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仪”起享奥运】草豆蔻,白豆蔻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小卡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草豆蔻



宋代以前,人们说豆蔻,一般指草豆蔻,有些诗文中可能还指红豆蔻。

宋·范成大《红豆蔻花》:“绿叶焦心展,红苞竹箨披。贯珠垂宝珞,剪彩倒鸾枝。且入花栏品,休论药裹宜。南方草木床,为尔首题诗。”

后来,豆蔻家族又迎来了一位姜科豆蔻属草本植物——白豆蔻。宋《本草图经》记载:“白豆蔻,出伽古罗国,今广州、宜州亦有之,不及蕃舶者佳。苗类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而光滑,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葡萄,生青熟白,七月采。张文仲治胃气冷,吃食即欲得吐,以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三、两盏佳。又有治呕吐,白术等六物汤,亦用白豆蔻,大抵主胃冷,即宜服也。”

不论是草豆蔻,红豆蔻,或者是后来者白豆蔻,他们都属于姜科草本植物,这些豆蔻都有着像芭蕉一样宽阔的叶子,花开相似,结果相类。人们观赏豆蔻美丽的花朵,还可采摘含苞待放的花蕊制成蘸调味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南人多采花以当果,尤贵其嫩者。”又引刘恂《冷表录异》:“南人取其未开大者,谓之‘含胎花’,以盐水淹藏入甜糟中,经冬,如琥珀色,辛香可爱,用为鲙,无以加矣。”豆蔻的种主要用于药用及芳香调味料使用。他们的种仁都富含挥发油,是厨房常见的炖肉香料十三香的重要组成成分,更是常见的芳香化湿药。三者名称相近,功用同,但又同中存异。草豆蔻辛温香燥,燥湿散寒力胜,善于燥湿健脾,适用于寒湿郁结中焦之证;白豆蔻芳香气清,偏于行中上焦一切寒湿气滞之证;红豆蔻辛热,无行气作用,长于温胃散寒,燥湿醒脾。

中药豆蔻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白豆蔻”学名冠为“豆蔻”,现在人们所说的中药豆蔻即白豆蔻。


白豆蔻



中药豆蔻为姜科草本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白豆蔻。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原豆蔻主产于泰国、柬埔寨,印尼豆蔻主产于爪哇,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于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黄绿色时采收,晒干生用,用时捣碎。

豆蔻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的功效。

化湿行气、开胃消食

豆蔻既可化湿行气,又能开胃消食,常与藿香、陈皮等同用治疗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还可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如《太平圣惠方》“白豆蔻丸”,用于治疗脾虚湿阻气滞导致的胸腹虚胀,食少无力者。

另外,豆蔻辛散入肺而宣化湿邪,还常用于治疗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证。若湿邪偏重者,常与薏苡仁、杏仁等同用,如《温病条辨》“三仁汤”;若热重于湿者,又常与黄芩、滑石等同用,如《温病条辨》“黄芩滑石汤”。

温中止呕

豆蔻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可单用为末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药,治疗胃寒湿阻气滞之呕吐,如《沈氏尊生方》“白豆蔻汤”;还可与砂仁、甘草等药研细末服,治疗小儿胃寒,吐乳不食者。

豆蔻含挥发油,宜后下;阴虚血燥者慎用。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