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院士是怎样“炼成的”--刘筠院士

浏览0 回复4 电梯直达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院士是怎样“炼成的”--刘筠院士

——解读著名鱼类发育生物学家刘筠教授

  2002年初秋,师大校园里一条条“热烈祝贺刘筠院士荣获僵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光荣称号”的红幅显得格外醒目。我校历史上从此又铭记上有份量的一笔:刘筠院士是这次僵获此荣誉的50名专家之一和湖南省的唯一。在生命科学学院门口,年逾古稀的刘筠院士微笑着同前来祝贺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一一握手,从他那古铜色饱经风霜而充满智慧的脸上,能读出许多撼人心魄的乐章。

少年壮志不言愁

  在人生的跑道上,第一步的领先很可能意味着最终的胜利。抚今追昔,刘筠院士感到在自己70多年的人生旅途上,之所以能有所建树,得益于青少年时期的发奋学习和从小立志成才的抱负。

  他1929年出生在湖南双峰县青树坪乡的一个农民兼小手工业者家庭,小时候全家靠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手工织帽为生。8岁时,父母亲带着刘筠和弟妹举家来到武冈县城。在这里刘筠勤奋好学,是每天到校最早、最守纪律的学生,也是学习最全神贯注的学生。小学毕业时,他以全校最好的的成绩考进了洞庭中学(现为武冈市二中)。

  洞庭中学是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为躲避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从武汉迁往武冈兴建的。学校创办人李明灏是有名的爱国人士,许多有名的教师都来此任教,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由于宽进严出,每年招收两个班的学生,但到毕业时已淘汰二分之一,这种“不进则退”的竞争制度成了激发刘筠苦学习的一种动力。一方面,他与班上几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挑战”,“看谁学得好”,寻找奋发向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学习上又做到不懂就问,主动问同学、问老师,对任何问题都直到弄懂为止。他从不死记硬背。战争年代学生的学习资料极少,每门课程仅有一本教科书,许多同学各种课文烂背如流,考试起来却不理想,而刘筠注重理解则能抓住重点,从理解中记忆,由于勤奋好学、方法得当,刘筠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前5名。

  1945年初,洞庭中学全校师生逃难到湘贵两省交界的会同山区,刘筠仍然坚持每天在煤油灯下学习3小时以上。刘筠爱好体育,他小学时就爱游泳,上中学后,跑步、爬山、打球样样爱好。当时武风县城附近名胜古迹如云山,南山寨、东塔等地,他每年都要光顾,早出晚归,常常一天要走七八十里山路,从不叫累,说起武冈法相岩的8沿,刘老至今记忆犹新。

  学生阶段的刘筠还是学校有名的活跃分子,担任过学会体育部长、生活部长、学生会主席等职。洞庭中学有办学生伙食合作社的传统,学生种菜、养猪、养鸡改善生活,刘筠即是组织者,又带头实干,卖文具、卖花生米,刘筠带头为学生伙食合作社积累资金。因此学生每月伙食只需从家里带来30斤米,还能每周吃上一顿猪肉,调剂生活。

爱拼才会赢

  1995年仲秋是一个神奇的季节。当祖国北方早已进入霜寻交加寒如隆交时节之时,广袤的华东平原民亲雷鸣骤雨如春,而地处华中与华南交结部位的洞庭湖区,则依然笼罩在滚滚热浪中,宛如炎炎盛夏,酷热难当。

  在国家甲鱼生产基地湖南汉寿县块以南七八里处的特种水产实验基地,池水映着烈日的光茫,平静得像一面面银光灿烂的镜子。池里甲鱼成群结队地爬上岸。它们有的酣然大睡,有的悠悠漫步,有的伸着脖子东张西望,偶尔还出现一两只金鳖、白玉鳖之类的名门望族点缀其中,一有响声,则会转向间全体逃立夭夭,隐遁到池水深处。这是著名生物学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主持的实验基地,甲鱼人工繁殖是这位大名鼎鼎的“鱼圣”所从事的水族研究中的一个课题。他在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生殖生理和育种研究领域殚精竭虑,辛勤耕耘,从风华正巨到如今两鬓如霜,40多年如一日,为我国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时的刘院士并没有许多同龄人那种福态。他中等身材,谈话的思维之敏捷,要不是额上那深深的皱纹,很难相信他已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刘院士195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生物系,随即在中国科学院进修两年,从此开始从事鱼类研究。述往思来,刘院士对自己的事业深有感悟。他觉得对鱼类进行生殖生理研究,就是要实现鱼类发展的优质、多量、高效益,使优质鱼类繁衍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也就是为了培育出更多的优质鱼。

