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CPSA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 关注药物分析应用研究进展

浏览0 回复3 电梯直达
土老冒豆豆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土豆注:有谁了解会议来由背景的?有谁了解讨论议题所涉及的仪器和分析理念的?欢迎跟帖谈谈,积分奖励。

CPSA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 关注药物分析应用研究进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7日-9日,第一届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上海研讨会(CPSA Shanghai 2010,the 1st Annual Shanghai Symposium on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tructure Analysis)在上海锦江饭店顺利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学者和专家到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CPSA Shanghai 2010会议现场



  一年一度的CPSA会议起始于1998年,通过制药工业有关问题的公开讨论,对其创新技术与工业实践进行回顾,分享他们各自的高新技术实践经验以及对当前学术发展前景的看法。本届上海研讨会主题为“分析性能研究进展:创新应用和新型工作流程”。

CPSA主席Mike S. Lee博士主持会议

会议特别赞助商-安捷伦科技牟一萍女士出席会议



  【大会报告之一】

Charles Tong博士(辉瑞Pfizer)



  报告题目: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Analytical Sciences - 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Charles Tong博士报告中提出了以下观点:

  (1)制药工业和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2)质量源于设计(QbD)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系统开发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性与有效性;

  (3)QbQ方法用于开发更可靠分析方法和有效控制系统的探讨;分析QbQ原理与ICH发布的Q8(制药开发)、Q9(质量风险管理)与Q10(制药质量体系)是一致的;

  (4)方法的性能要求是明确地基于产品CQAs。当在可操作方法设计区域内移动(MODR)时,对方法参数和方法结果(属性)之间关系的更好理解,可以促使监管制度变得具有灵活性;

  (5)符合分析对象简介(ATP)的众多方法应该是可以互换的;

  (6)为了对过程进行理解和控制,一些非常规的分析工具(例如:PAT-过程分析技术、成像、仿真)正普遍地被应用。

  【大会报告之二】

John Fjeldsted博士(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土老冒豆豆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报告题目:A Comparison of Nominal and Accurate Mass Approaches to Metabolic Stability, Profiling and ID

  John Fjeldsted博士在报告中的观点:

  (1)利用检测预期和预期以外代谢物的合理方法,不但可以得到定性和定量的全扫描高分辨数据,并且在药物发现中,对早期化合物评价是很理想的;因为新的全扫描高分辨质谱所具有的选择性,才使这种实验成为可能;

  (2)快速的扫描速度,确保了UHPLC的狭窄色谱峰的定量取样;

  (3)MS/MS谱的识别与确认可以同时被获得;

  (4)普通软件即可以用来处理MRM和高分辨率数据;

  (5)极限灵敏度仍然可以通过选择Triple Quad MRM分析获得。

  【讨论主题之一:药物发现阶段的ADME数据整合】

Frank Lee博士                            Haojing Rong博士                          Jeff Zhang博士



  相关主题报告:

  The use of ADME/PK information in Lead Optimization and Drug Candidate Selection

  主讲人:Frank Lee博士(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When ADME Meets Potency – It’s All About the Dose

  主讲人:Haojing Rong博士(辉瑞Pfizer)

  Strategies and Experiences in DMPK Support of Drug Discovery and China R&D Center

  主讲人:Jeff Zhang博士(诺华Novartis)

  相关观点/见解:

  (1)以药代动力学(PK)为基础的临床试验失败已经明显地减少了;药物相互作用(DDI)是难于避免的,但可以被控制;

  (2)把药效和毒理信息成功地从动物转移到人类仍然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更多人体细胞试管内培养和组织测试,以支持候选药物的选择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DMPK(药物代谢及动力学)的评价具有对候选药物选择阶段的药物发现具有很大影响;

  (4)对DMPK(药物代谢及动力学)的支持,需要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平衡;尤其是对一个新成立的研发机构来说,这种平衡更为重要;

  (5)如果当前的经济增长趋势持续下去,在未来,中国可能成为全球主要的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之一。

  【讨论主题之二:药物开发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与利用】

Christine Miller博士                          Paolo Vicini博士                      Hequn Yin博士



  相关主题报告:

  Optimizing Peptide Quantitation in Drug Discovery

  主讲人:Christine Miller博士(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

  Intergrating Data to Generate Knowledge for Drug Discovery: A Role for PK-PD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主讲人:Paolo Vicini博士(辉瑞Pfizer)

  Use of Biomarkers in Proof of Concept Trials

  主讲人:Hequn Yin博士(诺华Novartis)

  相关观点/见解:

  (1)ADME研究进展大大改善药物开发过程中的损耗率;

  (2)与其它小分子相比,多肽类的参数优化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利用多反应监测(MRM)为基础的方法,肽定量可用于药品重要性靶蛋白的多元实验;

  (3)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个性化用药等制定方案。

  【讨论主题之三:生物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

Jing-Tao Wu博士                          Mark Qian博士                            Eric Yang博士



  相关主题报告:

  Bioanalysis Beyond ADME: From Systemic Exposure to Active Drug at the target

  主讲人:Jing-Tao Wu博士(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Free Concentration Determination in Intact Tissue

  主讲人:Mark Qian博士(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Integrating DMPK with Biology for CNS Drug Discovery

  主讲人:Eric Yang博士(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相关观点/见解:

  (1)支持ADME研究的生物分析法正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2)利用药物分析学技术来获得对药理学新的认识,从而理解药物起作用或不起作用的原因,是一个新出现的研究领域;

  (3)AccuProb 在直接测定完整组织样本中药物自由浓度方面显示了巨大潜能;

  (4)探针方法中的快速取样/提取对复杂的动力学研究是适合的;其是稳定的、可重复使用并且不会引起排斥的,并且可以在行动现场测量自由浓度;

  (5)DMPK(药物代谢及动力学)在理解药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讨论主题之四:LC-MS技术】

Christopher Evans博士                Angela Wong博士

Lucy Xu博士                          Can Ozbal博士



  
土老冒豆豆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相关主题报告:

  The Use of Dried Blood Spot (DBS) Samples in Drug Development

  主讲人:Christopher Evans博士(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High Throughput ADME Screening

  主讲人:Angela Wong博士(药明康德WuXi AppTec)

  Nano Flow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rug Metabolism Studies

  主讲人:Lucy Xu博士(诺华Novartis)

  Will Mass Spectrometry Replace the Plate Reader? The Emerging Role of High-Throughput MS in Drug Discovery

  主讲人:Can Ozbal博士(BIOCIUS Life Sciences)

  相关观点/见解:

  (1)干血点(DBS)是传统血浆基体的一个可行替代品,其技术足以支撑国际公认标准下的验证方法;

  (2)目前DBS样本制备和分析还处在全面起步的阶段,但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快速发展;

  (3)纳流技术在药物代谢研究领域的生物分析定量与识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4)在高通量ADME筛选研究上,将进一步提高分析的高通量、改善ADME筛选的周转时间、全过程的无缝整合以避免瓶颈、优化分析性能、加入额外ADME检测等。

  【讨论主题之五:利用中国研究能力促进药物研发】

Todd A. Gillespie博士                    Yining Zhao博士



  相关主题报告:

  Utilization of Synthetic & Characterization Capabilities to Enable Commercial CMC Strategy

  主讲人:Todd A. Gillespie博士(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

  Analytical Research Alliances – A Case Study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Pfizer and Chinese Academic Laboratories

  主讲人:Yining Zhao博士(辉瑞Pfizer)

  相关观点/见解:

  (1)主要杂质的合成(作为标准)促进了控制策略部分方法的成功发展;杂质的表征/辨认对在一个合成路径中理解关键杂质途径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2)在合成路径中,与选择性步骤有关的合成工作提供了具体杂质或其副作用的更多信息;

  (3)更详细的基础研究,不但可以增加目前的技术能力,还为新技术的未来发展和应用提供基础;

  (4)通过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研究数据表明,辉瑞(Pfizer)公司和DICP(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辉瑞(Pfizer)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寻求与相关学术实验室的合作机会。

  【讨论主题之六:中国早期CMC发展】

Brian Winger博士                    Eugene Gong博士



  相关主题报告:

  Early CMC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Enable Phase I Clinical Trials

  主讲人:Brian Winger博士(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

  CMC development strategy/Services at WuXi – Now and Future

  主讲人:Eugene Gong博士(药明康德WuXi AppTec)

  【讨论主题之七:分析化学中的计算工具】

Roman Szucs博士                      Gang Xue博士                            Neil Feeder博士



  相关主题报告:

  Chromatographic Method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f in-Silico Tools

  主讲人:Roman Szucs博士(辉瑞Pfizer)

  Automated Peak Tracking in Rapid Method Develipment

  主讲人:Gang Xue博士(辉瑞Pfizer)

  Computational Tools in Pharmaceutical Material Sciences

  主讲人:Neil Feeder博士(辉瑞Pfizer)

  【会后研讨会】

  CPSA Shanghai 2010正式会议结束之后,又分别以“Good Bioanalytical Science in Drug Development”、“Chiral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s”、“New Technologies and Novel Application”为主题举行了专场“会后研讨会”,岛津Shimadzu的Fan Xiang博士、Esensing Analytical Technology(上海仪真分析代理)的William Shi博士、艾杰尔科技Agela Technologies的Jerry Wang博士分别就LCMS-IT-TOF、ONLINE SPE-HPLC SYSTEM、MAS(Multi-function Impurity Adsorption SPE)作了专题报告。

Fan Xiang博士                          William Shi博士                        Jerry Wang博士

会议茶歇
 

往往外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开头是:2010年4月7日-9日,第一届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上海研讨会。。。
第二段: 一年一度的CPSA会议起始于1998年
怎么回事,第一届了,怎么还起始于1998年呢!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4/25 23:24:10 Last edit by cxm2009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