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已应助】软件及标物既然属于设备,那么他们的采购验收等记录还需要统一格式吗?

浏览0 回复23 电梯直达
Ins_4d306fd9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软件及标物既然属于设备,那么他们的采购验收等记录还需要统一格式吗?
推荐答案:123回复于2023/06/02
可以,表格只要是受控并适用即可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技术咨询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楼主,看贵单位体系文件规定,个人经验没必要的,按类别做好区分就行。记录表格的要求就是加唯一性编号受控即可,就像技术记录表格似的每台大型设备都是单独的记录样式
12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采购验收记录等也需要执行内部相关文件记录表格要求来哦。
承之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统一”不够明确和严谨。如果是“软件及标物”与“仪器及量具”等采购验收等记录的格式“统一”,则大可不必,因为各种“测量设备”的特性不同,要求也不同,采购验收等记录实现统一,确实也不可能。但如果是记录格式管理的统一,则就是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了。无论什么记录,包括记录格式的设计、编号、审批、印制、领用、填写、保管、记录格式的更改、换版、报废、销毁等,都必须由统一的管理部门,实行统一的管理。
tooshuje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猜测楼主的意思是,与仪器设备一起采购的专用检测软件,是否还需要对其进行功能确认?对吧?

答案是不需要:因为需要确认的软件必须是机构自行开发的,而不是市售的成熟的商业软件。
与设备一起采购、一起使用的软件,其与机械部分,应视为一台套设备。软件的功能、作用与仪器设备是密不可分的。那么,验收也必须是一起开展的。因此,对于软件的验收,我更倾向于与仪器设备一起开展,一起记录,一起保存。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测量设备的定义包括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每一个“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都属于独立的一台(件)测量设备,它们中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组合”,也可以算一件(套)测量设备。因此类似于“软件”和“辅助设备”这样的东西算独立一台(件)测量设备,还是与其他测量设备一起算“组合”的一件(套)测量设备。需要根据实际工作具体处置。
  如果可以组合在一起完成这一件(套)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计量确认,就可以作为这一套测量设备的“附件”处理。如果必须分开检定、校准、计量确认,就应该作为独立的一台(件)测量设备处理。例如大型自动配料称重系统,如果可以现场统一一次进行校准,软件和称重传感系统就都可以作为“附件”管理,如果称重传感系统必须“送检”,取回后安装使用,则软件和称重传感系统就必须同时都作为独立的一件测量设备管理,各自单独编号上账,单独完成校准和计量确认,单独给计量确认标识。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任何软件,都不可能单独成为“测量设备”。它必须通过与其他硬件(如:测量仪器或辅助设备)的组合,才能完成或实现相应的测量功能。所以不存在对测量软件进行检定/校准,只能进行测评。7楼某人根本就是不懂装懂在这里瞎扯。说什么:“软件和称重传感系统就必须同时都作为独立的一件测量设备管理,各自单独编号上账,单独完成校准和计量确认,单独给计量确认标识。”你找一份测量软件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出来给大家看看。大家千万不要被这位“伪砖家”给忽悠了。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请学习国内外对术语“测量设备”的定义。国家和国际标准GB/T19022–2003/ISO10012:2003的定义是“3.3  测量设备measuring eqipment: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01-2011的定义是“6.6 测量设备 mcasuring equipmenl :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或其组合。”

  无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还是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都采用了“列举法”给“测量设备”下定义,无一例外都把“软件”与仪器、测量标准、标准物质等并列,列举为测量设备种类之一。因此,“任何软件,都不可能单独成为测量设备”的观点纯属概念不清,极其错误。

  “科技要发展,计量需先行”,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必须由计量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支撑,计量必须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上先行一步。随着七个基本量定义的常数化和量子化,随着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迈进步伐的加快,虚拟测量设备也必将逐渐取代实物测量设备,“软件”必将逐渐成为测量设备的主流。对“软件”的管理和校准,今后也必将成为计量管理和校准的主要工作和中心工作,这是毋容置疑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现在已经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均制定了《测量软件管理程序》,或将软件管理包含在《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中,将“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软件纳入到测量设备管理台账,像计量器具一样实行了计量校准和计量确认,给与了计量确认标识。本人建议只会骂人,井底之蛙的陆云,到自己附近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去走走看看。鉴于陆云学习态度极其恶劣,本人拒绝像教一个孩子那样掰着手指头教他。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6/9 3:16:57 Last edit by en_liujingyu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无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还是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都采用了“列举法”给“测量设备”下定义,无一例外都把“软件”与仪器、测量标准、标准物质等并列,列举为测量设备种类之一。因此,“任何软件,都不可能单独成为测量设备”的观点纯属概念不清,极其错误。
      9楼的学术流氓,我8楼的最后说的“你找一份测量软件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出来给大家看看。”你瞎了眼看不见吗?这下我特意加粗放大了给你看,让你正面回答听懂了没有?
      “软件”必将逐渐成为测量设备的主流。对“软件”的管理和校准,今后也必将成为计量管理和校准的主要工作和中心工作,这是毋容置疑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现在已经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均制定了《测量软件管理程序》,或将软件管理包含在《测量设备管理程序》中,将“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软件纳入到测量设备管理台账,像计量器具一样实行了计量校准和计量确认,给与了计量确认标识。本人建议只会骂人,井底之蛙的陆云,到自己附近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去走走看看。鉴于陆云学习态度极其恶劣,本人拒绝像教一个孩子那样掰着手指头教他。

      无中生有吹牛唆泡连脸都不红。上哪家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去看呀?不要多,点一两家总做得到吧。如果你一家都不敢说,那就证明你是做贼心虚,不打自招。你们家通过了没有?把你们家纳入了了《测量设备管理程序》的测量软件名称、校准证书、计量确认记录晒出来给大家看呀。或者直接在本论坛向大家发出邀请,让我也就机会上你们家实地验证确认一下是不是真有其事怎么样?不丢人吧“学术流氓”?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