  “搞鱼类研究,我们刘院士是从三湘农村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里熬出来的”。原湖南师大生物系主任张天晓教授对此钦佩不已。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是新中国鱼类生殖生理研究的起步阶段。1958年初秋,刚刚从中科院深造归来的刘筠血管里奔腾着不甘平庸的血液。他坚信,事业的价值就在于有着高尚而执著的追求,有敢于面对未来的创造。

  后生可畏!刘筠给学校打报告,主动请缨,要求下乡实地考察和实验是否能对洞庭湖区草、青、鲢、鳙四大家鱼进行人工繁殖。理由是:中国淡水鱼的生产由于自古以来只能依靠在自然条件下生殖繁衍,有限的渔业资源严重制约了渔业的发展,他要开始从一个新的领域开垦!为此,他顾不得与新婚妻子的团聚,卷起铺盖带着学生直奔祁东县农村。自此,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刘筠的足迹踏遍了湖南省的40多个县。

  上帝要求人们只有具备三件东西才能赐予帮助——一颗坚定的心、两条强壮的腿和一张咬紧牙关的嘴唇。在祁东县,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刘筠和他的弟子们每天早晨做完了县渔场的实验后,紧接着要步行35公里赶往归阳渔场去进行另一组实验。完成实验后的当天又得赶回渔场,如此风雪冰霜、日晒雨淋地每天往返70多公里,每天工作时间常常达十七、八个小时,有时一天还只能吃上两顿饭。晚上睡觉,常常是“横堆罗汉”一张床上要横躺四五个人。有多少次,他甚至干脆躺在渔棚的长椅上过夜。

  记不清是哪位先哲讲过这样的话: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能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来。

  1960年,刘筠和同事们终于完成了“草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及技术推广应用”这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课题。才到而立之年的刘筠,以自己特有的才华和胆略首次结束了中国家鱼不能人工繁殖的历史。这项成果逐步在全省推广,并很快向全国各地辐射。湖南师大生物系的教师说,刘老师中青年时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乡间僻壤的渔场度过的,即使如今年逾古稀,也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时间下乡或在实验室里做学问。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肩上挑着一担东西走路时,其速度反而要比他徒手步行快得多。原因在于压力往往是动力的伴侣。在科学研究中,刘筠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着这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早已功成名就的刘筠没有那种“当了教授,就如船到码头”的清闲,他的研究领域又拓展到了在细胞工程育种。他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结合技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鱼类多倍体基因库种群,成功地培育出了三倍体卿鱼(即湘云鲫)和三倍体鲤鱼(即湘云鲤),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与传统的鲫、鲤相比,湘云鲫、鲤具有生长快、体型大的优势,且肉质鲜嫩、味道甘美。湘云鲫比普通鲫鱼的长速要快几倍,一条当年的鱼苗可长到05公斤;湘云鲤比普通的鲤鱼快20—30%,当年的鱼苗可长到0.75公斤。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受专家们器重的还在于湘云鲤、湘云鲫所特有的不育性。因为三倍体的湘云鲫、鲤可以在任何养殖水域放养而不会产生后代和干扰其他鱼类资源。除此之外,湘云鲫、鲤有耐低温、低氧、抗病力强等优势。这项研究已被列为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和湖南省重点课题,1999年通过了国家“863”高科技项目验收,2001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具有年产2亿尾鱼苗的生产能力和拥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被列为国家五十项高科技产业化项目。

