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不确定度评定如何选用A类还是B类评定方法?

浏览0 回复25 电梯直达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总体原则

在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A 类和 B 类评定法,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只是所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2、两类评定的地位

A类是用对观测列数据的统计方法,而B类是非统计方法(有的追溯源头可能也是由统计方法而得),绝不能认为哪一类方法更优越,在实际评定中应根据被评定问题的现实情况按照可靠、简单、方便的原则来选取。

3、举例说明

如,金属拉伸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中,试样尺寸的测量需要检测人员应用量具多次进行测量,实验中对于实验机载荷度盘显示的力值,也需检测人员进行读数,同一人员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能得出不同的读数,而且在测试中都要借助仪器(量具和,试验机)进行,所以A类方法和B类方法在理化检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中自然都会用到。

但,如果我们借助于某一数字显示的电子秤对某物体的重量进行测试,那么当要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时,显然,只需按照该数显电子秤计量检定证书的信息采用 B 类方法即可

因为称重结果的数字显示,不同人员读出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

除非粗心大意,发生了读错、记错的情况,则应根据判断粗差的法则进行剔除,不属于这里的讨论范围

4、结论

在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无论两种方法都用到,还是只用到一种方法,都是完整的评定。

其可靠性由其自由度描述,自由度越大,越可靠,反之,亦然。

在评定中,某个不确定度分量属 A 类还是 B 类,只表明所采用的方法类型,而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并无影响。

