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GCMS检测双酚A的衍生化步骤讨论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魏佳丽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最近做双酚A,参考加拿大的标准《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in Canned Liquid Infant Formula》中的衍生化步骤,如下图:

也参考了一下其他的文献:

步骤差不多,碳酸钾溶液中用乙酸酐衍生化,不同点在于:
1. 碳酸钾的浓度,前者1M,后者0.1M,并且还用3M的碳酸钾调节PH至强碱性(>10)
2. 加乙酸酐的次数,前者加了3次(0.2微升,0.2微升,0.1微升),后者就加了一次(0.2微升)
3. 前者6.3.8中加异辛烷是做什么呢?
请大神从酯化的机理帮忙分析哪个靠谱些?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千层峰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质联用(GC-MS)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ruan65120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 如果衍生后碱度低,效率也低,PH值必须保证。
2 多次,必有多次的理由,自己也可以对比下。
3 最后进样的是异辛烷,衍生后的待测物,基本在里头了。

4 检测,执行标准,可以无视机理,除非一点也测不出组份。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jimzhu3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参与。
魏佳丽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ruan651209(ruan651209) 发表:
1 如果衍生后碱度低,效率也低,PH值必须保证。
2 多次,必有多次的理由,自己也可以对比下。
3 最后进样的是异辛烷,衍生后的待测物,基本在里头了。

4 检测,执行标准,可以无视机理,除非一点也测不出组份。
恩,做了对比测试,碱浓度为1M时,多次萃取时的效率高多了,实验室没有异辛烷,用的正己烷代替的。虽然知道哪种方法更好了,但是还是想弄明白它的反应机理,呵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