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助】关于检定/校准结果的验证

浏览0 回复12 电梯直达
小骗子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那我问个问题,检定结果的重复性是否包括计量标准引入的重复性?如果考核使用的设备不稳定,第二年重复性大了,那是由于计量标准的问题还是被测设备的问题?进行稳定性考核和重复性实验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小骗子(xiaopianzi1209) 发表:
那我问个问题,检定结果的重复性是否包括计量标准引入的重复性?如果考核使用的设备不稳定,第二年重复性大了,那是由于计量标准的问题还是被测设备的问题?进行稳定性考核和重复性实验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计量标准的考核,理应考核计量标准的性能,从理论上说,它的性能是不因被测对象的性能而异的,怎么也不应该与被校对象的性能好坏沾上边。从理论上说,计量标准的特性,应由上级机构对其校准获得。但计量标准的考核,应该是考核拟建标单位的“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看是否满足开展检定/校准的要求。而“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也不应该与被测对象有关,是校准机构的人、机、法、环四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合成得到,而不仅仅是“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可由上级机构校准获得),它仅仅是“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一个分量。由于绝大部分的校准过程,都与被测对象有关,且无法将被测对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单独分离出来进行评定。所以才有“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这一概念,过去叫“最佳测量能力BMC”。它是将被测对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将至最低(选择按量传关系可获得的“最佳仪器”作为被测对象,来做重复性试验和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就是校准机构在常规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小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以代表拟建标机构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只要它能满足开展检定/校准的要求,就没有任何理由说对常规的被测对象不满足开展检定/校准的要求。
      按照JJF1033的做法,第二年重复性变大,的确没有办法判断是计量标准的问题还是被测对象的问题(因为你原来就没有将被测对象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将至最低,即被测对象本身就不要求是稳定的,而是常规的)。
      关于JJF1033的“稳定性”考核,请你注意,它与“重复性”试验完全不是一个目的,前者是选择一量值稳定的被测对象来作为核查标准,对计量标准进行稳定性考核,所以它考试的是“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而重复性试验是选择一常规的被测对象作为被测对象来做重复性试验,考核的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两者的目的风马牛不相及。包括第C.4条“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同样是无厘头,他同样要求选择一量值稳定的被测对象来做“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请问他所得到的“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是之前评定的“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吗?两个“检定或校准结果”天壤之别,你验证什么?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19/12/1 16:09:17 Last edit by luyunnc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