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仪器送检不及格如何追溯

浏览0 回复21 电梯直达
可能感兴趣
snowfis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把不合格仪器所检的最后几批产品,用合格仪器再检测一遍,如OK则无须追溯;如不好则一直往上追溯至合格批次产品为止,不合格批次产品按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即可
diamondzo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查仪器使用记录,看是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再来进行排查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查仪器使用记录,看是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再来进行排查
查仪器使用记录也不一定能看出异常。由于器具失准,测量结果“合格”与“不合格”都有可能是误判。
diamondzo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查仪器使用记录,看是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再来进行排查
查仪器使用记录也不一定能看出异常。由于器具失准,测量结果“合格”与“不合格”都有可能是误判。
查看仪器记录能看出异常的前提条件是每个记录都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事后补记的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查仪器使用记录,看是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再来进行排查
查仪器使用记录也不一定能看出异常。由于器具失准,测量结果“合格”与“不合格”都有可能是误判。
查看仪器记录能看出异常的前提条件是每个记录都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事后补记的
原始记录真实,但未必可靠。原因之一就是,在绝大多数场合下,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不具备识别计量器具是否失准的能力。除非在每次测量过程实施前都经过了检定、校准、验证、确认等(如:硬度测试),证明计量器具是合格的。通常情况下都做不到,因为计量器具都是按一定的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进行送检(校)的,当发现计量器具失准时,在此之前(失准嫌疑期)已经在现场使用,它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是不可靠的。如果在此期间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是“不合格”,那问题还不大。但如果将不合格的产品、零部件或试验结果判定为“合格”,那问题就大了。
czcdczg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保修期内可以找厂商维修或更换,保修期之外可以问问检定机构能否检修再检定,节省时间,还能得到合格证书,一举两得。
vm8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diamondzo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查仪器使用记录,看是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再来进行排查
查仪器使用记录也不一定能看出异常。由于器具失准,测量结果“合格”与“不合格”都有可能是误判。
查看仪器记录能看出异常的前提条件是每个记录都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事后补记的
原始记录真实,但未必可靠。原因之一就是,在绝大多数场合下,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不具备识别计量器具是否失准的能力。除非在每次测量过程实施前都经过了检定、校准、验证、确认等(如:硬度测试),证明计量器具是合格的。通常情况下都做不到,因为计量器具都是按一定的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进行送检(校)的,当发现计量器具失准时,在此之前(失准嫌疑期)已经在现场使用,它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是不可靠的。如果在此期间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是“不合格”,那问题还不大。但如果将不合格的产品、零部件或试验结果判定为“合格”,那问题就大了。


惟有你的原始记录真实可靠,你才能一步步回溯到出错的那个地方。如果你的原始记录是不可靠的,那怎么回溯?
diamondzo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查仪器使用记录,看是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再来进行排查
查仪器使用记录也不一定能看出异常。由于器具失准,测量结果“合格”与“不合格”都有可能是误判。
只是说这是一个排查的点,不是说只有这一个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diamondzoe发表: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原文由 diamondzoe(diamondzoe) 发表:

查仪器使用记录,看是哪个环节出现异常,再来进行排查
查仪器使用记录也不一定能看出异常。由于器具失准,测量结果“合格”与“不合格”都有可能是误判。
查看仪器记录能看出异常的前提条件是每个记录都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事后补记的
原始记录真实,但未必可靠。原因之一就是,在绝大多数场合下,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不具备识别计量器具是否失准的能力。除非在每次测量过程实施前都经过了检定、校准、验证、确认等(如:硬度测试),证明计量器具是合格的。通常情况下都做不到,因为计量器具都是按一定的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进行送检(校)的,当发现计量器具失准时,在此之前(失准嫌疑期)已经在现场使用,它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是不可靠的。如果在此期间所得到的测量结果是“不合格”,那问题还不大。但如果将不合格的产品、零部件或试验结果判定为“合格”,那问题就大了。


惟有你的原始记录真实可靠,你才能一步步回溯到出错的那个地方。如果你的原始记录是不可靠的,那怎么回溯?
原始记录真实是前提,如果它可靠,那就没有追溯的必要了。因为所用测量器具是可靠的,故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可靠的。至所以要追溯,正是因为发现问题(器具失准)是在事后。发现器具失准者并非器具使用人员,而是计量人员。通常情况下,使用人员是不具备识别计量器具是否失准的能力和手段,除非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出现异常,那也只是怀疑计量器具失准,但无法确定。只有通过计量人员用高一级的计量标准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才能确定器具是否失准。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在平时的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器具是经检定合格的,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他是不会,也没有理由怀疑所使用的测量器具的可靠性的。当计量人员发现计量器具失准后,有义务也有必要将失准情况及失准程度告知用户,让用户对失准前(失准嫌疑期)的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存在质量风险,则必须追回重测。这个过程谓之“追溯”。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4/10/11 6:40:37 Last edit by luyunnc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