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不确定度分析报告究竟应该谁来编制?

浏览0 回复37 电梯直达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于不确定度分析报告的编制,严格来说应该由接受过不确定度分析报告的人员来编制,而只有检测人员才能既了解检测过程,又需要掌握不确定度分析知识。不知道实验室能否由技术/质量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外出培训之后通过内部培训的形式来对检测人员进行宣贯,然后检测员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核、技术/质量负责人批准?这个流程是否可行?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CNAS/CMA咨询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这个流程很严密,没有问题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石头雨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不确定度分析报告编制我感觉就应该检测员,但是领导说需要技术负责人编制,那么如果是技术负责人编制的话谁来审核、谁来批准?整改操作过程,检测员及检测部门才是真正熟悉的人啊。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测量不确定度是量化评价测量过程(测量方案)及其所产生的测量结果“可信性”的参数。因此,国家标准GB/T19022要求“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对不确定度评定的时间要求是,“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因此:
  第一,对于测量设备的校准,是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有效前”完成。也就是常说的在计量标准建标考核前完成。所谓计量标准考核,本质上就是对设计的校准过程(即特殊的测量过程)进行有效性确认。显然,检定员和校准员原则上是检定与校准的执行者,只需要执行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即可,在这种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人员不是执行校准规范的人员,应该是负责“建标”的计量工程技术人员。
  第二,对于测量过程,是在“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测量过程确认有效”指测量方案完成设计后,报技术主管领导审批的这个过程。显然,此时主管领导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质量,也就是说,谁是测量方案的审批领导,谁就应该对该方案的不确定度评定负责。审批领导往往是总工程师、总工艺师、总设计师、总质量师、技术中心主任、技术开发(或管理)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技术组长、计量室主任等。但这些“领导”往往日理万机,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承担不确定度评定任务,他往往命令“谁设计的方案谁做好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连同设计方案一起提交审批”。因此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评定,一般由检验规范、化验规范、试验规范、校准规范、操作细则等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提交审批前完成。
  第三是个例外。“顾客是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原则之一,顾客往往在获得测量结果时,就要求同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直接面对送检客户的是测量人员(包括质量检验员、环境监测员、安全监测员、能源和物资计量员、产品试验员、计量校准员等等),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在给出测量(包括校准)结果的同时,给出该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但测量人员并不像前面两种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主管领导)那样,必须给出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测量人员只需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值即可,客户以给出的不确定度值确定所给出的测量结果“可信性”高低,以便确定该测量结果可否用于自己的被测对象符合性判定。如果可信性不足(不满足符合性判定要求),客户还可以决定是否更换服务供方(测量机构),安排重新测量。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4/14 3:19:25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对“第三是个例外”的补充:
  在企业中,一般测量人员只要严格按主管领导批准了的测量方案实施测量过程,给出测得值,就认为是给出了“可信性”满足要求的测量结果,而勿需给出不确定度值。这是因为,按程序批准了的测量方案,针对特定被测对象的测量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经主管领导对“测量过程”“确认有效”。这是当前最司空见惯的情况,也是国家标准所允许的情况。
  但是,如果测量人员在实施测量过程时,因种种情况无法严格按批准了的测量方案实施测量,例如原设备故障或损坏,使用了测量方案规定以外的测量设备,测量环境无法达到测量方案规定的要求,测量方法发生改变(例如虽然人员、测量设备、测量环境都按规定,但规范规定按比较测量法或直接测量法测量,实际上使用了绝对测量法或间接测量法)等等,这就属于发生了测量方案“偏离”。此时测量人员应向测量方案审批的主管人员反映,要求相关人员更改测量方案,并重新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如果情况反映后,主管领导书面告知,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不会持久,审批的测量方案(即已经确认有效的测量过程)不能朝令夕改,但基于情况特殊和生产急需,允许测量人员对这一次的测量进行偏离处置。此时,测量人员应对“偏离”后的测量方案自行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可信性的量化参数,因此必须用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评判偏离后的测量过程是否满足测量结果可信性的要求,即用“三分之一原则”评判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否则,测量结果使用人员将理所当然认为原测量规范未发生偏离,认为测量人员给出的测量结果可信性满足要求,将该测量结果直接用于被测产品的符合性判定。假设因此产生误判,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国家财产毁坏、经济重大损失,责任将由测量人员负全责。因此,此时的不确定度评定,是测量人员的自我保护重要措施之一,也体现了测量人员的主人翁责任心。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bbhhy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学习了,也一直没搞懂是否每次检测都要测不确定度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bhhy123(v2887366) 发表:
学习了,也一直没搞懂是否每次检测都要测不确定度
  注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有着本质的区别。
  包含误差在内的所有的测量结果是“测”出来的,误差用于评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用于判定被测对象是否合格。
  不确定度不是“测”出来的,也不是“算”出来的,而是“评”出来的,因此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用于评判测量过程及其给出的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它是不确定度评定人员依据产生测量结果的测量过程的所有有用信息,评出来(即估计出来)的。因为是人为估计出来的,因此测量不确定度不可能有多准确,最多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即保证估计的准确性有1%就很了不起了。保留过多的有效数字,无异于“假账真算”,是吹牛的。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石头雨(baby073125) 发表:
不确定度分析报告编制我感觉就应该检测员,但是领导说需要技术负责人编制,那么如果是技术负责人编制的话谁来审核、谁来批准?整改操作过程,检测员及检测部门才是真正熟悉的人啊。
      您说得一点不错。您所说的不确定度分析报告的编制,我个人理解应该是指“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评定,或者说是“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评定。这是开展检测/校准前,对本机构的检测或校准能力的预评估。这项工作理应由最熟悉该检测/校准项目的一线检测/校准人员进行评估,这也是一线检测/校准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
      这种预评估出的“检测或校准能力CMC”,与日常“检测/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不是一码事。前者定量表征的是实验室的检测/校准能力,理论上与被测对象自身性能的好坏无关(由测量过程的人、机、法、环四因素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到)。如果评定过程无法将被测对象(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单独分离出来,则应将被测对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降至最低(即:选择一可获得的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重复性试验)。而后者则是对日常实际检测/校准,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可靠程度的定量表征,与被测对象(料)自身性能的好坏强相关。所以说,“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反映的是被测对象的特性,不代表实验室的检测/校准能力(反映实验室能力的是“校准和测量能力CMC”)。“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用于评判被测对象能否应用于下一级应用场合的可靠性指标,“校准和测量能力CMC”是评判本级测量过程的可靠性指标。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讨论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bbhhy123(v2887366) 发表:
学习了,也一直没搞懂是否每次检测都要测不确定度
      建议您还是研读一下CNAS-CL01-G003:202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不要被某人的一番忽悠给误导了。准不准确与有效数字是两码事。再说不确定度也没有表征准确程度的功能。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讨论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路云原话:建议您还是研读一下CNAS-CL01-G003:202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不要被某人的一番忽悠给误导了。准不准确与有效数字是两码事。
  答:同样,建议路云先生“还是研读一下CNAS-CL01-G003:202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不要自己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就在这里忽悠、误导大众。9楼在复制粘贴的CNAS-CL01-G003:2021部分条款,特别是用红线划重点的地方,请路云自己更应该特别认真读懂。
  6.1到6.6条是对“检测实验室”(注:并非校准实验室)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给出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要求。但也请路云不要漏看6.1条下面的两个“注”。
  路云划红线的6.7条,是对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要求,即要求“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此处只要求“报告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并不要求给出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而且,在“注”中还用了“鼓励”和“尽可能”的词语,并告知实验室和检测人员,尽可能报告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值的唯一目的,是以便检测报告使用者“合理使用检测结果”。
  第6条只涉及检测报告的可信性,让检测报告的使用者在检测报告给出的“可信性”范围内“合理使用检测结果”。超出给出的“可信性”范围,就可能带来误判风险,甚至引起不可挽回,或无法忍受的伤亡与损失。在可信性范围内使用检测结果造成的一切后果,理所当然由检测人员负责,但超出可信性范围使用检测结果,将由检测结果使用者承担后果。报告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值,既给检测结果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是检测人员对自己的自我保护措施。标准给的a、b、c、d四种情况,只不过是尤其应该给出不确定度值的情况,其他情况下,并不排除“鼓励”“尽可能”报告不确定度值。这一点也需要我们的检测人员注意。
  “不确定度也没有表征准确程度的功能”,这句话还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可以给个点赞。因此整个第6条都不涉及测量准确性,只涉及检测结果的可信性。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baby073125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讨论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2/4/17 3:10:31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