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仪器行业人的职业到底怎么规划?

浏览0 回复2 电梯直达
蒋超广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仪器行业人的职业到底怎么规划?
看了这个版的所有帖子
有迷茫的: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968899
有工作20年谈经验的: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368631
有对外企工作的前途迷茫的: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3318689
有对仪器行业上班实在无聊混日子的: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2345166
还有抱怨工资太低太低的: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196539
这个版块,太多太多苦与甜,同时也是仪器行业职业人的点滴心酸与喜悦的聚集地,那么:
仪器人,这个行业的职业到底有哪些呢,应该怎么规划呢?
仪器人,真的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真的能哪天不再以分析检测,仪器销售为谋生手段吗?
欢迎各位发表自己看法!
为您推荐
您可能想找: 气相色谱仪(GC) 询底价
专属顾问快速对接
立即提交
可能感兴趣
forth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我毕业10年有余,基本都在做分析。在第三方做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检测和环境检测,现在做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到 这个年纪可能很多人以后的路会比较清晰,我还是有些困惑,希望能合大家讨论一下。
蒋超广州
结帖率:
100%
关注:0 |粉丝:0
新手级: 新兵
以下是我去年在十三五环保规划出台时写的一些东西,希望和大家交流。
第一:计算机信息与自动化领域

这一点提到的计算机与领域,我将在这里会详细展开,毕竟单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入手,都能够狠狠地写上好几篇,当然后面的技术系列文章还会从这方面深入展开。 我把计算机信息与自动化领域放在首位的原因是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涉及的内容来定的 。随着十三五规划中各章节如第三章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第四章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第六章实行全程管控,有效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以及第八章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可以看出, 环境保护的现实性摆到如今这个位置,到底怎样落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的辩证性问题,我想深圳市在全国给了个好的参考模式。社会化程度越高,并不代 表经济发展就一定需要依靠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个观点在已经有太多的专家在各种 场合下发表了。此时是可以依靠产业升级和新型信息化平台来达到的。那么掌握能 实现信息化平台搭建且能精通环境行业的流程的人员就拥有无法取代的地位。

第一点,从这几章节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在怎样强化源头防控上也做了明确指示,从产品设计、原料、生产、采购、物流、回收等全流程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 绿色管理。同时,尝试建立逆向回收渠道,推广“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等这些,那么必然这在全过程中将设计大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创新性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当然,这个信息化管理系统我想这在我们目前的大型超市里都是采用这种流程,那么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性企业的涌现,拥有这样一批掌握化学物质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的人才将会非常稀缺。这里面自然也就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程序前端及后台数据库的搭建。因此,web前端及交互设计是技术人员应该去掌握的知识。
第二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技术的应用。"规划"全文始终强调了全网监测系 统的建立。例如,构建温室环境数据采集网络,每个数据采集节点利用太阳能方式 供电,采集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及日照辐射等数据,这样各节点与基站之间 通过路由协议建立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基站实验远程管理,这也是我们目前整个环境监测自动化系统采取的形式,那么随着国家对越来越多的生态领域采取全网监测,对于智能硬件的交互,传感器方面的技术的掌握及了解将会使得技术人员拥有一身强大创新的能力。

当然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到,其实这些技术早就有了,而且这些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公司也满街一大把了,但是你放心,查看任何一家环境监测自动化仪器的公司或机构,其这些信息化平台都是由懂得环境行业的人在牵头,而不是由纯计算机技术的人员牵头,至于原因也不用多说。当然这里不是说单独依靠你自己设计出来,而是 至少你懂得整个流程的设计,后台数据怎么运行和存储,前端怎么显示出来,这样 从市场价值角度,5-10年,这个技术人员的价值将也无法再被取代。
当然,前提是...前提是...前提是...(请看最后一点)
第二:懂专业英语的技术人员(具备环保国际视野)

