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当代物理学家

浏览0 回复708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郭际    197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专业。历任课题组组长、业务处处长、副台长,现任国家授时中心主任。从事天文测时、数据误差分析、星表编制、国际地球自转联测、授时台建设和现代化技术升级改造、导航系统建设等项目的研究及管理工作。 参与编制的《我国授时赤经星表》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负责完成的国际地球自转联测结果在国际同类仪器中获第二名;作为“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项目主要成员,为项目方案论证、立项、启动、组织实施和测试验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合作著有《时间科学》一书。 作为负责人目前从事“BPL长波授时系统”现代化改造项目。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孝辉  2001年至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卫星导航系统虚拟星载原子钟的实现方法,负责数据处理子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2005年后在“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项目中负责区域差分和广域差分的算法设计与工程实现,负责CAPS差分系统建设。 近年来主要从事卫星导航系统中高精度时间频率测量控制方法与技术、差分方法与实现的研究。提出了BPSK调制信号设备时延的测量方法,为设备时延精确校准开避了新的途径,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卫星导航系统时延测量;提出卫星导航系统虚拟星载原子钟的实现方法,突破类GPS系统工作方式的限制,实现了无星载原子钟条件下的导航;提出卫星导航系统中广域差分量计算的新方法,将星钟误差计算和星历误差计算分离,提高差分量计算精度。作为负责人从事室内定位系统的研究、导航系统信道传播时延测量及预报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孙宏伟  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在日本通信综合研究所作为特别研究员和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亚太地区高精度时间传递研究和时频信号处理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亚太地区TWSTFT的稳定度计算及其与GPS-CV的比较;详尽讨论了卫星的运动对亚太地区TWSTFT准确度的影响;研究了MSAS系统(GPS增强系统)的时间组成及同步问题。2005年后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从事高精度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和载波相位时间频率传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10篇被SCI或EI收录。证明了标准方差与Allan 方差及广义Allan方差之间的联系,指出了Allan 方差在数学上的不严格性;提出了针对时频信号处理问题的子波滤波方法;对亚太地区TWSTFT的准确度和稳定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估算;提出了应用亚太地区TWSTFT网确定同步卫星位置的方法;研究了基线和观测仰角对GPS-CV时间比对的影响程度。这些研究结果都发表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 目前在研项目:高精度时间传递与同步;原子钟信号重建与原子时算法研究;中日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系统的建立。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胡永辉      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长期从事时间和频率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工作,特别是在我国靶场“时间统一系统”工程和时统用户终端关键技术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多年来为卫星发射及测控基地和国防相关部门研制了数百套时间统一系统,解决了上述领域内中高精度时间同步和定时问题。 研制的PO21型全自动长波定时校频接收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原国防科工委认定为第二代战略武器更新换代产品;研制的"卫星双向话音通道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首创了利用卫星话音通道进行高精度时间同步,解决了我国靶场与远洋测量船之间的高精度时间同步问题,获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负责承担的 “空中无源目标探测、拦截系统时间分系统”应用于国防任务,在国内首次将纳秒量级高精度时间同步应用于工程项目,目前已被批准小批量生产和列装。 承担科技部、中科院等共同支持的“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中的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研制项目,主持设计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中国区域定位系统"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为整个系统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五项。负责编写《现代时间测量》、《靶场时统》著作两部,参与编写教材《时间统一技术》、《时频技术应用》两部。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吴贵臣        《时间频率公报》主编。曾任陕西天文台原子时组组长,时间频率研究室主任,副台长,台长 ,多次任中国天文学会中国GPS技术应用协会授时与时间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1972年起一直从事时间频率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工作。参加了我国BPM短波授时系统和BPL长波授时系统的建设,是我国原子时授时基准建立保持和发展及实现高精度发播控制的主要供献者。在守时理论与方法、综合原子时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守时环境对原子时性能的影响及环境的精细控制、高精度GPS共视法国际时间比对及其标准化、用GPS技术研究电波传播、我国通信同步网的建立、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可信时间源、可信时间分配与认证、国家主干网同步安全与同步参考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我国低频时码授时系统的建立及相关技术发展研究和产业化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 获国家省部级奖数项,其中长波授时台系统建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承担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新一代低频时码授时研究”;企业合作项目“低频授时扩展及产业化研究等科研项目”。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樊战友        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开展南极地区电离层研究;主持完成了美国进口工业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防、电力、通信等行业的横向课题和项目。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取得的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高温耐火材料生产线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精密时间间隔计数器”获科学院西安分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正致力于精密时间测控技术研究。精密时间测量是测量技术的基础和关键,对国防建设,特别是提高精确打击水平,意义重大。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郭文阁      1994年6月到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任教,在该校从事光学和光电子学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激光原理、力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纤维光学、光学传感技术、微小光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从1992年至1999年曾先后参加并承担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子项目、中科院及省部级重点项目、航空基金等航空院校自选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1999年至2003年6月,获得德国Friedrich Erbert Stiftung(艾尔伯特基金会)博士奖学金资助,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应用光物理研究所(IAPP)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有机光电材料薄膜的光谱及电致吸收谱的理论和实验研究。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获得德国DFG(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德国政府研究基金组织)博士后奖学金继续留在该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留德期间参加了多项德国DFG及BMBF项目的研究工作。2004年7月回国工作后,被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引进为量子频标研究团组研究员。 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加国家九七三项目“原子频标物理与技术基础” 子课题“冷原子光频标的机理”;中科院国防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新一代星载原子钟-CPT maser实验装置研究”;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交叉方向项目“新型原子频率标准的基础和技术”子课题“87Sr冷原子光学频标实验装置研制”等科研项目。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卢晓春          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为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导航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精密时间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和无线电测距技术与定位导航。作为综合基带子系统的负责人,负责和参与CAPS信号体制的设计、CAPS综合基带的研制;负责CAPS导航电文的设计;参与CAPS一期主控站联调、一期系统联调、二期主控站设计。在项目进行中,撰写论文、技术报告、设计方案30余篇;参与 “高精度星座自主时间同步及信息交换总体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系统的误差分析工作,撰写学术论文2篇。 目前在研项目:“中国区域定位系统”的研究、设计、工程实施;“某型导航定位系统信号特性研究与分析”;空天时间平台的构架与研究工作;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时间同步工作;室内导航系统的构架与研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许林生  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通讯专业。1998年—2001年在原陕西天文台第六研究室工作,主要负责GPS载波相位定位测量仪和低频时码信号场强仪的研制工作。2001年至今,在授时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创新团组工作。 获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2006年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0篇。 目前从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新一代低频时码授时系统研究”。
德厚志远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李志刚          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6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现国家授时中心)从事天文和时频科研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陕西天文台台长、国家授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研究领域为天体测量、天文仪器和数据处理方面。近几年来,在卫星测轨定轨和导航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明的“转发器卫星测轨定轨方法”成功地用于卫星测轨定轨,使卫星的测轨定轨精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设计和建设的卫星测轨地面观测系统能实时监测仪器系统误差的变化,观测系统稳定,测伪距精度高;发明的多台站卫星双向时间比对归算方法,使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精度有明显的提高,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卫星定轨和深空探测飞行器定轨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国内首先把光子计数技术用于天体测量仪器,并发展了用于光子计数技术的正相关归算方法。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科院成果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