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CMA要换标准了?RB/T214-2017 vs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新旧对比,pdf高清奉上!

浏览0 回复101 电梯直达
信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老兵(wangliqian) 发表:
话是这么说,国家计量行政管理部门不会自己的孩子不亲,没有多少检测机构原与计量管理与计量院结下梁子,再说变成了强检,检测机构不仅在时间上耗不起,还可能面临不合格的结果。
        我不太明白强检与检测机构的耗时有什么关系。这些强检器具都是在承检机构那里备了案的,都是定点定时检定,他早就应该制定周检计划按期实施。由于他的不作为,检测机构完全可以向他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至于将合格的计量器具故意检成不合格,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哪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我所了解的国防军工行业,好像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8/5/18 15:58:59 Last edit by luyunnc
老兵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在我国关于测量包含计量还是计量包含测量,以及关于计量的定义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仍然在争论着。有的人把“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工作简称“计量”,似乎提到“计量”就一定是“计量检定”,这种“计量”就是狭义的“计量”,狭义的计量因为是测量活动的一种,所以广义的测量包含了狭义的计量。广义的“计量”是“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因此广义的计量包含测量。
  “计量”与“检测”的共性既然都包括“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这一测量过程,“计量”与“检测”也就都是“测量”的一种,但唯有计量部门从事的测量才被称作"计量",这个“计量”也就是狭义的了。“计量”与“计量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确定量值是计量的目的,只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确保“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测量的目的同样如此,单位不统一,量值达不到准确可靠的测量是无效的测量。测量和计量同样也都需要通过量值的传递或量值溯源来实现。GB/T19022明确指出“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的能力。术业有专攻,“大计量”的概念造就了计量工作必须研究测量的理论和应用科学,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和实施计量器具的计量检定。“CMA资质认定”肯定不能大锅饭一刀切,该细分时还得细分。到目前为止,第三方检定和校准机构都是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管理模式,CMA资质认定则是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无法申请CMA资质认定,但必须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依法设置或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授权,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则必须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认监委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CMA资质认定,仅仅是CNAS认可则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威,这就是 事实。CMA带有法律的强制性,必须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依法认定,CNAS则是实验室的自愿,属于第三方公证机构的能力认可,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老兵(wangliqian) 发表:
话是这么说,国家计量行政管理部门不会自己的孩子不亲,没有多少检测机构原与计量管理与计量院结下梁子,再说变成了强检,检测机构不仅在时间上耗不起,还可能面临不合格的结果。
  你说的情况的确客观存在,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规定国家的,我没有好处,就找个理由拒绝执行。
  如国务院在2011至2020年的《质量发展纲要》中明确把2015年基本完善注册计量师制度列为发展目标之一,基层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到2016年6月却仍然对注册计量师制度无动于衷,还死抱着检定员证的考证换证不放,甚至对考取注册计量师的人员也迟迟不予注册,国务院不得不在2016年6月果断出手一刀切,禁止任何单位和部门再进行检定员证的考证换证活动,就是一例。
  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明细目录明确用于“四个方面”的天平为强制检定,有的基层法定检定机构却以“电子天平”、“机械天平”、“扭力天平”、“非自动天平”、“精密天平”或冠以其它什么定语的天平都不是“天平”为由,拒绝执行国家强制检定的规定,我认为这种现象的确客观存在,但却极不正常,迟早会得到纠正,基层政府计量主管部门如果不出面纠正,迟早也会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直至国务院,由上级政府主管部门乃至国务院出面纠正。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在我国关于测量包含计量还是计量包含测量,以及关于计量的定义争论了几十年,至今仍然在争论着。有的人把“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工作简称“计量”,似乎提到“计量”就一定是“计量检定”,这种“计量”就是狭义的“计量”,狭义的计量因为是测量活动的一种,所以广义的测量包含了狭义的计量。广义的“计量”是“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因此广义的计量包含测量。
  “计量”与“检测”的共性既然都包括“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这一测量过程,“计量”与“检测”也就都是“测量”的一种,但唯有计量部门从事的测量才被称作"计量",这个“计量”也就是狭义的了。“计量”与“计量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确定量值是计量的目的,只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确保“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测量的目的同样如此,单位不统一,量值达不到准确可靠的测量是无效的测量。测量和计量同样也都需要通过量值的传递或量值溯源来实现。GB/T19022明确指出“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的能力。术业有专攻,“大计量”的概念造就了计量工作必须研究测量的理论和应用科学,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和实施计量器具的计量检定。“CMA资质认定”肯定不能大锅饭一刀切,该细分时还得细分。到目前为止,第三方检定和校准机构都是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管理模式,CMA资质认定则是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无法申请CMA资质认定,但必须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依法设置或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授权,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则必须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认监委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CMA资质认定,仅仅是CNAS认可则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威,这就是 事实。CMA带有法律的强制性,必须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依法认定,CNAS则是实验室的自愿,属于第三方公证机构的能力认可,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计量”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并没有像你所说的争论了几十年。尽管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型式评价”,以及对产品的“检测”,都是测量活动的一种,但只有前三种属于计量领域的技术活动,而后一种则是广泛认同的检测领域的技术活动。无论你是否认为狭义,CMA资质认定它就是狭义,只针对检测领域的资质认定,而不针对计量领域。“量值达不到准确可靠的测量是无效的测量”,此话不假,但检测检验机构通常情况下是不具备这个能力来保证量值的准确与可靠的,必须通过计量领域的量传与溯源,来作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GB/T19022明确指出“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的能力。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检验检测机构他并不具备“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的技术能力。他的职责仅仅是制定周检计划、按期送检(或送校)、对校准后的测量设备实施计量确认、对现场所使用的所有测量设备的校准状态实施监控。而这些恰恰就是CMA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部分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第三方检定和校准机构都是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管理模式,CMA资质认定则是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无法申请CMA资质认定,但必须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依法设置或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授权,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则必须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认监委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CMA资质认定,仅仅是CNAS认可则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威,这就是事实。
      实际情况是,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仅仅是针对法制计量的检定机构,针对的都是“检定”,没有专门针对“校准”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这实际上就是政府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的行政许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不是无法申请CMA资质认定,而是无需申请,也找不到必须申请的法律依据。纯粹的第三方校准机构并非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的,国家层面也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它只需通过CNAS的能力认可就OK了。当然CNAS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也是予以认可的。CMA资质认定的实质,就是国家认监委和省级以上质监部门针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达到法定要求所实施的强制性评价许可。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完全认同:CMA资质认定的实质,就是国家认监委和省级以上质监部门针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达到法定要求所实施的强制性评价许可。基本认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仅仅是针对法制(定)计量检定机构,针对的都是“检定”,不同之处仅在于企业计量技术机构如果开展内部强制检定也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因此“仅仅”二字我认为有不妥。
  关于计量校准,正如你所说“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不过,我认为当然也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只需通过CNAS的能力认可就OK了”。一般来说法律没禁止的就不违法,因此计量校准勿需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也勿需通过CNAS的能力认可。但校准机构要向社会提供校准服务,还是获得属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授权或获得CNAS的能力认可更令顾客放心。顾客相信政府,没有政府授权担保的情况下,就会转而相信第三方的话和担保。
starmania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问您下边的几张截图出自哪本标准,谢谢
原文由 路云(luyunnc) 发表:

      “计量”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并没有像你所说的争论了几十年。尽管对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型式评价”,以及对产品的“检测”,都是测量活动的一种,但只有前三种属于计量领域的技术活动,而后一种则是广泛认同的检测领域的技术活动。无论你是否认为狭义,CMA资质认定它就是狭义,只针对检测领域的资质认定,而不针对计量领域。“量值达不到准确可靠的测量是无效的测量”,此话不假,但检测检验机构通常情况下是不具备这个能力来保证量值的准确与可靠的,必须通过计量领域的量传与溯源,来作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GB/T19022明确指出“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的能力。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检验检测机构他并不具备“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的技术能力。他的职责仅仅是制定周检计划、按期送检(或送校)、对校准后的测量设备实施计量确认、对现场所使用的所有测量设备的校准状态实施监控。而这些恰恰就是CMA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部分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第三方检定和校准机构都是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管理模式,CMA资质认定则是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无法申请CMA资质认定,但必须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依法设置或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授权,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则必须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认监委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CMA资质认定,仅仅是CNAS认可则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威,这就是事实。
      实际情况是,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仅仅是针对法制计量的检定机构,针对的都是“检定”,没有专门针对“校准”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这实际上就是政府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的行政许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不是无法申请CMA资质认定,而是无需申请,也找不到必须申请的法律依据。纯粹的第三方校准机构并非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的,国家层面也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它只需通过CNAS的能力认可就OK了。当然CNAS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也是予以认可的。CMA资质认定的实质,就是国家认监委和省级以上质监部门针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达到法定要求所实施的强制性评价许可。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我完全认同:CMA资质认定的实质,就是国家认监委和省级以上质监部门针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达到法定要求所实施的强制性评价许可。基本认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仅仅是针对法制(定)计量检定机构,针对的都是“检定”,不同之处仅在于企业计量技术机构如果开展内部强制检定也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因此“仅仅”二字我认为有不妥。
关于计量校准,正如你所说“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不过,我认为当然也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只需通过CNAS的能力认可就OK了”。一般来说法律没禁止的就不违法,因此计量校准勿需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也勿需通过CNAS的能力认可。但校准机构要向社会提供校准服务,还是获得属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授权或获得CNAS的能力认可更令顾客放心。顾客相信政府,没有政府授权担保的情况下,就会转而相信第三方的话和担保。


        企业计量技术机构所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或上级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是否允许在企业内部开展相应项目的强制检定,目前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必须经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第二种是所建立的计量标准经上级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即视为授权(无需再颁发强检授权证书)。前者见于地方,后者见于行业(如:国防军工系统)。
      我所说的“只需通过CNAS的能力认可就OK了”是指纯粹的第三方校准机构(不开展检定业务),如果未经CNAS能力认可,那就不能称其为“第三方”。至于未获得CNAS能力认可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所出具的《校准证书》(未加盖CNAS标识),也可以视为“第三方”,但也仅仅限于国内,国际上并不互认。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starmania(starmania) 发表:


        截图摘自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