几年前我说想到国外学学本领,几年后,我一心想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下一代了。
那为什么把这一点放在第二位,这与当前中国的环境国情决定的,环保被提到如今这个阶段,此时对于借鉴国外的治理经验与技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如今,慕雾都之名而来的人们可能会失望,只有偶尔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无数英国文学作品中曾经描绘过的沿街滚滚而下的黄雾已经消失了踪影。阳光驱散薄雾后,四周是一片清明,让人难以想象当年迷离晦暗的雾中情景。
英国政府半个世纪的战雾记证明,污染并非获得财富的必然副产品。严苛的环境政策出台后,英国经济并没有恶化,政府收入也没有减少,环境却越来越好。历史总是这样善于总结与发问,上世纪初伦敦也曾有过与中国部分城市今天同样的“仙境”,而如今已成为一座高度发达同时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市。如何在酿成悲痛后果之前采取必要措施,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因此,个人认为今后持续一段时间里,时刻关注国际环境技术及借鉴它国在环境保护战役中取得的经验将无疑会受到政府及各环境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就拿关于环保人员理性及感性的不同视角问题上中外国就显示出完成不同(此处我会专门写一篇国内外关于环保人士的视角培养问题的文章)。
一位朋友在国内读了4年环境本科,国外从事了2年的环境研究工作的朋友分享说:在做科学研究时,是要用数据说话的。在做政策研究时,可能更多要考虑社会性质和人类心理、行为学。对于做环境研究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加注重用实打实的实验数据来说明问题,一个实验一个结果到一个技术一条政策的产生可能延续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但数据并不是虚无的,是铁定能解释问题或者戳穿谎言的。环保人士的注重点则在于意识的影响,用一些能引起共鸣的言语去改变人们的行为,是由小至上放大地去作出改变。对于我个人来说,环保人士的手段虽然显得无力甚至有可能会产生误导,但潜力巨大,发达国家提到最多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除了政策就是消费者意识的影响。
在我看来,这两者比较大的区别就是:理性和感性的行为驱使。这从我国国民及政府机构在环保意思的宣传上的不足就能看出差异。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呢,这就需要我们环保技术人员具备很好的外语能力经常浏览专业性国外环保教育方面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拿来“用”。
再例如一则新闻:瑞典和挪威为了争夺生活垃圾而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同样是生活垃圾,在一些国家甚至中国目前都没办法很好处理,成为了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垃圾采取的是填埋措施,因而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及空气中挥发性物质的处理问题。而垃圾在这两个西方国家的处理方式却完全不一样。现在每天有几十辆卡车往返于瑞典和挪威的的边境,这些车辆上堆积如山的正是瑞典从挪威进口的垃圾。瑞典在垃圾分类和循环再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瑞典的垃圾焚烧厂每天能生产足够25万个家庭使用的电力,以及足够95万个家庭使用的热能。因此,瑞典出现了“垃圾不够”的奇特状况,每年都要从别的国家进口约200万吨垃圾。这些垃圾主要来自邻国挪威,还有的来自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
当然,这里知识列举一个这样一些很肤浅的例子,相信还有很多更加技术层面及政策方面创新的模式可以学习,因为本人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国外教育,在这里也不做太多的评论了(想一想,技术男能出去看看吗?呵呵哈哈哈),“规划”里第十章节就专门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完善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研究机构、民间团体的交流合作机制,搭建对话交流平台,促进生态环保理念、管理制度政策、环保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总之一点:在国际圈里面混还是会收获很大的。
第三:精通法律法规的技术人员

为什么这样讲呢?“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大量出现,近年来,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完成制修订,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陆续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和环境保护综合督察,全社会生态环境法治观念和意识不断加强。环保法不同于其他行业,关键是在于它的新,掌握的这块领域的专业人员也是刚踏入不久,这样对于能够对自己行业的法律条文游刃有余的人员就定在市场经济下得到大幅度增值。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善于区分“黑白”与“灰”的技术人员将会尤为重要。首先从技术人员本身方面,精神层面上的环境保护,实质上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学好法学,就要把自己摆在立法者(即规则制定者)的角度去想,思考规则为什么要这么设定,这样设定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如果不这么设定又会怎么样。久而久之,人会习惯性地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最终得出最客观、公允的结论。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律体系其实已经很难在环境保护领域产生长久价值,比如《万历十五年》中写的哲学家李贽,在传统文化的圈子里找不到方向,最终自杀,但学习环境保护法律后掌握的理念让技术人员知道了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作为从事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应该追求什么,为了什么实现什么而活,这可能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从精通环保法律法规的技术人员在市场上的价值体现方面来说,这也无疑是市场急需的人才。对于现行法律条文规定义务,一般以两种行为模式出现。一种模式是应当干什么,也就是“应为”,应该做出某种行为,比如应当达标排污、应当清洁生产;另一种模式是禁止做什么,或者是不得做出某种行为,也就是“不得为”,比如不得违法排污、不得未批先建。这些都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即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应为”而没有“为”的,“不得为”而“为”的,都属于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等等这些问题,在写文章前,我查阅了目前大部分的环保公司的法律这块都是外包给律师事务所,公司在这块很少设立专门的法律及政策解读及实施部门。但随着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条文的实施,懂得并宏观掌握环保法律法规的技术人员就得到市场的认同。
第四:精通新媒体制作及宣传的技术人员

本来想写这一段,后来又想到这样写下去没办法结束了,想着已经很晚准备睡觉了,再者这也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还有金融,管理能力等等,那就不用了,精通前面三点的任何一点已经能够在技术行业里吃到一碗饭了。
那么接下来,不是最后一点,而是最重要的一点:
最重要的一点:精通环保行业的专业技术

从“十三五”规划看出,重点针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监测,环境修复,污染物治理等专项技术成为此后长期的重点,因此,环保技术人员需在某一块专业技术专研,例如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夯实,水处理膜技术的研究,大气污染问题成因解析等等细分领域的研究性人员将在此后的环保战役中独树一帜。这是技术人员需时刻储备好的技术本领。前面几点的技术知识是一门锦上添花的学问,而不是雪中送炭的技术。如果一个人身无一技之长,流落街头、穷困潦倒,我认为他不能通过学习法学或者信息技术迅速地改变自己的命运。相反,他如果去新东方学两个月的烹饪,应该能在一个街边小饭馆里谋得一职,起码解决温饱。再在此基础上如能好好发挥已有的法律知识,只要有心,相信也许能通过街边小饭馆经验从而参与到当地政府部门《关于规范化市民街边地摊及移动售卖摊位的管理条例》的制定中来,如果这个人的饭馆能做到规模性的企业,也许还能参与到全国性的这种政策制定讨论会中来,这就是锦上添花的效果,前提是自身本来从事的技术本领得过硬,再加上其他跨界知识,定能在行业内取得一定的成绩。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品牌合作伙伴