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接到盲样考核不要慌!这一篇让你心中有数

浏览0 回复11 电梯直达
状元秀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从事检验检测行业,盲样考核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尤其对于有CMA或CNAS认证的实验室来说,每年更是要面临主管部门各类盲样考核。那么,当实验室接到盲样考核任务时,应该提前准备哪些内容?注意哪些事项?有没有经验分享和案例参考?本期我们对相关要点内容进行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01. 盲样考核前如何准备充分?

| 02. 盲样考核的经验与注意事项

| 03. 盲样考核实例分析


一、盲样考核前如何准备充分?




1. 提前准备部分

人员准备:确定考核任务后,首先应确定此次考核的主要操作人员以及其他辅助操作人员,考核项目应由对该项目的原理、操作、计算等整个检验过程熟悉的人员来完成,保证考核的顺利进行。

设备准备:应配有专人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并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度以及可溯源性。

使用材料准备:准备标准容器,在试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容器都要在进行盲样考核之前清洗干净,必要时可以泡酸处理,洗涤干净后方可使用。同时,标准物质、试剂、实验用水、气体钢瓶、已知浓度的质控样等均要求在有效期内、量足、纯度满足要求并处于正常状态。

方法确认:进行分析方法确认,考核过程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必须是国家的标准分析方法。

环境因素:考虑实验室的温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的控制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设想可能的盲样样品类型、浓度范围、前处理方法等情况,准备应急措施

2. 琢磨透作业指导书

跟随盲样来的一般都有一份作业指导书,我们需要通读这份作业指导书,越熟悉越好。对于盲样考核来说,作业指导书就是方向标,会包含大量关键信息,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明确检测的指标;

(2)样品介质:
明确样品介质,不同样品所采用的介质不同,稀释方法也不同;

(3)稀释方法:有的会说明怎么稀释,有的会说明稀释到多少倍,两种方式都必须仔细查看,按照指导书的要求稀释到相应浓度;

(4)浓度范围:有的会说明具体的浓度范围,有的则不会,因此在看作业指导书时一定要仔细;

(5)结果报告:细节一定要看清楚,比如报三位有效数还是小数点后三位,要按照统一的规定;

(6)截止时间:一定要在截止日期,甚至具体的时间点之前完成实验并完成上报。

3. 标准曲线的配置

有的作业指导书会给出可用的浓度范围,样品检测中标准曲线按照标准设置即可,但有些浓度范围给得很宽泛,对于我们做盲样检测并不一定适合,那么就要按照标准方法中给出的浓度范围配置标准曲线。

4. 测定质控样品

符合相关系数也并不意味着标准曲线可直接采用。相关系数只是证明标准曲线线性较好,是否准确还要进一步通过质控样品验证。

5. 初步测定盲样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稀释或者处理样品,完成稀释或样品处理后即可测定样品,初步确定样品浓度。

6. 精确测定盲样

根据初步测定的样品浓度,进一步缩小浓度范围,再次确定合适的标准曲线,样品浓度最好位于缩小浓度范围后的标准曲线中间的位置,需要选择与盲样浓度接近的质控样品再次确认。做过确认之后再次进行测定盲样,这个即是最终的结果。

二、盲样考核的经验与注意事项



1. 盲样接受与储存

盲样一般以快递的方式由组织单位寄送给各实验室,在接收盲样时,要检查快递完整性,盲样容器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立即联系组织方,告知其原由并请求重新寄送。

如果盲样完好的话,我们要按照盲样作业指导书上的储存方式进行储存,不要随意乱放,避免样品失效影响测定。

2. 制定自身的分析计划

这也属于提前准备工作,可以在纸上写下来接下去要做的每一步。比如是直接做盲样,还是自己用标样先做一遍看看自己做出来结果如何?计划用几天时间完成?每一天的时间如何安排?

