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享】【“仪”起享奥运】艾灸出现这5种汗,分别代表什么情况

浏览0 回复0 电梯直达
城头变幻大王骑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1.大量出汗

有些朋友可能会发现,在艾灸初期并不出汗,但在坚持1030天后突然开始大量出汗。这可不是坏事哦!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我们的正气正在逐步恢复。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我们的正气不足时,即使受到艾灸的热力刺激也难以产生汗液。随着艾灸的持续进行,我们的正气逐渐恢复,终于有了足够的力量"推动"汗液的产生。


调理建议:此时,我们可以加强对足阳明胃经的按摩和刮痧,同时继续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这样做能进一步增强正气,促进气血运行。




2.清汗

如果在艾灸时,我们发现汗液清澈如水,不粘手,这往往提示我们的气血可能偏虚弱。就像一杯淡茶,反映出茶叶的不足一样,清汗也在悄悄告诉我们,是时候补充一下"气血"了。

调理建议:我们可以重点艾灸一些补气养血的穴位,如足三里、大椎、气海、关元、血海等。这些穴位就像是身体的"加油站",能帮助我们补充气血,增强体质。










3.凉汗


艾灸后如果感觉身体发冷,还伴有出汗,这可能是我们体内寒气较重的信号。

调理建议:此时我们应该重点艾灸一些驱寒化瘀的穴位,如肾俞、命门、神阙等。这些穴位就像是身体的"暖气片",能帮助我们驱散寒气,恢复阳气。




4.黏汗、黄汗:

如果艾灸后发现汗液较为黏稠或呈现黄色,这可能是我们体内湿热较重的信号。

调理建议:我们可以先重点艾灸一些祛湿除热的穴位,如中脘、丰隆、脾俞等。




5.酸汗

如果在艾灸时出现带有酸味的汗液,或者平时稍有活动就会出现酸汗,这可能是我们的脾胃和肝脏在向我们求助.

调理建议:我们可以结合疏通脾经、胃经和肝经的方法,加强对这些脏腑功能的调理。可以选择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位,帮助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上党之巅5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