  你可能不知道刘筠院士,但却可能吃过湘云鲫、湘云鲤。鱼类“双骄”现在推广面积已达250万亩。有人算过一笔:我国现有淡水养殖面积7000多万亩。根据国家农业部指标,将现有优质鱼类仅占20%的比例提高到60%的比例,全国共需优质鱼苗达到百亿尾,如果以“双骄”取代现有的普通鲤、鲫20%计算,20亿尾鱼每年可新增产值20亿元,不仅可供应国内市场,出口创汇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上世纪70年代末,刘筠接到湖南省科委下达的“鳖的繁殖和人工养殖研究”课题后,立刻制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他带着学生研赴洞庭湖区,从采集原始标本开始,全面铺开实验。刘筠发现雌雄鳖在交配后,雄性精子可以在雌性鳖生殖道内存活并保持受精能力达半年之久,从而在人工繁殖上提出雌雄4∶1的比例,为雌雄搭配的合理比例找出了科学根据,成为国内首创。随着鳖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人们认可,使人工繁殖和养殖中华鳖成为许多农户的致富之道。1993年至1995年,汉寿饲养鳖的产值达到两亿多元,有的农户年产值达到几百万元,这其中包含刘筠和同事们10年的心血。汉寿的农民称,刘教授和他的助手是帮他们脱贫致富的财神爷,但这些农民哪里知道,正当他们获得令人惊喜的经济效益时,这个教授却在为科研经费发愁,为节省科研经费,刘筠他们常常是搭便车去汉寿,有两次甚至差点出车祸,回到家,给妻子说起路上的惊险过程,刘筠轻松风趣,妻子却紧张了好几天。从此,只要刘筠再去基地,妻子首先交待的是“莫搭便车”!

  牛蛙,是一种被刘筠用受精生物学、胚胎发育细胞学等“法宝”救出冷宫的生灵,上世纪60年代,牛蛙从古巴引进到中国,曾风行一阵,但始终没有揭开其生殖生理的面纱。到70年代,引进的牛蛙便销声匿迹。80年代,刘筠的甲鱼课题组采集野外甲鱼标本时,在田间有人听到牛哇的鸣叫。刘筠跑到现场深听,确信是牛蛙的鸣叫。因此,刘筠认定这不是人工喂养外逃的个体,而是60年代当地喂养牛蛙繁殖未成功,中断喂养后遗落田间的幸存者。他立即布置弟子把田间幸存的牛蛙带回家,自己马上制订了牛蛙人工繁殖的实验方案,几乎是与研究甲鱼人工繁殖的同步,研究牛蛙的人工繁殖。刘筠带领他的弟子运用受精生物学、胚胎发育学理论,通过大量的实验,攻克了牛蛙在中国生态环境下科学地繁殖的技术难关。

  有人认为,人生难得几回搏,我敢言,人生的每一件、每一月都在搏,至少著名生物学家刘筠教授就是这样。刘筠的工作时表上从来就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出于久仰先生大名,笔者1995年有意摄下一组镜头:

——5月初,刘院士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赴北京参加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五一”表彰大会,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他就匆匆忙忙地研向了汉寿特种水产养殖场。场里一位老工人见了好纳闷:“昨天刘教授还出现在北京的电视屏幕上,怎么今天就到了我们养殖场”。

——7月至8月是学校放暑假,刘筠的研究室里科研工作每天照样运行。他在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于7月初赶赴首都参加了中国工程院第二次全体院士大会,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刚回长沙他又马不停蹄地研赴南岳,参加全国青少年生物百强活动评选工作。此间,他还多次赴汉寿、湘阴等地渔场观看鱼苗生长情况。

……

勤奋、执著和智慧的汗水,终能凝聚成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刘教授被人们誉为“获奖专家”。40多年里,刘筠不仅出色完成了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而且科研成果令人瞩目。他主持过的一系列国家和省级重点研究项目中,先后有10项成果13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草鱼等家鱼人工繁殖及技术推广应用”1981年获湖南省政府一等奖,“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生殖生理研究”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鲫鲤杂交研究”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专著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源四化部体鲫鲤和三倍体鲫(鲤)的研究”2001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1995年9月,刘筠的“青鱼人工繁殖自行产卵技术”项目,成功解决了雌鱼排卵与雄鱼排精不同步的难题,在我国草、鲢、鳙三大家鱼人工繁殖自产卵受精技术难关,从此宣告中国四大家电的养殖已进入全部可人工繁殖的新纪元。这项科研成果获199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这些重大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据有关部门对湖南省部分地区所做的统计,仅甲鱼的人工繁殖一项,1994年就增加产值4亿余元,新增利税5000万元以上。全国甲鱼年增产值不少于25亿元,年增利税不少于3亿元。