例如:这位老师拿到的盲样介质为甲醇中苯系物,考核参数为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五种,要求将原液用超纯水稀释2000倍后进行测试,重复测定3次报平均值并计算RSD。

他的计划为3天,第一天上午准备耗材试剂维护仪器,下午试探盲样浓度确定曲线范围,第二天前处理上机加走样,最后一天整理数据出具报告。

3. 药品试剂、耗材需注意

很多实验人员有时候一上来就做盲样,结果出来杂峰有干扰,目标物有干扰。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在做样品前一定要对试剂和耗材进行验收。

同时,绘制校准曲线或标定标准溶液用的试剂应尽可能使用有证书的标准溶液,或使用有证书的标准参考物按标准方法配制。

用于考核的每项标准溶液需全部重新配制,均需采用购置标准溶液配制,以减小称量和滴定误差或者直接采用稀释配液器配制标准溶液,并同步配制足量的其他试剂溶液,以保证考核过程中药品试剂的一致性。

4. 盲样开瓶及储存

通常在盲样考核时,主考单位提供的盲样量不会很多,有机的盲样标液一般是放在2mL棕色安瓿瓶中的,样品量不会超过2mL。为保险起见,有经验的做法是开瓶后分成2份至2mL安捷伦进样小瓶中,一份用作测试,另一份裹上封口膜放入零下20度冰箱中冷藏备用。

三、盲样考核实例分析 



砷的考核

分光光度法考核水中砷。因为是金属混标,按要求使用稀硝酸稀释。砷化氢发生装置中反应结束时,各吸收管中盲样和质控样的颜色和吸光值与空白的接近,生成砷化氢的过程受到抑制,可能是硝酸的干扰。考虑到金属混标,砷也在硝酸中较稳定,盲样分别用质量分数为 2‰、1‰ 硝酸稀释,反应仍受干扰。改用蒸馏水直接稀释盲样。盲样在吸收瓶中反应后颜色加深,Z值为1.32

分光光度法测化妆品砷,硝酸同样干扰测定。按国标,样品消化后残留的硝酸较难去除。经过反复实验,在不增加掩蔽剂的情况下,消化至溶液澄清后,另加入0.5~1mL硫酸,并适当升高温度消解至无棕色烟雾,再加水10~15mL加热至沸。这一改进,可以有效去除硝酸干扰。


低浓度铅的考核


水样铅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进样,测得铅浓度10-6级。测低浓度铅最佳的方法是石墨炉;萃取富集火焰光度法,标准曲线绘制和样品的测定经过的萃取操作步骤多,低浓度误差相对较大。为保证检测结果,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萃取富集后火焰光度法的仪器比对。仔细操作每一步骤,火焰法的结果也能在允许范围内。


总结:测定盲样时,一般同时测定相同形态、已知浓度的有证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对组分复杂或不稳定的参数,可采用多种测量方法或多种定量方法,综合比较后确定测量结果。已知的质控样在其允许范围内,特别是接近靶值时,盲样检测结果一般都会在其允许范围内。如果出现不稳定、低浓度、已知质控样失控等异常情况,应分析原因,灵活运用多种质量控制方法,增加结果的准确性。

来源自:实验室质量管理微信平台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检测一家亲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原子吸收光谱(AA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检测一家亲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skytob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补充更正:三、盲样考核实例分析  铅的例子不合适,火焰法测铅并不好做,仪器选择不是最佳选择,建议换成铜。要么换仪器OES

即便粗测,火焰也不太好做铅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2/5 8:46:59 Last edit by skytoboo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kytoboo(skytoboo) 发表:
补充更正:三、盲样考核实例分析  铅的例子不合适,火焰法测铅并不好做,仪器选择不是最佳选择,建议换成铜。要么换仪器OES

即便粗测,火焰也不太好做
      盲样考核通常出现在以下场合:①能力验证;②实验室间比对。当然,CNAS或CMA组织的能力验证,通常都是以实验室间比对的形式开展。这两种情况,通常都是由能力验证的组织者,编制好了《作业指导书》,以指导各参比实验室,按照统一的检测/试验方法进行检测/试验。否则方法不同,达不到比对的目的。
      另外还有一种盲样考核,那就是实验室的监督评审或复评审期间,由审核专家携带盲样,对某参量进行现场考核,考核的是实验室的测量能力。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skytob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盲样考核通常出现在以下场合:①能力验证;②实验室间比对。当然,CNAS或CMA组织的能力验证,通常都是以实验室间比对的形式开展。这两种情况,通常都是由能力验证的组织者,编制好了《作业指导书》,以指导各参比实验室,按照统一的检测/试验方法进行检测/试验。否则方法不同,达不到比对的目的。
      另外还有一种盲样考核,那就是实验室的监督评审或复评审期间,由审核专家携带盲样,对某参量进行现场考核,考核的是实验室的测量能力。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显然你是从管理角度考虑,而我是从技术角度考虑。

