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描述的现象来看,如果加入淀粉前溶液呈浅黄绿色的话,应该还有一定量的碘,而不是2滴硫代硫酸钠相当的碘量,另外,加淀粉后呈深蓝色的话,也应该要滴几滴才会到终点(我经常上学生实验课,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终点的颜色呈浅蓝色,不再褪色,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仍有可能是淀粉溶液的问题,按现象应该是加入过早碘被包夹的情况。另外,淀粉溶液是不是用沸水溶解的清亮溶液?
(2)三价铬离子在硫酸溶液中正常情况下是亮绿色,如果溶液组成变化,三价离子颜色也会变化的,例如,硝酸铬的溶液就不是亮绿,而有一点蓝绿、墨绿;氯化铬溶液也会与硫酸铬溶液有一些差别,所以对颜色的判断和描述个人之间也会有差别。关键是对颜色突变的控制要准确。
你做一个精密度的试验,可以推测现象是否正常,试验:
1)取3-4份完全相同的重铬酸钾溶液,按相同的步骤和相同的试剂加入量做平行样测定,比较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如果精密度很好,体积相差在0.1ml以内,我认为你的终点是正常的。因为若问题出在淀粉对碘的包夹时,这种包夹量不会完全相同。如果体积相差较大,有可能仍是淀粉的问题。
2),取20.00、30.00、40.00ml重铬酸钾溶液,按1)的要求测定平行样,测定硫代硫酸钠浓度,如果相对偏差的极差在0.3以内(我放大了偏差要求),终点控制应该是正常的,反之,可能是淀粉的问题。
3)可以用砷标准溶液标定一个碘溶液(在PH8.3左右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定),再用碘溶液来标定硫代硫酸钠浓度,看一看与重铬酸钾标定的偏差有多大,以此来判断重铬酸钾标定的结果有没有大的问题。虽然存在方法误差,但总是可以进行浓度的比较,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有一点需要说明:指示剂指示的化学滴定分析,终点是根据颜色突变来决定的,这与滴定曲线上的突跃相对应。你既然看到了颜色突变,平行测定的精密度也好的话,滴定应该是正常的,只是对终点的描述各人有差异而已。
想问一下,你以前做过这个测定吗,是不是跟以前完全不同?如果以前正常,现在现象异常,这就一定是出问题了。
请告诉2005版药典第几部,第几页,必要时我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