  中国四大家鱼繁殖全部由自然王国迈上了必然王国。刘筠,被公认为我国家鱼人工繁殖的创始上,也被成千上万个家鱼养殖与特种水产养殖单位和专业户乃至于“鱼王”、“蛙王”,尊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及时雨”、“富星”。他帮助成立的汉寿特种水产研究的所的发展,使汉寿成为全国甲鱼生产基地县。该县目前仅甲鱼繁养单位和专业户就有1100多家,近几年已向全国29个省(市)的5万多家单位和专业户提供种鳖100多吨、稚鳖500多万只、幼鳖3万多公斤。

  成功,使刘教授逐渐成为世界公众注目的焦点。近十几年,刘筠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50篇,在研究青鱼(雌)与三角鲂(雄)的受精细胞学时,他首次发现鱼类远缘杂交具有 受精细胞学过程,从而否定了国外一些专家认为鱼类远缘杂交异源精子只能起激活卵子限育的作用。这一理论被国际鱼类研究界称为“刘氏定理”和“最新研究成果”。在鲫鲤杂交研究中,刘筠发现雄性部分可育,培育F1-F10代,并培育出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的四倍体种群,首先推翻了国内外认为鲫鱼杂交F代雄性完全不育的观点。这些发现,对于澄清学术是非和发展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生殖生理与育种科学,具有重大意义。

醋老西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好大一棵树

  刘筠一心扑在教学、科研上。他从事于研究,他的家庭也同鱼类牵挂着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1959年,刘筠的大女儿出生时,他正在进行鲢鱼的人工繁殖方面的研究,为铭记这一奔向新目标的垦荒性刺,他为女儿取名刘白鲢。老二降生的1960年,刘筠正在探索草鱼,而草鱼又称鲩鱼,他又为二儿子取名为刘鲩。

  上世纪80年代末,刘筠一苔进攻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综合技术,这时他的二儿子、三儿子已分别毕业湖南师大生物系,学的都是鱼类专业。三儿子刘少军现在是鱼类学博士、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父子现同为湖南师大发育生物学博士点的领衔博士生导师。

  刘院士的妻子胡运瑾同是生命科学院的教师,胡老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上是骨干,在家里又骒管吃和管喝的主人。她称刘院士为“鱼痴,他这辈子除了鱼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知道,3个孩子出生,没有一个在他身边带过;如今70多岁的人了,仍然是成天泡在实验室、蹲在养鱼基地摆弄在那几条鱼。”她理解自己的老伴:“鱼类科学研究工作中,做实验有其特有的连续性,一项实验没有完成就不能离开,否则就可能半途而废。”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刘筠的工资长期是84元,一家5口人,还要负责担老人的生活费,每月各项开支常常是捉襟见肘。穿戴上经常实行“继承制”:老三捡老二的,老二捡爸爸穿过的,老大是女孩,则捡妈妈的”。他认为这是“物尽其用”。不仅如此,家里每月都要拿出一些钱接济乡下的亲友。

  刘院士把自己对科学研究工作和教学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上从不计较时间,不计较报酬。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自动加班,他的脚印几乎都是教室、实验室、实验基地这三点一线。学校实行科研奖励制度,他多次获奖,在这些奖金的分配上,他想得多的是同科研课题组的其他同事。

  按照党和政府的有关规章,院士住房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但他前年搬的新房也只一百来个平方,对此他从不向组织上“伸手”。他觉得,湖南师大许多教师住房都不够宽敞,相比之下,自己的住宿困难要小得多。他认为一个人看重的应该是自己的事业,而不应该是物质利益。

最美不过夕阳红

  刘院士是在我国鱼类及特种水产的研究上孜孜以求,建立起一座又一座丰碑,他的工作也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注。近年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政治局委员会李铁映、原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省长杨正午等党政负责人相继多次亲临他的研究室考察。因工作关系,笔者曾有幸亲眼目睹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