参加者,第一反应是这个方法随便做和认真做效果会差不多,但必须给一个准确结果,心中一万个草泥马。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往往考核结果偏离的实验成员会做吊销、暂停资质的处罚。

科学和准确是活动的初衷,当出现技术员心里崩溃离职的时候,是否值得反思?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4/2/5 9:10:41 Last edit by skytoboo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kytoboo(skytoboo) 发表: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显然你是从管理角度考虑,而我是从技术角度考虑。

参加者,第一反应是这个方法随便做和认真做效果会差不多,但必须给一个准确结果,心中一万个草泥马。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往往考核结果偏离的实验成员会做吊销、暂停资质的处罚。

科学和准确是活动的初衷,当出现技术员心里崩溃离职的时候,是否值得反思?
      1、楼主分享的是实验室考核,而不是实验室内部的人员比对。
      2、“ 参加者,第一反应是这个方法随便做和认真做效果会差不多,但必须给一个准确结果,心中一万个草泥马。”没看明白您这句话欲表达何意。差到什么程度才叫“差不多”?测量结果准不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只需对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标准样品测量便知,无需做人员比对。考核检测人员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测量结果的离散性),无需对有已知特征量值的样品进行检测,只需对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进行检测足矣。至于检测人员有能力而不认真做,那是责任心的问题,靠盲样检测,解决不了问题。
skytob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1、楼主分享的是实验室考核,而不是实验室内部的人员比对。
      2、“ 参加者,第一反应是这个方法随便做和认真做效果会差不多,但必须给一个准确结果,心中一万个草泥马。”没看明白您这句话欲表达何意。差到什么程度才叫“差不多”?测量结果准不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只需对有溯源性特征量值的标准样品测量便知,无需做人员比对。考核检测人员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测量结果的离散性),无需对有已知特征量值的样品进行检测,只需对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进行检测足矣。至于检测人员有能力而不认真做,那是责任心的问题,靠盲样检测,解决不了问题。
1.无论哪种形式的考核,都不影响我表达的主题,方案必须进行技术审核,特别是实际适用性问题。
2.这是客观技术问题,如果没做过一言两语说不清楚,建议您做一遍。目前水质铅火焰法只有1987年出台的 GB7475, 此后HJ标准并未出台过相关的火焰法测定水质铅,
Ins_c593040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现在很多都是仪器测试。万一数据重复性差,你说是检测人员业务水平低,还是仪器质量差。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kytoboo(skytoboo) 发表:
1.无论哪种形式的考核,都不影响我表达的主题,方案必须进行技术审核,特别是实际适用性问题。
2.这是客观技术问题,如果没做过一言两语说不清楚,建议您做一遍。目前水质铅火焰法只有1987年出台的 GB7475, 此后HJ标准并未出台过相关的火焰法测定水质铅,
    我理解您所想表达的意思。关于技术问题,我相信盲样考核的组织者,对被考核者所实施的检测方法也一定进行过技术审核。至于您说的铅元素的盲样考核不合适,建议换成铜元素。可能我对您那个专业不太了解,我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考核铅元素的检测能力,要换成铜元素来做。铜元素的检测结果,能代表铅元素的检测能力吗?
skytobo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我理解您所想表达的意思。关于技术问题,我相信盲样考核的组织者,对被考核者所实施的检测方法也一定进行过技术审核。至于您说的铅元素的盲样考核不合适,建议换成铜元素。可能我对您那个专业不太了解,我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考核铅元素的检测能力,要换成铜元素来做。铜元素的检测结果,能代表铅元素的检测能力吗?
仪器选择错了,要么不换仪器,换检测目标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