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涅槃园地

浏览0 回复222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wcf33345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nzq(linzq) 发表:
原文由 共工(renxin) 发表:
真是好贴,学习了。
看到了有关争论,听说现在ZEISS在国内大卖,大有超越日立之势,不知是否属实。


“大卖”不见得就一定是好东西,超越日立还早。“大卖”是和过去的一穷二白比较的。

现在中国是太有钱。买东西太追求名声,不讲求自己是不是适用。光听忽悠,不清楚自己的实际需求。你想一下来几千万的买电镜,那还管好不好只管贵不贵。电镜一买就是几台,也不管有没有人能把他们用起来,大多东西买来是一摆设。蔡司的东西看起来是好看。

热场从分辨能力来说是敌不过冷场的,唯一比冷场占优势就是大速流易于做分析。可是纳米级的东西最多也就是定性分析,因为要看到纳米形貌又要做定量分析这是不可能的,不满足定量分析的条件。定性分析冷场完全可以满足需要。而看形貌那就是冷场的优势。现在许多单位听到某些不负责任的人忽悠,往往花了许多的钱买了热场可是主要工作却是看形貌。热场最大的问题就是灯丝问题了,最多三年就要换,可是目前国内的工程师能力够吗?即便能力足够现场条件满足更换灯丝的需要吗?因此灯丝更换以后还能保证原来的分辨本领吗?厂家敢不敢保证灯丝更换后的指标不变?
据我所知灯丝换一次指标下降许多。三四根灯丝换过以后仪器还能是纳米级别的吗?基本该丢了。而后几根灯丝寿命是1年半左右。中科院固体所的FEISIRON200,2004买的现在给学生戏称为“微米电镜”。

主要是现在钱不是自己的,花冤枉钱是中国人的传统。而且名声越大越不把钱放在心上,浪费越严重。


那我们刚买的日立的7601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嘿
linz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应该是日电的。我不是太喜欢热场,这个东西不上不下,看图像不如冷场,做分析不如探针。最主要是灯丝换得太快而且换一次性能不可避免的要差一点,每次换灯丝的钱还不少,所以我觉得热场得不偿失。

那我们刚买的日立的7601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嘿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6/7 8:20:36 Last edit by linzq
fly-fal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nzq(linzq) 发表:
应该是日电的。我不是太喜欢热场,这个东西不上不下,看图像不如冷场,做分析不如探针。最主要是灯丝换得太快而且换一次性能不可避免的要差一点,每次换灯丝的钱还不少,所以我觉得热场得不偿失。

那我们刚买的日立的7601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嘿


7601是JEOL的...日立目前只有一个SU70
fly-fall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nzq(linzq) 发表:
应该是日电的。我不是太喜欢热场,这个东西不上不下,看图像不如冷场,做分析不如探针。最主要是灯丝换得太快而且换一次性能不可避免的要差一点,每次换灯丝的钱还不少,所以我觉得热场得不偿失。

那我们刚买的日立的7601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嘿


热场可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从JEOL和Hitachi也都推出各自的热场电镜就能知道,探针的电流是大,但其分辨率低,微区分析能力相对来说要弱...另外,冷场电镜有束流不稳的问题,元素分析不好做...当然了,光照相还是有优势的:)
linz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这个可以探讨一下,其实元素分析如果是定性分析冷场也是蛮好的,我这里4800做定性还是非常的不错。而定量的话对于纳米级别来说是无法实现的,这个你可以从李香庭老师关于定量分析的几个条件可以看到,而波谱分析和EBSD对样品的要求是更大了。所以纳米级别的样品基本上也就是定定性而已,其他的分析基本就是摆设。
目前用热场的有几个做纳米材料的定量分析了?基本也就是看看图像而已。至于热场为什么这样的越来越热,我觉得是许多单位的盲目跟风有关,因为据我了解下来买热场做用来做分析的是很少很少的,大部分是用来作观察。中国现在许多单位是一下来了太多的钱了,基本不是管自己有没有用,往贵了配就是这样的想法。还有就是对能谱分析的了解不够就盲目进入。至于后期会怎样都是不管的
还有个说法是冷场要FLASH,所以不能24小时不停的工作。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要是冷场的真空保持的好FLASH以后可以直接作观察不需要等待电镜稳定下来,而作FLASH只需要一分钟左右,换样品时间也就两三分钟。而欧系的热场基本是对样品室直接放气所以抽气时间比较长等待时间可以说比冷场要长不少。
元素的微区分析主要还是在微米级别或以上,这样的分辨率探针是能够应付的。