  1998年2月,湖南省科委在湖南师大专家楼为刘筠院士研究的“湘云鲫”、“湘云鲤”举行命名和商标注册新闻发布会,此时,70多名专家及新闻记者被水族王国的两名新成员吸引住了。会上,当湖南省副省长潘贵玉宣布,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我国淡水鱼类双骄由原名“工程鲫、工程鲤”改名为“湘云鲫、湘云鲤”,并进行商标注册时,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副省长潘贵玉兴致勃勃地说:“‘湘’代表我们湖南,‘云’是指天上的云彩,又是刘筠院士“筠”字的谐音。表达我们湖南培育出来的名牌产品不但要推广到全国,还要象天上的云彩一样,走向世界”。

  李岚清、李铁映等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这一新技术成果的生产应用价值。1996年,国家生物工程中心将此列入国家“863高新技术中试开发项目。湖南省省长杨正午亲自批准建立这项研究的资兴中试基地。1997年,国家又投资200万元批准建立四倍体种质资源基因废除保护基地,今后,其鱼苗、鱼种生产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为这项成果的全面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4月8日,以推广刘筠院士主持的国家“863”高新技术中试开发项目“湘云鲫”、“湘云鲤”为使命湘云实业有限公司在湖南师大宣告成立。会上,副省长唐之享指出:“这一国际领先的高技术成晰产业化,标志着该校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对湖南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鱼米之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发挥更加有益的作用。”现在,刘筠院士领导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许委投资1500万元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广项目——“年产10亿尾湘云鲫苗种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已在长沙、湘阴、资兴、常德建起了四个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

  1999年11月26日,湖南师范大学生物楼报告厅洋溢着一派喜庆气氛。学校刘筠院士隆重庆祝七十大寿,一时间掌声和欢笑声不断,祝福和贺词连绵。湖南省副省长潘贵玉、庞道沐、湖南师大、中国水产学会等单位和个人向刘院士敬献了花篮,宾主盛赞刘院士为发展我国水产事业所所作的突出贡献,深情地祝福老人。

  由著名生物学家刘筠院士和某种著名蛋白质化学家梁宋平教授主持的湖南师范大学蛋白质与鱼类发育生物学实验室,200年被正式批准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则,成为我国地方师范院校中第一个进入这种“国家队”建设体系的重点实验室。湖南师大蛋白质化学与鱼类 生物实验室,是由蛋白质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鱼类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组成的。其中蛋白质化学与分子生物科学为湖南省次批省级重点实验室,1997年在全省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名列第一,它的蛋白质化学研究方向是留美博士后梁宋平教授1990年归国来此发展起来的,在蜘蛛毒中发现新型类Ca#离子通道抑制剂和分子量最小的细胞凝集素并完成其化学 结构测定。以刘筠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鱼类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50年代末由刘筠和几名学生办的一个课题小组发展起来的,当年这个仅几千元资产的实验室,如今拥有资产1700多元,与蛋白质化学实验室合并成的我国拥有2900多万元资产的生物研究的航空母舰,在生物学界赫然瞩目。

  由刘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实验室,已发表论文70余篇,获国家专利3项,获国家和省部组织科技成果1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1999年这个学科获准设立“长江和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近年来,在湖南省政府的支持下,学校从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引进了7位特聘教授。目前这个新组建的实验室有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长江学者2名,教授14名、博士18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2名,形成了一支以青年归国博士为主体年龄优化的学术队伍,在研科研课题21,其中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1项。学校投资800万元新建的一栋5000平方米的生命科学高技术科研大楼已于不久前正式投入使用。

  党和政府给了刘筠应有的荣誉。1984年刘筠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的光荣称号,1986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94年获“湖南省技术兴湘奖”、并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95年被国家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初,被湖南省政府授予徐特立教育奖。2002年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湖南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相继多次介绍他的成果和事迹。

  刘筠当了院士之后并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目前正在从事蛙蛙鱼的人工繁殖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在鱼类基因工程的研究上,他准备与中科院进行合作,急取“973”国家重大课题。

  望着这位年高德劭而充满活力的长者,不禁使我想起他当选院士并成为湖南省属高校中第一位享此殊荣的教师时的一番肺腑之言:“我个人能有所成就,首先要感谢求学时期的教师,没有他们的谆谆教导,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是啊!人类科学、教育与社会文明的火种,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递、延续下去,继往开来的!
rbflwshn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奇跡之海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