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做杂质自身对照?

浏览0 回复30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anm52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yuxiuqin10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单杂和总杂控制基本是对合成药物来说,微生物制品纯度、杂质达不到药典要求。对于已知杂质可以通过杂质对照品定量分析,不能确定的杂质只能定性分析,前提是总杂不能超过0.5%。
对于通过药理、药代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已知杂质就要做杂质自身对照,除非你确定这种杂质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或为未知杂质,单杂不超过0.1%。
lyixua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紫外检测器、二级管振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示差检测器都是选择性检测器,响应值不仅与样品浓度有关系,还与产品结构有关系。

响应值就是检测器检测出来的数值,如峰高、峰面积等。
响应因子是单位浓度的响应值,只与结构有关系了。
两个物质的响应因子相比较,就得到通常的校正因子,这个常用,你应该知道,我们说两个响应因子相似,就默认为校正因子是1,因此自身对照其实就是跟内标法计算公式一样,而外标法其实也就是校正因子是1的内标法计算公式得来的,其原理都是相通的。

当杂质标准品难以获得的时候,而化学合成过程中杂质结构往往跟主产物是相似的,因此假设校正因子是1,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如果有杂质标准品,可以把校正因子计算出来的,结果会更准确。

推荐你看一下中国药典二部附录V D 高校液相色谱法 3 测定法中的,解释的更清楚。
lhj6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主要的原因是方法和操作简便。一般杂质检查都是限度检查,不需要特别精确,特别在杂质未知或未建立杂质对照品时,不失为较好的方法。
雪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学习了
以前做过几个西药,做有关物质测定时,都是用的样品吸收波长,有药典方法的,没有的也是一样的用,也看了不少文献,这个有关杂质的波长选择,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happy水中月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 (10分)
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Paper_detail.asp?id=68764
happyjy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anlxh 发表:
我不是学习药学的,从分析化学的角度我通常会那么说。在上报新药的申报资料关于标准的部分,通常都是按照药典的要求那么做,但具体为什么不清楚。
所有的有关杂质通常都要按照那种格式来做和写资料。


呵呵,我做的就是写资料和递交资料的工作,遇到进口或出口的药品就翻译一下资料。其实不光是新药,所有药品都要测有关物质的。这次翻译的资料关于技术方面写得很细,所以我是诚惶诚恐,不弄明白不放心啊。
happyjy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lued 发表:
我记得在ICH Q2b中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提法,就是在标准品不可获得的情况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杂质的验证。


多谢提醒,我去找一下ICH关于杂质的指导原则,查到后结帖。
蚊 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假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主成分的峰面积为X,溶剂的峰面积为Y,其它所有峰的峰面积之和为Z,为什么不直接用Z除以X以得到总杂质含量,而要用对照溶液的稀溶液呢?(2)为什么要先制成对照溶液再稀释,而不是直接制成含量为0.25ug/ml的对照溶液呢?是为了避免误差吗?

1.百分之一自身对照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杂质与样品在一定波长下有相近的响应值。  需要大大增加供试液的浓度,使样品中的杂质能在仪器的灵敏度下被检测出来。由于供试液的浓度太高,此时的样品峰极可能是不在线性范围内的,因此配制1%浓度溶液。


曾经我也是做药物分析的,例如做甲硝唑原料药的有关物质,中国药典规定是用1%自身对照法,但欧洲药典是用对照品,而且分ABCDEFG等好几个。 开始我也想不明白,用自身对照法,为什么非要稀释100倍后再进样比较 而不在供试液图谱中杂质峰面积与主峰1%的峰面积比较。 现在终于明白了,这要感谢楼主刨根问底的精神啊,我要好好学习!
happyjy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