热场可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从JEOL和Hitachi也都推出各自的热场电镜就能知道,探针的电流是大,但其分辨率低,微区分析能力相对来说要弱...另外,冷场电镜有束流不稳的问题,元素分析不好做...当然了,光照相还是有优势的:)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6/7 17:19:52 Last edit by linzq
warii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好帖,新手学习学习再学习!
另外,我还是说一点我的拙见,热场其实在高电压下的分辨率还是不错的,只是在低电压下逊色很多,当然,如果真的关心表面细节,那用冷场肯定好,但热场的部分应用也是冷场望尘莫及的,如CL。

另外,还有一点有异议的。SE (M,LA0), LA0据了解应该是极靴部分“上拉”电极偏压为0V,高低角度BSE信号都收集。正如roadch所说,部分高倍照片用SE(U)或SE(U,LA XX)可能效果会更好。
fengyongh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linzq(linzq) 发表:
当然高电压也有高电压的用处,下面是二氧化钛薄膜喷镀上银颗粒淬火后,银颗粒被包裹在低电压下无法看见,可是加高电压以后就显现了出来[
/quote]
有几个不清楚的问题:
1 “ 银颗粒被包裹在低电压下无法看见”怎样理解包裹的含义。怎样从二次电子发射量解释清楚呢?请教。
2  这两张照片不是同一个视场,如何认定是加速电压的影响呢?
fengyongh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就像10万倍在草丛中找钥匙而80万倍就是把钥匙放到你眼前。所以高倍数不是没有意义,”我觉得不能这样比喻。“把钥匙放到你眼前”你就可以发现钥匙的更多细节,但是80万倍图像的细节不会比10万倍图像的细节更多。决定性因素还是束斑直径。我仔细看了发上来的照片,超过10万倍只能得到或许更加恶化的模糊图像。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0/6/8 4:35:44 Last edit by fengyonghe
linz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fengyonghe(fengyonghe) 发表:
“就像10万倍在草丛中找钥匙而80万倍就是把钥匙放到你眼前。所以高倍数不是没有意义,”我觉得不能这样比喻。“把钥匙放到你眼前”你就可以发现钥匙的更多细节,但是80万倍图像的细节不会比10万倍图像的细节更多。决定性因素还是束斑直径。我仔细看了发上来的照片,超过10万倍只能得到或许更加恶化的模糊图像。

决定性因素还是束斑直径。这点不能同意,束斑直径是加速电压越大束径越细。可是细节的表现还需要看信号在样品中的扩散以及仪器的各种性能,不是电压越高细节越多,头两张已经清楚地反映出这一情况了。
80万倍图像的细节不会比10万倍图像的细节更多。虽然80万倍的细节在10万倍上也可以找到,但是这些细节是无法看得清楚的。因为这就像把一条鱼投入了湖里面一般情况下你能轻松找到吗?80万倍的图像就像把鱼放在盆子里面。虽然80万倍的图像边缘有一些模糊可是细节却更为清晰,因为这些细节在10万倍的图片上也是不能清晰看到的。大家比较一下我的对比图应该可以感受到。
linzq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wariii(WARIII) 发表:
好帖,新手学习学习再学习!
另外,我还是说一点我的拙见,热场其实在高电压下的分辨率还是不错的,只是在低电压下逊色很多,当然,如果真的关心表面细节,那用冷场肯定好,但热场的部分应用也是冷场望尘莫及的,如CL。

另外,还有一点有异议的。SE (M,LA0), LA0据了解应该是极靴部分“上拉”电极偏压为0V,高低角度BSE信号都收集。正如roadch所说,部分高倍照片用SE(U)或SE(U,LA XX)可能效果会更好。

LA0据了解应该是极靴部分“上拉”电极偏压为0V。应该是低角度背散射电子量为0。
理论上说用上探头看高倍应该更清楚,可是全部用上探头要求将样品放置到离物镜2MM范围以内,否则信号不能被充分接收影响图片质量,这对于磁性材料是不能做到的。而且样品离物镜近了景深对比都要差不少,我将样品位置不变采用上下探头同时接收信号,可以改善景深,而图像清晰度我比较过改善不是太大。综合来说还是在8MM工作距离来得方便而且对样品的适应度比较高,一般情况下8MM能做的我基本不会放到2MM的距离上去。
最主要的就是4800在大工作距离上的成像太强大了,完全超出我过去的预期。
CL
有多大的使用率?非要在热场上做?探针做不了?我觉得在探针上应该更好吧!热场我觉得花费太多而获得的太少了,最主要是后期的维护以及性能的降低太快,因为后配的灯丝应该是远低于原厂的,灯丝换得太勤 (第二根灯丝以后一年半左右),现在哪家热场的敢保证换灯丝以后仪器性能基本不变,要不如数退款?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