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十六届原创】浅谈CNAS校准实验室对校准人员岗位培训的要求

浏览0 回复9 电梯直达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维权声明:本文为v2771427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A025针对校准人员的又做出如下要求,我认为都应该是以往已经默认实施的要求大部分,只不过这次明确出来,需要实验室对标核查一下是否符合。

6.2.2.2 校准人员的岗位资格培训应包含计量校准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操 作技能培训等内容,实施校准人员培训的机构或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能力,对于培训教师,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计量校准基础知识的培训教师,应取得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或相关 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解释一下,这块一般是入职校准人员初始培训,最好由一级或者高级职称培训。已经过往应该不纠,但是已经正式实施025且这个阶段新进人员是需要的,实验室要不找外部机构组织培训,要不找内部符合要求人员培训。

计量基础知识一般就是咱们考取检定员证学习教材,也是一二级注册计量师教材第一大部分内容。当然应该结合实验室自身情况着重学习计量基础要点内容。

b) 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教师,应取得二级或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或相 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从事所培训校准专业领域的技术工作 5 年以上;

这块培训讲师要求注意一个“并”字,限制取证人员还要有五年资历才能培训。专业技术知识一般就是针对校准领域相关标准器和被测设备介绍以及不确定度评定培训,我们一般这块参考建标那套系列书籍内容来开展授课,一般分为热学、电磁、时间频率、声学、力学、化学等。

c) 操作技能的培训教师,应从事所培训项目的校准工作 3 年以上。

某些特殊、新项目可能没有满足该要求的培训教师,可选择以下培训途径或培训教师:

1) 测量标准的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技能的培训;

2) 校准方法的制定或发布机构组织的培训;

3) 取得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从事 相关校准技术工作 5 年以上的校准人员担任培训教师。

这块描述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考虑了实验室一些顾虑。所以实验室在扩项采购新设备务必抓住时机让设备方在实验室现场组织培训实操,通过互动答疑,现场操作以及拍照记录培训过程,留存证据,确保评审有据可查。

注:实验室应保存培训教师满足本条款要求的证明材料。其中特殊项目、新项目选择 c) 款 1)、2)培训途径时,其培训教师不需满足本条款规定的资格和技术经历要求,但实验室应保存其培训教师的基本信息。

上一段话也是让相关进行合格服务商评审管理的人员做好相关材料收集,将培训讲师的资质提早拿到,确认符合培训要求再开展内部培训或者电汇费用开展外部培训。这块提出,要求实验室不仅做好内部培训有效性,还要实验室做好培训讲师资质有效性评价。我称之为“培训的双评价”。

6.2.3 对社会(所在组织之外的客户)开展校准服务的校准实验室的每个校准专 业领域应至少 1 人取得二级(含)以上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或具备该校准专业领 域 3 年以上校准工作经历。

这里,对校准人员所在专业领域有了一个要求,注意,根据培训025理解,并不是非要每个领域都要安置一个人员,这里就是要求实验室可以按照领域每个领域有一个符合要求的人员蹲坑。最好是该领域人员,兼职多领域可以,但是不提供给评审方清单,或者说质量手册对A025要求,你应该明确好每个领落实一个符合要求的人员,同时建议实验室留有储备人员防止风险发生。

注 1:已获准认可的校准实验室因人员离职等原因导致不满足本条款规定时,应立即自 行暂停相关校准能力,直到重新满足本条款的规定。该“暂停”由实验室自行控制,并保留 相关记录。

注 2:本条款中“每个校准专业领域应至少1 人”涉及的人员不重复统计,即同一名人 员不能重复统计在多个校准专业领域。

注 3:“校准专业领域”的划分见本文件 6.2.2.1 a)注 3。

这里提到三个备注,也是明确了评审要求不能通融,如果实验室不满足就要舍弃不满足要求的领域,当然尽可能保留业务多的项目领域,当然救急办法也有,不过校准人员不能同时兼职这个一定要明确,出具了声明文件,评审方需要留存一旦出现不诚信问题你会有大麻烦的,不要因小失大,铤而走险哦。

6.2.5 校准实验室应保存所有在职和离职人员的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包含但不限 于:身份信息、学历和专业、培训记录、工作经历(履历)、聘用时间、岗位(或工作范围)及变化情况、离职信息、工作表现等。

这里对校准人员在职不用多说,离职人员的记录一定保存,并确认节点日期,尤其是关键的校准人员。如果离职人员后续出现一些不符合问题还是要实验室承担的,故做好人员能力监控以及日常风险识别很关键,针对离职人员应该针对该人员离职前由技术负责人做好该人员的记录和证书出具核查,防止风险发生。

6.2.5 c)校准人员的岗位资格培训记录(或培训证明)应包含所培训的校准项目 (测量设备名称)或校准方法。

6.2.5 e)校准人员的岗位资格授权应列出授权的校准项目(测量设备名称)。

这里就是说要求校准人员授权项目应该以校准项目或者设备名称命名授权,授权日期后者取消授权日期应该明确,记录清楚,方便追溯和核查。

补充一点,校准人员首次监督和后续监控希望实验室可以针对现场和非固定场所做好校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以及后续监控,这也是025后面提出的新要求。因为现场可能跟固定场所不太一样,也是后续评审方可能会问到校准人员的问题。

作为质量负责人,针对A025实施,我个人学习理解以及通过官方宣贯学习融会贯通有一段时间,故很了解如何将其融合手册和文件中,再制作表单和程序实施,并做好持续监控,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反馈体系完整性,是否实施合理,并检查实施效果是否符合。

但真真正正能够满足实验室要求的,落实实施的做到位的不多,临时抱佛脚大有人在,每个月CNAS撤销实验室不在少数,希望各大实验室引以为戒注重A025实施。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聪明小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校准人员岗位培训要上升至人员培养规划,不要求全面广度,要求深度,对规范的深入学习了解,从计量基础到规范规程使用再到专业实操实训,掌握期间核查,不确定的评定以及能力验证工作,是计量员应该全面掌握的
Ins_390a662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人员培训至关重要!重要的是培训后是否真正学会掌握!
Ins_83e888b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聪明小阳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_d3cd003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人员培训计划又该部署了,不能领导安排,自己也要主动学习参加需求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一、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
二、    岗位职责培训
三、    CMA和CNAS文件培训
四、    实验知识培训
1)    计量基础知识;
2)    法定计量单位;
3)    数字位数与数据修约;
4)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    期间核查的有关知识;
6)    计量管理知识;
7)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基础知识;
8)    原始记录的填写和计量校准/检测报告的出具;
五、    仪器使用培训
六、    检验检测应用培训
七、    计量校准应用培训
八、    环境设备设施安全培训

Ins_390a6624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人员培训市场上鱼龙混杂,太多了,专业的,真正有价值,可以互动,学有所获少之又少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把注册计量师考试过了,基本计量基础和实验室管理体系就都学了
剩下就是专业项目了,跟老师傅慢慢学慢慢领悟,万变不离其宗,关键还是好好看规程规范!不懂就问!多动手多测量,多见识被测设备
Ins_d3cd0036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物价真高(v2771427) 发表:一、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二、        岗位职责培训三、        CMA和CNAS文件培训四、        实验知识培训1)        计量基础知识;2)        法定计量单位;3)        数字位数与数据修约;4)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5)        期间核查的有关知识;6)        计量管理知识;7)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基础知识;8)        原始记录的填写和计量校准/检测报告的出具;五、        仪器使用培训六、        检验检测应用培训七、        计量校准应用培训八、        环境设备设施安全培训
感谢分享,内部培训有框架了,明年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