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华山论剑第十五集】质谱中的名词解释大征集

浏览0 回复12 电梯直达
风之彩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悬赏金额:100积分 状态: 已解决
做质谱有一段时间了,但看看文献、别人的帖子...发现有时别人说的一个名词自己压根没有听过于是想征集一下大家在做质谱时可能会遇到的名词,其实这些名词有时是做某种质谱时出现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原因。
最常见的就是“基质效应”啦,还有“质量歧视效应”、“记忆效应”、“空间电荷效应”...我先开个头,抛砖引玉一下,大家跟上啊。

基质效应(matrix effect):源于待测组分与生物样品中的基质成分在雾滴表面离子化过程中的竞争。由于基质中某些干扰组分的存在会使待测组分离子生成的速度同标准样品相比有显著不同,使得信号响应值产生较大变异。也有人认为基质效应是由于待测组分与基质中内源性物质共洗脱而引起的色谱柱超载所致,这些成分常因在色谱分析中与目标化合物分离不完全或未被检测到而进入质谱后产生基质效应。分为离子抑制和离子增强两种。有文献报道,基质效应主要对ESI离子化方式有显著影响。

请大家看清楚啦,征集的是在做质谱时遇到的名词解释,如内容不符者,一律删之!!!
推荐答案:dickwang2008回复于2008/07/24
Cross-talk:在进行多通道同时检测的时候,通道间彼此的干扰就称为Cross-talk;

Carry-over:高浓度的样品的残留对低浓度样品响应的影响。这两个在外文的参考文献中提到的比较多,在国内很少提及
补充答案:

chromalin回复于2008/07/30

请问一下15楼的,按照你的说法,似乎离子阱质谱的质量精确度要高一些,但好像并非如此啊,离子阱的优势是对离子的富集因此提高了灵敏度,质量精确度好的是FT-MS。
    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只是不太理解你所说的,大家的看法呢?

论坛版主招募|新窦回复于2008/07/30

之前有看到版友cloudy1985发在液相版块的“液质的一些专有名词解释”,虽然是英文版的,但还是不错的。


液质的一些专有名词解释

kjh_012回复于2008/07/30

FAB(Fastatom Bombardment Source) 在离子枪中,一定气压下的中性气体(氩气或氙气)被电子轰击而电离。生成氩离子或氙离子,被电子透镜聚焦并加速,生成动能的可以控制的离子束。该离子束经过一个中和器,中和掉离子束所带的电荷,成为高速运动的中性原子束,用此高速运动的中性原子轰击有机化合物样品,使样品分子电离,这就是FAB的工作原理。 这也是一种软电离技术,更加适用与热不稳定的、难气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可检测高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

zhenhan2008回复于2008/07/21

单分子分解:质谱离子源中的样品蒸汽压通常低到足以忽略分子与分子、分子与离子等发生碰撞反应的程度,所以质谱反应属于单分子分解反应。
离子-分子反应:在化学电离等高压离子源中,应经电离了的分子(即离子)与尚未电离的分子有较多的碰撞机会,因此发生离子-分子反应。在反应分子因和离子之间发生质子交换或电荷交换而被电离。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zhenhan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单分子分解:质谱离子源中的样品蒸汽压通常低到足以忽略分子与分子、分子与离子等发生碰撞反应的程度,所以质谱反应属于单分子分解反应。
离子-分子反应:在化学电离等高压离子源中,应经电离了的分子(即离子)与尚未电离的分子有较多的碰撞机会,因此发生离子-分子反应。在反应分子因和离子之间发生质子交换或电荷交换而被电离。
chromal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空间电荷效应:见于离子阱质谱。离子阱质谱中离子阱既是离子源又是质量分析器,如果同一时间内阱内的离子过多,阱内电场会扭曲,同时离子之间的碰撞会发生,导致不希望有的离子裂解或化学反应发生,造成仪器分辨率下降、质量精度下降和动态范围的下降。
空间分散:脉冲离子源产生的离子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平面(可以假定厚度无限小),而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离子包,离子包内离子距离推斥极的距离是不一样 的,因此称之为空间分散。

fanjila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以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离子质荷比为横坐标所作的条状图就是我们常见的质谱图
youjian0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激光解吸 :是一种用于大分子离子化方法,利用对使用的激光波长范围具有吸收并能提供质子的基质(一般常用小分子液体或结晶化合物),将样品与其混合溶解并形成混合体,在真空下用激光照射该混合体,基体吸收激光能量,并传递给样品,从而使样品解吸电离。它的特点是准分子离子峰很强。通常将它用于飞行时间质谱,特别适合分析蛋白质和DNA。
dickwang200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ross-talk:在进行多通道同时检测的时候,通道间彼此的干扰就称为Cross-talk;