因此,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中,可以注明某个分量是 A类或 B类,也可不予注明,这无关紧要。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状元秀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分享
为您推荐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获取验证码
立即提交
yayicuo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个人感觉,虽然 说是有些项目仅依靠仪器,比如楼主说的是数显拉力实验室活动,但和样品的夹持位置,角度也不一样,还是需要A类评定的。
ztyzb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谢谢楼主分享。
  总的来说,A类、B类是指评定方法。对同一个输入量给输出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选择一种评定方法评定即可。如果用两种方法都进行了评定,就意味着“重复评定”,为了把测量风险尽可能降低,应该在重复评定的两个结果中取大舍小。
  外国人有数词没有量词,我国对“方法”的量词为“种”,因此应该翻译为第一种和第二种评定方法。B类评定方法依据有用信息直接评定,a与k相除即可,成本很低,A类评定方法需要做多次重复性试验,费时费力费钱,成本很高。我国的习惯是把容易的方法放前面,依次按难易程度排列,因此应把B类评定方法翻译为第一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把A类评定方法翻译为第二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金属拉伸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中,试样尺寸的允许误差信息在试验标准中可查到,测量需要的实验机,其载荷度盘显示的力值误差信息在检定规程中可查到,这两个输入量引入的不确定度用B类评定都可以得到,就不要花费成本搞A类评定了。检测人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测量,环境条件的变化(误差)等,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这些测量“误差”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误差是变化的,无信息或信息不足,因此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就必须用A类评定方法评定。由于测量结果重复性误差一般都远低于测量设备示值误差,因此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往往被省略评定。只有在估计测量设备示值误差与重复性误差大小相当时,才不得已进行A类评定,此时就存在着两者不确定度分量重叠,需要取大舍小处理了。
JOE HUI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原文由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谢谢楼主分享。
  总的来说,A类、B类是指评定方法。对同一个输入量给输出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选择一种评定方法评定即可。如果用两种方法都进行了评定,就意味着“重复评定”,为了把测量风险尽可能降低,应该在重复评定的两个结果中取大舍小。
  外国人有数词没有量词,我国对“方法”的量词为“种”,因此应该翻译为第一种和第二种评定方法。B类评定方法依据有用信息直接评定,a与k相除即可,成本很低,A类评定方法需要做多次重复性试验,费时费力费钱,成本很高。我国的习惯是把容易的方法放前面,依次按难易程度排列,因此应把B类评定方法翻译为第一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把A类评定方法翻译为第二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金属拉伸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中,试样尺寸的允许误差信息在试验标准中可查到,测量需要的实验机,其载荷度盘显示的力值误差信息在检定规程中可查到,这两个输入量引入的不确定度用B类评定都可以得到,就不要花费成本搞A类评定了。检测人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测量,环境条件的变化(误差)等,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这些测量“误差”会产生“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误差是变化的,无信息或信息不足,因此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就必须用A类评定方法评定。由于测量结果重复性误差一般都远低于测量设备示值误差,因此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往往被省略评定。只有在估计测量设备示值误差与重复性误差大小相当时,才不得已进行A类评定,此时就存在着两者不确定度分量重叠,需要取大舍小处理了。
感谢老师!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谢谢楼主的分享。在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1、A类、B类仅仅是评定方法的分类,即A类是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评定,B类是用非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评定。根本就不存在“马扎”楼层某人所说的“应该在重复评定的两个结果中取大舍小”的说法。反倒是A类评定是用实际的检测/试验数据评估获得,更能真实地反映被测对象实际复现量值的离散特性,应优先考虑。
      2、确实如楼主所说,B类评定追溯到源头可能已包含了A类评定,如:直接引用测量设备《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进行B类评定,将此B类评定求得的结果,作为测量设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而《校准证书》提供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往往已经包含的A类评定的结果。所以说,如果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已经提供了“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即:已知测量设备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U),应优先采用进行B类评定。而不是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MPEV”去套算的方法(也是B类评定),求得合格测量设备不确定度的最低极限要求。因为后者不具有个性,而是代表所有“合格的”测量设备的共性,是人为将已知的实际不确定度进行了放大。就如同楼主示例中所说的:如果我们借助于某一数字显示的电子秤对某物体的重量进行测试,那么当要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时,显然,只需按照该数显电子秤计量检定证书的信息采用 B 类方法即可。
      3、因为称重结果的数字显示,不同人员读出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
      关于这一点,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数字仪器而言,人员读数通常都是由数字仪器的“分辨力”所决定的。但这里要强调一点,这个“分辨力”是指“有效分辨力”,而不是指“物理分辨力”。举个例子来说,有的数字仪器的分辨力,是可以人为设置的(即:显示的小数位数可以随意增减)。如果设置显示的小数位数过多,往往显示的后几位根本就稳不住,在不停的跳变。所以此时的“有效分辨力”并不是所设置的“物理分辨力”,而是取变化区间范围的一半,作为“有效分辨力”
      4、要说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分多少“种”(注:不是“类”),目前知道的只有两种:①GUM法,②MCM法(蒙特卡洛法)。而不是“马扎”楼层某人毫无根据的瞎编杜撰。
      “马扎”楼层某人说: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往往被省略评定。只有在估计测量设备示值误差与重复性误差大小相当时,才不得已进行A类评定,此时就存在着两者不确定度分量重叠,需要取大舍小处理了。
      这纯属胡说八道。众所周知,“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与被测对象自身的重复性(或称“短期不稳定性”)好坏强相关。测量设备的重复性小,不代表“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就一定小。此时A类评定的结果大于、小于、等于B类评定的结果(用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套算的结果)都有可能。评出来多大就是多大,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被测对象的特性,而不是什么“取大舍小”。机械教条的“取大舍小”,往往有可能得到去真存伪适得其反的结果。
赞贴
0
收藏
0
拍砖
0
2023/10/30 16:52:24 Last edit by luyunnc
物价真高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木头2013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Insm_4dca12e8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类是基于统计,B类是基于经验和其他。从不确定度的定义来说,表征测量结果的分散性,统计是必需的。只不过在实际的评定中,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经常把A类做成经验值,进行周期性评定
en_liujingyu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大家只要对地板楼层陆云的帖子略加分析,即可看到此人历来概念混淆的陋习有多根深蒂固,其观点如何矛盾重重。
  “A类评定是用实际的检测/试验数据评估获得,更能真实地反映被测对象实际复现量值的离散特性,应优先考虑”,既然“B类评定追溯到源头可能已包含了A类评定”,那么到底应该“优先考虑”A类评定还是B类评定?如果同时进行了A类评定和B类评定,如果两个评定结果不是“取大舍小”,那么评定结果应该是两个评定结果合成,优先用A类评定,还是优先用B类评定?众人皆知“测量误差”是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因”,如果如陆云所说,“不同人员读出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就意味着测量结果不会因此产生测量误差,测量结果还会因此引入不确定度分量吗?
  只会骂人的流氓陆云说:“要说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分多少‘种’(注:不是类),目前知道的只有两种:①GUM法,②MCM法(蒙特卡洛法)。而不是毫无根据的瞎编杜撰”。人们不知陆云如何定义“种”、“类”、“种类”,也不知道陆云是否知道大家所说的A类评定和B类评定均基于GUM法。A类评定和B类评定,GUM法与MCM法,这两对术语在概念体系中是同一个层次的术语吗?可以相互混合在一起分种,分类或分种类吗?
路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A类评定是用实际的检测/试验数据评估获得,更能真实地反映被测对象实际复现量值的离散特性,应优先考虑”,既然“B类评定追溯到源头可能已包含了A类评定”,那么到底应该“优先考虑”A类评定还是B类评定?
      学术流氓睁大眼睛看看清楚,楼主说的是可能也是由统计方法而得。什么叫“可能”,你拎不拎得清啊?你用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套算出来的B类评定结果,能向上追溯吗?这个B类评定结果与哪家机构的A类评定结果关联绑定?
      如果同时进行了A类评定和B类评定,如果两个评定结果不是“取大舍小”,那么评定结果应该是两个评定结果合成,优先用A类评定,还是优先用B类评定?
      谁教你的同一不确定度分量,需要用两种评定方法进行评定,然后将两种评定方法的结果进行合成啊?真其蠢无比!某测量仪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可以直接用《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进行B类评定,也可以用该仪器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通常大于《校准证书》提供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除以√3的套算方法进行B类评定。当该仪器的《检定/校准证书》已经给出了“检定/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U”时,应该优先用谁呀?该“取大舍小”吗?
      众人皆知“测量误差”是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因”,如果如陆云所说,“不同人员读出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就意味着测量结果不会因此产生测量误差,测量结果还会因此引入不确定度分量吗?
      “测量误差”是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因”吗?没有误差就没有不确定度吗?真是笨得都不笨了。“测量误差的不确定离散特性”,才是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因”,你连如此简单的原理都拎不清,还有脸在这里扯什么?误差的平均值为零,这个零误差就没有不确定度了吗?误差如果恒定不变,它会引入不确定度吗?1kg的标准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重复称量10次,每次的测量结果都是1.150kg(误差均为+0.150kg),你告诉大家,“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是多少?
      人们不知陆云如何定义“种”、“类”、“种类”,也不知道陆云是否知道大家所说的A类评定和B类评定均基于GUM法。A类评定和B类评定,GUM法与MCM法,这两对术语在概念体系中是同一个层次的术语吗?可以相互混合在一起分种,分类或分种类吗?
      我不知道难道你知道啊。看看下面的正式定义吧:

      到底叫“一种”还是叫“一类”呀,学术流氓?有叫“不确定度的A评定”或“不确定度的B评定”的吗?有能耐把来源出处晒出来呀。你不懂装懂的“混九规”,无非就是在这里想达到你鱼目混珠的目的。
猜你喜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