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费氏和Mie氏两种测试理论的差别

浏览0 回复8 电梯直达
abright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同一个样品使用费氏和米氏理论的测试结果有多大。两种理论的差别在哪里。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youjian0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fanjila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zygchina 发表:
同一个样品使用费氏和米氏理论的测试结果有多大。两种理论的差别在哪里。


差别会很大,尤其是非吸收型颗粒,对5微米以上的吸收型颗粒差别相对较小.因为费氏是米氏的不精确近视,不管什么类型的颗粒推荐使用米氏来分析.
littlemin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Fraunhofer衍射只是Mie理论在d >> l的极限状态下的简单形式。

Fraunhofer 理论仅用于以下颗粒
1)远远大于波长(通常>30um)且为不透明,即与介质(折射率通常大于1.2)相比,颗粒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或者
2)高吸收力(吸收系数通常大于0.5)。
在Fraunhofer 理论中物质的折射率不会产生影响,因为大颗粒的散射强度集中在正向(角度通常小于10)。为此,Fraunhofer衍射也被称作正向散射。第一个最小散射强度的角度按公式3.1 与粒度存在一元关系:

sinθ=1.22 * λ  /  d

大部分的散射强度集中在一个非常尖锐的中央波瓣上,这样便提供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以解决光散射测量
大颗粒。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litsas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回答精彩
youjian000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ttleming 发表:
Fraunhofer衍射只是Mie理论在d >> l的极限状态下的简单形式。

Fraunhofer 理论仅用于以下颗粒
1)远远大于波长(通常>30um)且为不透明,即与介质(折射率通常大于1.2)相比,颗粒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或者
2)高吸收力(吸收系数通常大于0.5)。
在Fraunhofer 理论中物质的折射率不会产生影响,因为大颗粒的散射强度集中在正向(角度通常小于10)。为此,Fraunhofer衍射也被称作正向散射。第一个最小散射强度的角度按公式3.1 与粒度存在一元关系:

sinθ=1.22 * λ  /  d

大部分的散射强度集中在一个非常尖锐的中央波瓣上,这样便提供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以解决光散射测量
大颗粒。
说得不错,能否把Mie也详细地说说呢?
恶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恶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恶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acobli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当用米氏理论时,我们需要下述参数:
颗粒的折光系数  np
介质的折光系数  nd   
颗粒的吸收系数  kabs
仅相对值是重要的,    np/nd     kabs/nd
找了一张图片,供参考


恶狼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于大于3mm的粒子,两种理论所推到出的光能分布是非常接近的,但是有些粒子的折射率虚部不为零,也就是吸光度不为零的物质大于1mm的粒子用两种理论推到出的光能分布也是较接近的。但使用夫合浪费理论时可能会出项一个小粒子的假象峰。但是米氏理论非常复杂,现在很多仪器厂商说是用的米氏理论。但是实际还是夫氏理论。哈哈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