Carry-over:高浓度的样品的残留对低浓度样品响应的影响。这两个在外文的参考文献中提到的比较多,在国内很少提及
熊猫宝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离子阱(Ion Trap)
离子阱并不是一个很新颖的装置,早在50年代末它就被应用于改进光谱测量的精确度。设法提高光谱精确度是每个从事原子光谱研究的科学家所追求的「圣杯」,有人曾这么比喻:如果哪一天上帝允诺帮每个人实现一个愿望,十个原子光谱学家中,大概有九个都会希望上帝做同一件事──以祂伟大的神力把一个原子或分子一动也不动地固定在空间中某一点,好让这些科学家把光谱线量到无比精确。这当然只是一个梦想,一个在真实世界中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由于测不准原理的作祟,DE不可能无限小,所以谱线不可能量到无限准。但是如果我们能使Dt够大,DE还是可以很小,换言之,想要量到更精准的谱线,测量时间必须拉长,因此必须设法局限住待测物体。于是离子阱因应而生,它的原理十分简单:利用电荷与电磁场间的交互作用力来牵制带电粒子的运动,以达到将其局限在某个小范围内的目的。
熊猫宝宝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串联质谱法可以分为两类:空间串联和时间串联。空间串联是两个以上的质量分析器联合使用,两个分析器间有一个碰撞活化室,目的是将前级质谱仪选定的离子打碎,由后一级质谱仪分析。而时间串联质谱仪只有一个分析器,前一时刻选定-离子,在分析器内打碎后,后一时刻再进行分析。

质谱-质谱的串联方式很多,既有空间串联型,又有时间串联型。空间串联型又分磁扇型串联,四极杆串联,混合串联等。如果用B表示扇形磁场,E表示扇形电场,Q表示四极杆,TOF表示飞行时间分析器,那么串联质谱主要方式有
①空间串联
  磁扇型串联方式: BEB EBE BEBE等
四极杆串联: Q-Q-Q<BR>
混合型串联: BE-Q Q-TOF EBE-TOF
②时间串联
  离子阱质谱仪<BR>
回旋共振质谱仪
无论是哪种方式的串联,都必须有碰撞活化室,从第一级MS分离出来的特定离子,经过碰撞活化后,再经过第二级MS进行质量分析,以便取得更多的信息.
chromal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问一下15楼的,按照你的说法,似乎离子阱质谱的质量精确度要高一些,但好像并非如此啊,离子阱的优势是对离子的富集因此提高了灵敏度,质量精确度好的是FT-MS。
    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只是不太理解你所说的,大家的看法呢?
kjh_0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CI(Chemical ionization source)化学电离源 它是利用反应气体的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样品的分子发生分子-离子反应而生成样品分子的离子的一种“软”电离方法。其结构基本上与电子轰击电离源相同,只是化学电离源的电离盒要有较好的密封性,使电离盒内反应气达到离子-分子反应所需的压强,而又能保证整个离子源的真空。CI常用的反应气有甲烷、氨气、异丁烷。可能出现正极或负极两种质谱图。
kjh_012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FAB(Fastatom Bombardment Source) 在离子枪中,一定气压下的中性气体(氩气或氙气)被电子轰击而电离。生成氩离子或氙离子,被电子透镜聚焦并加速,生成动能的可以控制的离子束。该离子束经过一个中和器,中和掉离子束所带的电荷,成为高速运动的中性原子束,用此高速运动的中性原子轰击有机化合物样品,使样品分子电离,这就是FAB的工作原理。 这也是一种软电离技术,更加适用与热不稳定的、难气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可检测高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