



PCA直接倾注法菌落生长相对较快,培养24h,菌落数已达到峰值,其他方法平板培养36h或48h后,达到峰值。

添加TTC的平板菌落生长相对比较缓慢,且培养到最后,菌落依然比较小,但总体检出数值较高。其原因是TTC平板能将部分细小菌落,或生长于琼脂内部、颜色与平板颜色相近,肉眼不易观察的菌落计出。



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95%置信度),四种试验计数结果并无显著差异。按照微生物能力验证的数据统计分析原则,当Z≤2时方为满意结果。因此虽然方法之间数据差异不大,但有必要提高检验技术,将结果控制在最准确的数值范围之内,才能保证在能力验证评价中取得满意结果。



文章来源:网络,Lab PTP 能力验证平台

封面图片来源:创可贴会员,能力验证小编整理。
提醒:文章、视频、图片等所有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及其他涉法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 特此声明!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检测一家亲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提出话题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hou121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从来没说过简单。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Ins_4d306fd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菌落总数的能力验证一般是不同行业通用的吧。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状元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ayicu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生物类的检测项目,一是重复性差,二是生物的适应性强,所以造成其检测结果的离散度大。所以这里做能力验证,要综合考虑其结果进行评价。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咕咕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yayicuo(v3253952) 发表:生物类的检测项目,一是重复性差,二是生物的适应性强,所以造成其检测结果的离散度大。所以这里做能力验证,要综合考虑其结果进行评价。
这个能做不确定度分析吗?
Ins_77ec085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_147c683c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hien_2007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状元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微生物检测的操作程序比较多,不确定因素也多。所以操作时更应该值得注意。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